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华大学专利>正文

高大空间金属辐射板导流送回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8659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3:50
高大空间金属辐射板导流送回风装置,包括送风箱、金属辐射板、电动伸缩杆和推杆。送风箱包括箱体、百叶和安装板,箱体的前、后端面上分别设有送风口、送风接口;安装板固定安装于箱体的前端面两侧。金属辐射板包括左侧板、方管、右侧板、压板、保温板和金属底板。左侧板、两根方管、右侧板形成矩形框架结构,压板、保温板和金属底板依次固定卡设于矩形框架结构内。电动伸缩杆和推杆下端部固定在安装板上,电动伸缩杆伸缩端与推杆铰接,推杆上端部设有滚轮且与方管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金属辐射板为气体营造局部贴附射流条件和实现对流耦合换热,不仅能够将气体送到较远距离,且克服单一换热形式,显著地提高了高大空间内空调的工作区舒适性。

Metal radiant plate air guide and return device in large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大空间金属辐射板导流送回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流体机械和流体输配领域,特别是一种高大空间金属辐射板导流送回风装置。
技术介绍
高大空间分层空调由于其送风量比采用全室送风时小节能效果显著,而被广泛应用于温度存在明显分层现象的高大空间建筑物内。分层空调常采用圆形喷口、方形风口侧送下回的气流组织形式,圆形喷口送风时虽喷口紊流系数较小、但射流会卷吸周围介质导致射流速度沿程下降加速,射程较近,故设计时送风速度往往偏大,从而风机功率大,对应地空调的耗电量和噪音均增大;方形风口形状规则,易与建筑物结合,但方形风口紊流系数较大,轴心速度衰减较快,射程较近常用于小空间,其气流通常与小空间壁面形成贴附射流以降低轴心速度的衰减增大射程,而高大空间建筑物内通常难以为其提供贴附射流条件,故方形风口在高大空间中的应用并不多见。因而如何设计一种送回风装置能够减小送风速度增大射程并合理调节高大空间建筑物内的气流组织,实现高大空间建筑物内良好的热环境且节约能源是现阶段亟须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高大空间金属辐射板导流送回风装置,利用条形风口与金属辐射板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高大空间分层空调的送回风,条形风口喷口送风时,其气流流动为平面射流,与圆断面射流相比对周围空气的卷吸量小、沿程速度的衰减减慢,并通过金属辐射板为条形风口喷口营造贴附射流条件,使得在减小送风速度的条件下能够显著增大射程。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高大空间金属辐射板导流送回风装置,包括送风箱、金属辐射板、电动伸缩杆和推杆。所述送风箱包括箱体、百叶和安装板;箱体的后端面上设有送风接口,与后端面相对的前端面上设有送风口,百叶安装于送风口内;安装板包括板体、位于板体上端部的第一铰链座和位于板体下端部的第二铰链座;板体的中部设有多个用来安装电动伸缩杆的螺纹孔,安装板的数量为两块,安装板分别固定安装于箱体的前端面两侧。所述金属辐射板包括左侧板、方管、右侧板、压板、保温板和金属底板。左侧板一侧的两端部分别与两根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两根方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右侧板的两端部固定连接,左侧板、两根方管、右侧板组成矩形框架结构。左侧板两端部设有与第一铰链座相适应的铰接孔,方管的底部设有滑槽;金属底板固定卡设于矩形框架内的下部,保温板安装在金属底板上,压板固定卡设于矩形框架结构内的上部,压在保温板上。金属板为光滑的带有增强辐射涂层的铝制平板。所述推杆的一端设有铰链连接头,另一端设有滚轮,其中部设有第三铰接座。金属辐射板通过螺杆销与安装板上的第一铰链座连接,电动伸缩杆通过螺钉安装在安装板的螺纹孔内,推杆上的铰链连接头通过螺杆销与安装板上的第二铰链座连接,带滚轮的推杆端设于滑槽内,滚轮在滑槽内滑动,推杆上的第三铰接座通过螺杆销与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连接。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隔板、第二百叶和风机;所述送风箱还包括回风接口和回风口。所述隔板固定安装在送风箱的中部,将送风箱的箱体分为上层的送风静压箱和下层的回风静压箱。送风接口设于箱体送风静压箱的后端面上,送风口设于送风静压箱与后端面相对的前端面上;箱体回风静压箱的后端面上设有回风接口,与后端面连接的一侧面下端设有回风口,第二百叶安装于回风口,风机固定设置于回风接口内。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金属辐射板的角度调节范围为-15°~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本技术能够为出流空气营造贴附条件,在贴附射效应的作用下,出流空气贴附在辐射板上向前流动,能够实现吹冷风抑制冷空气向下降落的速度,吹热风时可抑制热空气向上浮动以降低轴心速度的衰减,实现减小送风速度的同时亦将空气送到高大空间的中心区域。2、本技术能够克服现有空调单一换热形式的缺点,实现对流与辐射耦合换热,将能量进行合理分配能显著提高工作区人员的舒适性;安装在高大空间空调区上部,不占用人员工作区的空间,或安装在高大空间的侧墙上,空调区内部不需安装送风管道,减少管道的数目。