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柔臂掘进机推进系统控制计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特别是指一种新型柔臂掘进机推进系统控制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柔臂掘进机采用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实时控制刀盘位置,同时刀盘随着主轴承的回转进行破岩,实现以小直径刀盘开挖任意形状断面的目的,能够有效解决特殊硬岩隧道施工中的问题。但以小直径刀盘开挖大断面隧道可能出现超挖、欠挖、人工控制难度大以及如何最大程度增加系统工作效率等问题,同时施工方对隧道信息化需求明显增加,因此需要对柔臂掘进机的控制方式进行改进,以实现轨迹自动规划、自动刷帮、根据地质条件选择最优掘进工艺、提高隧道边界成型质量、为业主提供施工数据等一些列功能。但是现有柔臂掘进机在串联油缸臂控制方面的设计精度低、误差大,过程繁琐;使柔臂掘进机施工的自动化、少人化低。因此,研制简便的一种柔臂掘进串联油缸臂伸缩量控制计算方法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型柔臂掘进机推进系统控制计算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柔臂掘进机推进系统控制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根据预先设计的隧道轮廓边界和刀盘直径,规划出刀盘掘进路径;/nS2:对步骤S1中规划出的刀盘掘进路径进行离散化处理,得到轨迹路径坐标数据,根据轨迹路径坐标数据算出串联摆动臂相应的回转角度β及相应的摆动角度α;/nS3:根据步骤S2中得到串联摆动臂相应的回转角度β及相应的摆动角度α,计算出串联摆动臂的摆动油缸的理论伸缩量△l及仰俯油缸的理论伸缩量△c;/nS4:对串联摆动臂的摆动油缸的理论伸缩量△l与摆动油缸中的位移传感器实测的实际伸缩量进行对比,仰俯油缸的理论伸缩量△c与仰俯油缸中的位移传感器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柔臂掘进机推进系统控制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预先设计的隧道轮廓边界和刀盘直径,规划出刀盘掘进路径;
S2:对步骤S1中规划出的刀盘掘进路径进行离散化处理,得到轨迹路径坐标数据,根据轨迹路径坐标数据算出串联摆动臂相应的回转角度β及相应的摆动角度α;
S3:根据步骤S2中得到串联摆动臂相应的回转角度β及相应的摆动角度α,计算出串联摆动臂的摆动油缸的理论伸缩量△l及仰俯油缸的理论伸缩量△c;
S4:对串联摆动臂的摆动油缸的理论伸缩量△l与摆动油缸中的位移传感器实测的实际伸缩量进行对比,仰俯油缸的理论伸缩量△c与仰俯油缸中的位移传感器实测的实际伸缩量进行对比,理论伸缩量与实际伸缩量的差值超出误差值时,要对串联摆动臂的摆动油缸及仰俯油缸实际伸缩量进行修正,使刀盘按照预定轨迹进行开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柔臂掘进机推进系统控制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得到回转角度β及摆动角度α的方法如下:
S2.1:串联摆动臂的回转轴的轴线为Z轴建立坐标系,y方向垂直于纸面方向向外,坐标系原点O位于回转轴上端面,刀盘中心点A的坐标表示刀盘位置,A的坐标为A((L2cosα+L1+L3)cosβ,-(L2cosα+L1+L3)sinβ,L2sinα);
S2.2:将轨迹路径坐标数据投影至坐标系yz平面,将轨迹路径曲线高频采样离散后,得到轨迹路径坐标表示为(y0,z0);
S2.3:在施工过程中结合串联摆动臂具体结构,则:
其中:L1为串联摆动臂的摆动臂后端铰接位置距离回转轴的轴线的水平距离,
L2为串联摆动臂的摆动臂长度,
L3表示刀盘的径向中心面距离刀盘背部铰接位置的水平距离;
S2.4:控制器根据步骤S2.3中的公式①得到回转角度β及摆动角度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柔臂掘进机推进系统控制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得到摆动油缸的理论伸缩量△l的步骤如下:
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斌,文勇亮,姜礼杰,贾连辉,杨航,原晓伟,赵梦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