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类筑堆的地表槽浸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7515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8:59
一种分类筑堆的地表槽浸工艺,首先将矿石用破碎机破碎为不同粒级,再经过筛分‑混合后进行级配处理,而后由运送至分类筑堆的地表槽浸集液反应装置的浸出槽中,进行分区堆浸;再将配液池中的溶浸液通过供液泵抽至浸出槽进行喷淋,采用分区分强度喷淋式布液,浸出液由排液口输送至富液池,再由浸出提升泵抽至高位槽,溶浸液从高位槽进入吸附塔进行离子交换,采用三塔串联正流淋洗,淋洗剂由淋洗剂制备槽输送至淋洗剂高位槽,以一定的流速经过三塔串联逆流淋洗后为合格液,从吸附塔中出来的贫树脂再返回至吸附塔循环使用,合格液被泵送至沉淀塔沉淀,最后经过压滤机压滤至成品,工艺简单,实用性强。

A kind of surface trench leaching technology for classified pi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类筑堆的地表槽浸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矿溶浸冶矿
,尤其涉及一种分类筑堆的地表槽浸工艺。
技术介绍
地表槽浸法是将溶浸液喷淋在破碎而又有孔隙的矿石堆(废石)上,在其渗滤的过程中,有选择性溶解和浸出废石或矿石堆中的有用成份,同时将浸出堆底部的浸出液汇集起来进行提取并回收金属的方法。地表槽浸法是我国应用最早且应用最为广泛的溶浸采矿方法,该技术能较好地回收常规采矿方法不能回收的低品位矿石、难采矿体、难选矿石和废石中的有用成分,有效拓宽地下矿产资源的利用范围。目前该方法已发展成为我国大规模处理贫矿、尾矿、废矿石,提取铀、铜、银等金属的一种有效而又经济可行的方法。且与传统方法相比,地表槽浸技术具有环境污染小、生产成本低等显著优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虽然我国使用堆浸法提取的金属产量在逐年增长,在国内外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在理论研究方面和矿石类型、筑堆、布液以及金属回收等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仍存在以下问题:矿石含泥量高、渗透性差、溶液分布不均、矿堆浸出率低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我国溶浸采矿的浸出效果以及持续发展,因此,地表槽浸技术还需要不断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分类筑堆的地表槽浸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分类筑堆的地表槽浸工艺,首先将矿石用破碎机破碎为不同粒级,再经过筛分-混合后进行级配处理,而后由挖掘机将不同粒级的矿石搬运至指定的皮带输送机,皮带输送机将破碎成一定粒度的矿石运送至分类筑堆的地表槽浸集液反应装置的浸出槽中,进行分区堆浸,不同粒级的矿块之间用金属网隔开;再将配液池中的溶浸液通过供液泵抽至浸出槽进行喷淋,采用分区分强度喷淋式布液,从浸出槽浸出的浸出液由排液口输送至富液池,再由浸出提升泵抽至高位槽,由富液池输出的溶浸液从高位槽进入吸附塔进行离子交换,从吸附塔中出来进入一号淋洗塔、二号淋洗塔、三号淋洗塔进行正流淋洗后的贫树脂再返回至吸附塔吸附,三塔串联逆流淋洗用的淋洗剂由淋洗剂制备槽输送至淋洗剂高位槽,以一定的流速从三号淋洗塔进入,经过三塔串联逆流淋洗,从一号淋洗塔流出的淋洗液为合格液,合格液被泵送至沉淀塔沉淀,最后经过压滤机压滤至成品,工艺结束。进一步的,采用H2SO4和氧化剂H2O2作为溶浸液。