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中送风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右视图;图4为实施例一中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左视图;图6为实施例一中金属辐射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俯视图;图8为图6的A-A剖视图;图9为图8的I部放大图;图10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9所示,高大空间金属辐射板导流送回风装置,包括送风箱1、金属辐射板2、电动伸缩杆3和推杆4。所述送风箱1包括箱体1-1、百叶1-2和安装板1-3;箱体1-1的后端面上设有送风接口1-1-1,与后端面相对的前端面上设有送风口1-1-2,百叶1-2安装于送风口1-1-2内,用于调节送风口1-1-2的风向。安装板1-3包括板体1-3-1、位于板体1-3-1上端部的第一铰链座1-3-2和位于板体1-3-1下端部的第二铰链座1-3-3,板体1-3-1的中部设有多个用来安装电动伸缩杆3的螺纹孔1-3-1-1,安装板1-3的数量为两块,分别固定安装于箱体1-1的前端面两侧。所述金属辐射板2包括左侧板2-1、方管2-2、右侧板2-3、压板2-4、保温板2-5和金属底板2-6。左侧板2-1一侧的两端部分别与两根方管2-2的一端固定连接,两根方管2-2的另一端分别与右侧板2-3的两端部固定连接,左侧板2-1、两根方管2-2、右侧板2-3组成矩形框架结构。左侧板2-1两端部设有与第一铰链座1-3-2相适应的铰接孔2-1-1,方管2-2的底部设有滑槽2-2-1。金属底板2-6固定卡设于矩形框架内的下部,保温板2-5安装在金属底板2-6上,压板2-4固定卡设于矩形框架结构内的上部,压在保温板2-5上。金属板2-6为光滑的带有增强辐射涂层的铝制平板。所述推杆4的一端设有铰链连接头4-1,另一端设有滚轮4-2,其中部设有第三铰接座4-3。金属辐射板2通过螺杆销与安装板1-3上的第一铰链座1-3-2连接,电动伸缩杆3通过螺钉安装在安装板1-3的螺纹孔1-3-1-1内,推杆4上的铰链连接头4-1通过螺杆销与安装板1-3上的第二铰链座1-3-3连接,带滚轮4-2的推杆4端设于滑槽2-2-1内,滚轮4-2在滑槽2-2-1内滑动,推杆4上的第三铰接座4-3通过螺杆销与电动伸缩杆3的伸缩端连接。金属辐射板2上下摆动角度不宜过大,否则将失去其送风的意义,故设置金属辐射板2的角度调节范围在-15°~15°范围之间。使用时:将高大空间金属辐射板导流送回风装置固定安装在高大空间空调安装区的上侧壁上,通过管道连通高大空间空调的出风口和送回风装置的送风接口1-1-1,高大空间空调出风口的风通过送风接口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大空间金属辐射板导流送回风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送风箱、金属辐射板、电动伸缩杆和推杆;/n所述送风箱包括箱体、百叶和安装板;箱体的后端面上设有送风接口,与后端面相对的前端面上设有送风口,百叶安装于送风口内;安装板包括板体、位于板体上端部的第一铰链座和位于板体下端部的第二铰链座;板体的中部设有多个用来安装电动伸缩杆的螺纹孔,安装板的数量为两块,安装板分别固定安装于箱体的前端面两侧;/n所述金属辐射板包括左侧板、方管、右侧板、压板、保温板和金属底板;/n左侧板一侧的两端部分别与两根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两根方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右侧板的两端部固定连接,左侧板、两根方管、右侧板组成矩形框架结构;/n左侧板两端部设有与第一铰链座相适应的铰接孔,方管的底部设有滑槽;/n金属底板固定卡设于矩形框架内的下部,保温板安装在金属底板上,压板固定卡设于矩形框架结构内的上部,压在保温板上;/n金属板为光滑的带有增强辐射涂层的铝制平板;/n所述推杆的一端设有铰链连接头,另一端设有滚轮,其中部设有第三铰接座;/n金属辐射板通过螺杆销与安装板上的第一铰链座连接,电动伸缩杆通过螺钉安装在安装板的螺纹孔内,推杆上的铰链连接头通过螺杆销与安装板上的第二铰链座连接,带滚轮的推杆端设于滑槽内,滚轮在滑槽内滑动,推杆上的第三铰接座通过螺杆销与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大空间金属辐射板导流送回风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送风箱、金属辐射板、电动伸缩杆和推杆;
所述送风箱包括箱体、百叶和安装板;箱体的后端面上设有送风接口,与后端面相对的前端面上设有送风口,百叶安装于送风口内;安装板包括板体、位于板体上端部的第一铰链座和位于板体下端部的第二铰链座;板体的中部设有多个用来安装电动伸缩杆的螺纹孔,安装板的数量为两块,安装板分别固定安装于箱体的前端面两侧;
所述金属辐射板包括左侧板、方管、右侧板、压板、保温板和金属底板;
左侧板一侧的两端部分别与两根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两根方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右侧板的两端部固定连接,左侧板、两根方管、右侧板组成矩形框架结构;
左侧板两端部设有与第一铰链座相适应的铰接孔,方管的底部设有滑槽;
金属底板固定卡设于矩形框架内的下部,保温板安装在金属底板上,压板固定卡设于矩形框架结构内的上部,压在保温板上;
金属板为光滑的带有增强辐射涂层的铝制平板;
所述推杆的一端设有铰链连接头,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炜莉王蒙易小芳彭小勇熊寒李喻
申请(专利权)人:南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