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风量节能控制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8655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风量节能控制柜,包括可编程控制器、工控一体机、云处理器、交换机、送风温度传感器IN1、回风温度传感器IN2、送风二氧化碳传感器IN3、回风二氧化碳传感器IN4、新风二氧化碳传感器IN5、送风风量传感器IN6、新风风量传感器IN7和2块用于供电的直流电源;工控一体机和云处理器均与交换机电连接连接,云处理器与可编程控制器电连接,可编程控制器分别与送风风机和新风阀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通过新风量质量平衡控制,既保证环境的舒适性又可节能降耗的特点。

VAV energy saving control cabi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风量节能控制柜
本技术涉及控制柜
,尤其是涉及一种变风量节能控制柜。
技术介绍
A)新风量粗放控制,新风量难以确定。要么过度的引入新风,造成系统为了冷却这部分高温新风浪费了较多的冷量。要么过少的引入新风,造成公共控制区域空气质量较差,影响了旅客的舒适度。B)在组合式空调箱中送风量与冷冻水量的匹配是很重要的,当送风机先于冷冻水阀动作时,会造成不符合温度要求的风量进入控制区域,既影响了控制区域的舒适度也造成了送风机的能耗浪费。而当冷冻水阀先于送风机动作时,会造成交换后的冷风送不到控制区域,同样会造成浪费。C)数据处理不系统管理困难,服务及时性差售后被动。D)末端的设备缺乏统一、系统的控制。不同的设备单独控制,虽然也用节能措施,但协同性较差,缺乏统一的控制策略,造成系统总能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变风量节能控制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变风量节能控制柜,包括可编程控制器、工控一体机、云处理器、交换机、送风温度传感器IN1、回风温度传感器IN2、送风二氧化碳传感器IN3、回风二氧化碳传感器IN4、新风二氧化碳传感器IN5、送风风量传感器IN6、新风风量传感器IN7和2块用于供电的直流电源;工控一体机和云处理器均与交换机电连接连接,云处理器与可编程控制器电连接,可编程控制器分别与送风风机和新风阀电连接。本技术通过新风量质量平衡控制,解决了新风风量确定的问题,在室外与室内空气质量平衡的基础上,兼顾了设备能耗的控制。本技术具有系统数据的云处理功能,借助互联网通过第三方接口,建立起工业设备数据处理云平台,在设备数据采集、设备管理、设备监控基础上,使系统具备远程诊断、在线报修、故障分析等功能。本技术的控制核心为西门子可编程控制器,该控制器是西门子众多系列中比较高端的一款,配置了RS485、以太网口等多种接口,拥有编程功能强大,运算速度快等特点。本技术的可编程控制器根据送风二氧化碳传感器IN3、回风二氧化碳传感器IN4、新风二氧化碳传感器IN5的检测结果,控制新风阀的开度,可编程控制器根据送风温度传感器IN1和回风温度传感器IN2的检测结果,调节送风风机的频率,从而使安装空调的控制区域的新风量质量平衡,减少能源消耗。作为优选,还包括柜体和柜门,柜门上设有触摸屏,触摸屏与可编程控制器电连接。作为优选,柜体和柜门均呈矩形,柜门上设有若干块透明玻璃。作为优选,柜体和柜门上均设有把手,可编程控制器、工控一体机、云处理器和交换机均位于柜体中。作为优选,柜体中还包括线槽。作为优选,柜体上端设有若干条加强梁。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能够根据控制区域的舒适度及CO2指标调整系统的新风量,在小新风模式下能够根据控制区域的舒适度及CO2指标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新风量的使用;通过新风量质量平衡控制,解决了新风风量确定的问题,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的引入新风,既保证环境的舒适性又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在满足室外与室内空气质量平衡的基础上,兼顾了设备节能降耗的要求;具有系统数据的云处理功能,借助互联网通过第三方接口,建立起工业设备数据处理云平台,在设备数据采集、设备管理、设备监控基础上,使系统具备远程诊断、在线报修、故障分析等功能;能够采集并显示控制对象的运行状况及相关的运行参数,便于使用者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和调整相关参数;能够自动合理的调节风机的运行频率以及新风阀门的开度,最大限度的降低能耗,达到节能高效的运行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原理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应用场合的一种结构图。