进一步的,矿石筛分级配处理将矿石分为-20mm~+5mm的块状矿石和+1~5mm的粉状矿石。进一步的,矿石筛分后采用Gates-Gaudin-Schuhmann分布描述粒径分布的好坏,Gates-Gaudin-Schuhmann公式为其中,A表示累计百分含量(%),x表示颗粒粒径(mm),X表示最大颗粒粒径,n表示级配递减系数,混合后应符合最优级配范围,最优级配范围中n为0.35~0.5。进一步的,在分区堆放之后,采用不同的布液强度进行分区布液,具体操作为-20mm~+5mm的块状矿石堆放区域采用的布液强度为20~100L/(m2·h),1~5mm的粉状矿石堆放的区域采用的布液强度为5~20L/(m2·h)。进一步的,分类筑堆的地表槽浸集液反应装置包括浸出槽、喷淋管、调节池、富液池、尾液池、高位槽、吸附塔、淋洗剂制备槽、淋洗剂高位槽、淋洗液泵池、沉淀塔、沉淀液泵池及压滤机,其中,所述浸出槽被分隔为用于放置粗粒级矿石的中室、用于放置细粒径矿石的左室与右室,浸出槽上方布置有喷淋管,浸出槽底部设置有排液口和出渣口,所述排液口与富液池连接,所述富液池分别连接调节池和尾液池;所述富液池上端与高位槽顶端连接,所述高位槽底部与设置有树脂入口的吸附塔顶端连接,所述吸附塔与一号淋洗塔、二号淋洗塔、三号淋洗塔连接形成三塔串联正流淋洗,且三号淋洗塔底部与吸附塔的树脂入口连接,从三号淋洗塔出来的贫树脂将会再重新返回吸附塔,淋洗剂高位槽与三号淋洗塔、二号淋洗塔、一号淋洗塔连接形成三塔串联逆流淋洗,淋洗剂高位槽顶部与淋洗剂制备槽一端连接,淋洗液泵池一端与一号淋洗塔上部连接,淋洗液泵池另一端、淋洗剂制备槽另一端分别与沉淀塔连接,淋洗液泵池上部与沉淀塔顶端连接,所述沉淀塔与沉淀塔液泵池连接,所述沉淀液泵池上端与压滤机连接。进一步的,浸出槽的中室、左室与右室通过金属网隔开。进一步的,左室与右室设置的斜边与地面呈45°,以利于粗细粒级之间溶浸液的渗流。进一步的,在位于三室下方的浸出槽中布置有假底,假底下方设置有浸出槽底板,浸出槽底板下方设置有排液口和出渣口。进一步的,富液池上端设置有用于与高位槽连接的浸出提升泵。进一步的,吸附塔与一号淋洗塔顶部通过管道连接,一号淋洗塔底部通过管道与二号淋洗塔顶部连接,二号淋洗塔底部通过管道与三号淋洗塔顶部连接。进一步的,淋洗剂高位槽底部通过管道与三号淋洗塔底部连接,三号淋洗塔上部与二号淋洗塔底部通过管道连接,二号淋洗塔上部与一号淋洗塔底部通过管道连接。进一步的,淋洗剂高位槽顶部通过淋洗剂提升泵与淋洗剂制备槽一端连接。进一步的,淋洗液泵池上部设置有淋洗液提升泵,淋洗液提升泵出液端与沉淀塔顶端连接。进一步的,沉淀液泵池上端设置有沉淀提升泵,沉淀提升泵的出液端与压滤机连接。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首先将矿石用破碎机破碎为不同粒级,再将分类矿石进行最优级配混合,堆放在浸出槽的不同区域,使溶液在矿堆中具有良好的渗流效果,有效提高金属浸出率;对于块状矿石与粉状矿石区域,通过不同布液形式以调节粗细颗粒之间的浸出效果,并采用不同的布液强度,使整个堆场得到完全浸润;同时通过正流淋洗与逆流淋洗大大提高矿堆渗透性,使得堆场浸润更为完全,能够促使大部分矿物资源得以充分回收;且工艺简单,不仅适用于低品位矿石、难采矿体、难选矿石,对于矿山二次资源的开采也同样适用,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未来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的理想级配与矿石级配对比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参见图1的一种分类筑堆的地表槽浸工艺,首先将矿石用破碎机破碎为不同粒级,再经过筛分-混合后进行级配处理,而后由挖掘机将不同粒级的矿石搬运至指定的皮带输送机,皮带输送机将破碎成一定粒度的矿石运送至分类筑堆的地表槽浸集液反应装置的浸出槽1中,进行分区堆浸,不同粒级的矿块之间用金属网3隔开;再将配液池中的溶浸液通