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分拣装置的同步带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82545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货物分拣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货物分拣装置的同步带轮,其包括定子、转子部件、固定轴、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转子部件包括外壳、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和保持架,定子固定于固定轴上,转子部件设置于定子的外部,外壳位于转子部件的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同步带轮的外壳为两端具有开口的圆筒状,在外壳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轮齿,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卡接于外壳的两端,固定轴的轴向中心线与同步带轮的轴向中心线同轴设置,固定轴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与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同步带轮结构紧凑,提速响应快,能承受较大的径向力且其采用插接式的结构设计,安装简单,维修更换方便。

Synchronous pulley of cargo sor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货物分拣装置的同步带轮
本技术涉及货物分拣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货物分拣装置的同步带轮。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物流运输效率,需要将不同包装规格的货物进行分拣,目前大多依靠摆臂式自动分拣机实现对货物的分拣,然而利用摆臂式分拣机易于造成货物损坏。同步带传动具有传动稳定性高,传动平稳,噪音小及传动比范围大的优点,因而目前也有部分对传送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利用同步带进行货物的拣选。同步带传动是由一根内周表面设有等间距齿状结构的环行带及具有与环形带上的齿状结构相啮合的同步带轮所组成,转动时,通过带齿与轮的齿槽相啮合来传递动力。但是,在利用现有的同步带传动结构用于货物分拣时,仍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同步带轮需要依靠其他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转动,因而传动惯性大,很容易造成货物在传送带上位置的偏移,易于造成对货物的损坏;采用现有的同步带轮进行货物分拣时还需要单独设置驱动机构,使得分拣装置的结构复杂,安装和维修的成本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货物分拣装置的同步带轮,其包括定子和转子部件,所述转子部件包括外壳、第一端盖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壁的转子,在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轮齿,所述转子部件设置于所述定子的外部,所述外壳位于所述转子部件的外部,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转子与所述第一端盖连接,并可带动所述第一端盖旋转。本技术的同步带轮在转子部件的转动下带动轮体的外壳旋转,并进一步带动与外壳配合的同步带转动,本技术的同步带轮的启动和停转响应灵敏,因而能够保证货物的平稳运输,本技术的同步带轮无需单独连接驱动机构,可以通过对同步带轮的定子的通断电实现轮体外壳的转动和停转以实现对货物的分拣运输,使得本技术的同步带轮结构更加紧凑。进一步的,所述转子部件还包括与所述转子连接的保持架,所述保持架设置于与所述转子的连接有所述第一端盖的一端相对的一端,所述保持架的远离所述转子的一端与所述外壳的内侧壁相互抵靠。因而转子通过保持架被卡接于外壳内,便于对本技术的同步带轮拆装,且能保证牢固的连接。更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端盖的与所述转子连接的一端和所述保持架与所述转子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朝向所述转子的用于卡接所述转子的卡接槽。因而可将转子分别与保持架和第一端盖进行牢固卡接,安装简单,便于维修更换。进一步的,本技术的同步带轮的转子部件还包括与所述外壳连接的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第一端盖相对的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两端。由第二端盖和第一端盖将外壳密封,避免灰尘等杂物进入外壳内,因而可保证同步带轮的驱动平稳且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更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轴,所述定子固定于所述固定轴上,所述固定轴分别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连接。因而使得本技术的同步带轮能承受较大的径向力,即对货物的承重能力强。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轴的任意一端的端部的外侧面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导线引出槽。因而,定子上的线圈的引线可通过导线引出槽伸出。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轴的两端设置有用于与其他部件连接的接口。因而可将本技术的同步带轮通过固定轴两端的接口与其他结构连接,便于安装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在去掉第一端盖和外壳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端盖和保持架上的卡接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外壳的限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转子、2-外壳、21-限位结构、31-第一端盖、32-第二端盖、4-保持架、5-固定轴、6-卡接槽、7-导线引出槽、81-第一轴承、82-第二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的货物分拣装置的同步带轮包括定子和转子部件、固定轴5、第一轴承81和第二轴承82,转子部件包括转子1、外壳2、第一端盖31、第二端盖32和保持架4。本技术的转子1为永磁磁铁,定子固定于固定轴5上,转子部件设置于定子的外部,外壳2位于转子部件的外部。本技术的同步带轮的外壳2为两端具有开口的圆筒状,在外壳2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轮齿,第一端盖31和第二端盖32分别卡接于外壳2的两端,固定轴5的轴向中心线与同步带轮的轴向中心线同轴设置,固定轴5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81和第二轴承82与第一端盖31和第二端盖32连接。转子1的一端插接于第一端盖31上,因而第一端盖31可在转子1的带动下旋转,因而,在转子1旋转时,外壳2、第一端盖31和第二端盖32均做同步旋转。转子1的另一端插接于保持架4上,如图3所示,在第一端盖31的与转子1连接的一端和保持架4的与转子1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开口朝向转子1方向的卡接槽6,因而,转子1可与第一端盖31和保持架4连接牢固。在外壳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如图4所示的环形的阶梯状限位结构21,在外壳2的对应于保持架4和转子1的区域的横截面直径大于限位结构21的横截面直径,因而,保持架4可抵靠在限位结构21上,从而实现转子1、保持架4与第一端盖31之间的紧密的固定卡合,以确保同步带轮的传动稳定性。本技术的同步带轮的固定轴5的位于第二端盖32的外侧壁上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导线引出槽7,因而可将定子线圈从导线引出槽7中引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将固定轴5的设置导线引出槽7的一端的直径设置为比另一端的直径大,因而能够便于导线引出槽7的加工,也能增加固定轴5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同步带轮的固定轴5的两端部的轴心部位设置有接口,因而可快速将同步带轮与其他机构固定连接。在同步带轮外部套接同步带后,即可在同步带轮的作用下实现对物料的传送。本技术的同步带轮具有如下优点:①本技术的同步带轮通过对定子的通断电实现对转子的转动或停转进而控制同步带轮外壳旋转,其变速响应快,且具有极小的惯性;②本技术的同步带轮的驱动结构设置于外壳的内部,其结构紧凑,外壳直接与两侧轴承连接,传动稳定性好,能承受较大的径向力,固定轴采用卡槽式固定结构,安装简单,维修更换方便;③利用本技术的同步带轮进行货物分拣时,因其传动平稳,因而可有效减少对货物的损坏,其可实现单独控制,因而能够满足更加准确和多样化的货物分拣需求。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货物分拣装置的同步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和转子部件,所述转子部件包括外壳、第一端盖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壁的转子,在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轮齿,所述转子部件设置于所述定子的外部,所述外壳位于所述转子部件的外部,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转子与所述第一端盖连接,并可带动所述第一端盖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货物分拣装置的同步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和转子部件,所述转子部件包括外壳、第一端盖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壁的转子,在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轮齿,所述转子部件设置于所述定子的外部,所述外壳位于所述转子部件的外部,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转子与所述第一端盖连接,并可带动所述第一端盖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分拣装置的同步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部件还包括与所述转子连接的保持架,所述保持架设置于与所述转子的连接有所述第一端盖的一端相对的一端,所述保持架的远离所述转子的一端与所述外壳的内侧壁相互抵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物分拣装置的同步带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端盖的与所述转子连接的一端和所述保持架与所述转子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积童姜忠赛张超许兴攀赵峰李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悦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