图中:可编程控制器1、工控一体机2、云处理器3、交换机4、送风风机6、新风阀7、触摸屏8、透明玻璃9、把手10、加强梁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是一种变风量节能控制柜,包括可编程控制器1、工控一体机2、云处理器3、交换机4、送风温度传感器IN1、回风温度传感器IN2、送风二氧化碳传感器IN3、回风二氧化碳传感器IN4、新风二氧化碳传感器IN5、送风风量传感器IN6、新风风量传感器IN7和2块用于供电的直流电源5;工控一体机和云处理器均与交换机电连接连接,云处理器与可编程控制器电连接,可编程控制器分别与送风风机6和新风阀7电连接。还包括柜体和柜门,柜门上设有触摸屏8,触摸屏与可编程控制器电连接。柜体和柜门均呈矩形,柜门上设有若干块透明玻璃9。柜体和柜门上均设有把手10,可编程控制器、工控一体机、云处理器和交换机均位于柜体中。柜体中还包括线槽。柜体上端设有2条加强梁12。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本技术的应用场合包括新风管道、回风管道、送风管道和空调的控制区域;送风温度传感器IN1、送风二氧化碳传感器IN3和送风风量传感器IN6均位于送风管道中;回风温度传感器IN2和回风二氧化碳传感器IN4均位于回风管道中,新风二氧化碳传感器IN5和新风风量传感器IN7均位于新风管道中;可编程控制器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新风量LOA:LOA=(CRA-CSA/CRA-COA)*LSA其中,LSA为送风量,COA为新风二氧化碳浓度CO2-C,CRA为回风二氧化碳浓度CO2-A,CSA为送风二氧化碳浓度CO2-B;上述公式的出处为《变风量空调模糊控制技术及应用》。在新风的控制中最难确定的是新风量的确定,利用上述公式代入相应的参数得出新风的需求量,根据得出的新风量调节新风阀即可。在变风量的空调系统中,新风量的控制是影响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重要因素之一,新风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控制区域的空气质量的好坏和空调系统能耗的高低。1)新风量设定是根据新风量公式得出的计算结果,确定新风量的多少。2)若计算得到的新风量大于实际检测到的新风量,可编程控制器增大新风阀的开度。若计算得到的新风量小于实际检测的新风量,可编程控制器减小新风阀的开度;若计算得到的新风量等于实际检测的新风量,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新风阀的开度保持不变;可编程控制器根据送风温度传感器IN1和回风温度传感器IN2的检测结果,调节送风风机的频率,从而使空调的控制区域的新风量质量平衡,减少能源消耗。送风风机控制目标为:将送风温度和回风温度的温差控制在5℃之内。温差大于5℃增加送风机频率提高转速,加大送风量。温差小于5℃减小送风机频率降低转速,减少送风量。温差等于5℃保持送风机当前频率维持,当前送风量。应理解,本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风量节能控制柜,其特征是,包括可编程控制器(1)、工控一体机(2)、云处理器(3)、交换机(4)、送风温度传感器IN1、回风温度传感器IN2、送风二氧化碳传感器IN3、回风二氧化碳传感器IN4、新风二氧化碳传感器IN5、送风风量传感器IN6、新风风量传感器IN7和2块用于供电的直流电源;工控一体机和云处理器均与交换机电连接连接,云处理器与可编程控制器电连接,可编程控制器分别与送风风机(6)和新风阀(7)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风量节能控制柜,其特征是,包括可编程控制器(1)、工控一体机(2)、云处理器(3)、交换机(4)、送风温度传感器IN1、回风温度传感器IN2、送风二氧化碳传感器IN3、回风二氧化碳传感器IN4、新风二氧化碳传感器IN5、送风风量传感器IN6、新风风量传感器IN7和2块用于供电的直流电源;工控一体机和云处理器均与交换机电连接连接,云处理器与可编程控制器电连接,可编程控制器分别与送风风机(6)和新风阀(7)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风量节能控制柜,其特征是,还包括柜体(51)和柜门(52),柜门上设有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凯郭庆刘卫红陈佳伟赵鸿鸣姜雪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浙大中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