过供液泵抽至浸出槽1进行喷淋,采用分区分强度喷淋式布液,从浸出槽1浸出的浸出液由排液口8输送至富液池12,再由浸出提升泵14抽至高位槽15,由富液池12输出的溶浸液从高位槽15进入吸附塔16进行离子交换,从吸附塔16中出来进入一号淋洗塔21、二号淋洗塔20、三号淋洗塔19进行正流淋洗后的贫树脂再返回至吸附塔16吸附,三塔串联逆流淋洗用的淋洗剂由淋洗剂制备槽17输送至淋洗剂高位槽18,以一定的流速从三号淋洗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类筑堆的地表槽浸工艺,首先将矿石用破碎机破碎为不同粒级,再经过筛分-混合后进行级配处理,而后由挖掘机将不同粒级的矿石搬运至指定的皮带输送机,皮带输送机将破碎成一定粒度的矿石运送至分类筑堆的地表槽浸集液反应装置的浸出槽中,进行分区堆浸,不同粒级的矿块之间用金属网隔开;再将配液池中的溶浸液通过供液泵抽至浸出槽进行喷淋,采用分区分强度喷淋式布液,从浸出槽浸出的浸出液由排液口输送至富液池,再由浸出提升泵抽至高位槽,由富液池输出的溶浸液从高位槽进入吸附塔进行离子交换,从吸附塔中出来进入一号淋洗塔、二号淋洗塔、三号淋洗塔进行正流淋洗后的贫树脂再返回至吸附塔吸附,三塔串联逆流淋洗用的淋洗剂由淋洗剂制备槽输送至淋洗剂高位槽,以一定的流速从三号淋洗塔进入,经过三塔串联逆流淋洗,从一号淋洗塔流出的淋洗液为合格液,合格液被泵送至沉淀塔沉淀,最后经过压滤机压滤至成品,工艺结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类筑堆的地表槽浸工艺,首先将矿石用破碎机破碎为不同粒级,再经过筛分-混合后进行级配处理,而后由挖掘机将不同粒级的矿石搬运至指定的皮带输送机,皮带输送机将破碎成一定粒度的矿石运送至分类筑堆的地表槽浸集液反应装置的浸出槽中,进行分区堆浸,不同粒级的矿块之间用金属网隔开;再将配液池中的溶浸液通过供液泵抽至浸出槽进行喷淋,采用分区分强度喷淋式布液,从浸出槽浸出的浸出液由排液口输送至富液池,再由浸出提升泵抽至高位槽,由富液池输出的溶浸液从高位槽进入吸附塔进行离子交换,从吸附塔中出来进入一号淋洗塔、二号淋洗塔、三号淋洗塔进行正流淋洗后的贫树脂再返回至吸附塔吸附,三塔串联逆流淋洗用的淋洗剂由淋洗剂制备槽输送至淋洗剂高位槽,以一定的流速从三号淋洗塔进入,经过三塔串联逆流淋洗,从一号淋洗塔流出的淋洗液为合格液,合格液被泵送至沉淀塔沉淀,最后经过压滤机压滤至成品,工艺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类筑堆的地表槽浸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H2SO4和氧化剂H2O2作为溶浸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类筑堆的地表槽浸工艺,其特征在于,矿石筛分级配处理将矿石分为-20mm~+5mm的块状矿石和+1~5mm的粉状矿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类筑堆的地表槽浸工艺,其特征在于,在-20mm~+5mm的块状矿石堆放区域采用的布液强度为20~100L/(m2·h),在1~5mm的粉状矿石堆放的区域采用的布液强度为5~20L/(m2·h)。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类筑堆的地表槽浸工艺,其特征在于,矿石筛分后采用Gates-Gaudin-Schuhmann分布描述粒径分布的好坏,Gates-Gaudin-Schuhmann公式为其中,A表示累计百分含量(%),x表示颗粒粒径(mm),X表示最大颗粒粒径,n表示级配递减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修香黄振华韩文宇操帅袁龙森单智超王清亚黄温钢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