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伯旸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木粉吸附剂的重金属离子吸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7267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请求保护一种基于木粉吸附剂的重金属离子吸附装置,吸附装置包括引流壳、初筛取水头、吸附壳体、出水贮藏室和出水管;引流壳套接在水龙头上方;初筛取水头连接引流壳与吸附壳体上部,初筛取水头与水龙头口可贴合套接内部包括胶皮包裹环;吸附壳体内部由多层过滤吸附层组成,各层间设置过滤盘隔开;吸附壳体下部设置有出水贮藏室并设置有反渗透阀,之后连接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引流壳的形状可以很好地保证净化过程中出来的水不至于外溅,底部出水贮藏室可以对净化后的水进行沉淀并做好引流准备;同时,基于木粉吸附剂的重金属离子吸附装置环保无害,从水龙头出口处就从源头保证水源质量,全方位净化重金属离子,保证水的质量。

A heavy metal ion adsorption device based on wood powder adsorb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木粉吸附剂的重金属离子吸附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净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自制柳木粉吸附剂有效吸附饮用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装置。
技术介绍
水是生命之源,饮用水的水质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民用家中的铁制或铜制水龙头使用一段时间过后有一些细小的部分是破损生锈的,一般人采取更换水龙头的措施,然而事实上即使更换了水龙头,水中依旧还存在着重金属离子。不仅仅是水龙头是使用铸铁制造,我们这种老式楼房的运水管道大多是镀锌铁管和镀锌铜管,一旦出现破损或者产生铁锈铜绿的话,也有一些金属离子进入到水中呢。饮用水安全对于人体的健康是极为重要的,选择一个合理的吸附方法和一个高效环保的吸附剂来去除饮用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经调查,市面上常见的吸附剂有活性炭类、硅胶吸附剂、氯化钙吸附剂、氢氧化钠+生石灰混合吸附剂等。如专利CN102266754请求保护一种活性炭-柿单宁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专利CN106179238请求保护一种快速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多孔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专利CN101327976请求保护一种水处理絮凝剂,但是这些吸附剂存在着以下的几个问题:1.活性炭使用时卫生情况较差,不适用于清洁饮用水;2.硅胶和氯化钙吸附剂吸附金属离子能力较弱;3.氢氧化钠+生石灰混合吸附剂会和水发生反应,造成二次污染;4.复杂处理设备价格非常昂贵;5.使用不便利,限制条件较多。因此,亟待需要寻找一种同时满足卫生、安全、环保、可自制、强吸附性能的材料。我观察到,柳树木资源是一种天然环保生命力顽强的生物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在中国有着大量的杨柳木材,非常常见的用于沙漠化的治理和小区的绿化上。经查询资料得知:柳树之所以可以作为吸附剂,很大程度是因为柳木的细胞壁有强大的吸附功能,细胞壁存在的意义是保护原生质体并固定细胞形状,它是防止重金属离子积蓄在动植物体内的第一防线,植物根部吸收的重金属只有穿过根细胞壁才能进入根细胞内部。对于大多数植物而言,根系细胞壁是植物吸收、积蓄重金属离子最重要的组织结构,因此细胞壁在抗植物重金属耐性及解毒中起着决定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请求保护一种基于木粉吸附剂的重金属离子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引流壳103、初筛取水头104、吸附壳体106、出水贮藏室109和出水管108;所述吸附装置在使用时所述引流壳103呈漏斗上半部形状套接在自来水水龙头上方;所述初筛取水头104连接引流壳103与吸附壳体106上部,所述初筛取水头104与水龙头口102可贴合套接,与水龙头口102口径一致呈圆环状,内部包括胶皮包裹环(图内未示出);所述吸附壳体106呈圆柱状,其内部呈分层空腔设计,并且内部由多层过滤吸附层105组成,各层之间设置反渗透膜状的过滤盘107隔开;所述吸附壳体106下部设置有出水贮藏室109,出水贮藏室109内设置有反渗透阀,之后连接有出水管108。吸附结果显示:当金属离子溶液浓度为0.04mol/L、吸附温度为30℃、吸附时间为2h、pH值为5.5,杨柳木粉添加量为0.05g时,杨柳木粉对铁离子溶液的吸附量最大,为1378.93mg/g。自制柳木吸附剂的吸附量是可以达到日用吸附量的,并且对环境要求不高,对常见的重金属离子无差别吸附。本技术中引流壳的形状可以很好地保证净化过程中由于水流过快或没有完全流经初筛取水头导致出来的水不至于外溅,底部出水贮藏室可以对净化后的水一方面进行沉淀一方面做好引流准备;本技术的基于木粉吸附剂的重金属离子吸附装置环保无害,同时从水龙头出口处就从源头保证水源质量,全方位净化重金属离子,保证水的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1为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基于木粉吸附剂的重金属离子吸附装置的使用结构图;附图2a-2d为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基于木粉吸附剂的重金属离子吸附装置中的木粉吸附层105吸附效果的实验数据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为实现对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有效吸附并可以有效保证水龙头的清洁,并且吸附剂环保经济实惠,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木粉吸附剂的重金属离子吸附装置。参照附图1,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基于木粉吸附剂的重金属离子吸附装置的使用结构示意图;本技术请求保护一种基于木粉吸附剂的重金属离子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引流壳103、初筛取水头104、吸附壳体106、出水贮藏室109和出水管108;所述吸附装置在使用时所述引流壳103呈漏斗上半部形状套接在自来水水龙头上方;所述初筛取水头104连接引流壳103与吸附壳体106上部,所述初筛取水头104与水龙头101的水龙头口102可贴合套接,与水龙头口102口径一致呈圆环状,内部包括胶皮包裹环;所述吸附壳体106呈圆柱状,其内部呈分层空腔设计,并且内部由多层过滤吸附层105组成,各层之间设置反渗透膜状的过滤盘107隔开;所述吸附壳体106下部设置有出水贮藏室109,出水贮藏室109内设置有反渗透阀,之后连接有出水管108。优选的,所述初筛取水头104内部的胶皮包裹环上粘贴有绝缘型吸附剂,所述绝缘型吸附剂创可贴为包含有柳木粉的纸包状的滤纸。将所述绝缘型吸附剂创可贴为包含有柳木粉的纸包状的滤纸,灵活的运用在水龙头金属破损处,可防止进一步污染;优选的,所述吸附壳体106呈圆柱状内部由多层过滤吸附层105组成包括:黄岗岩石子、瓷沙、木粉、块状活性炭。优选的,所述木粉通过将杨柳原木初步粉碎,放入粉碎机粉碎,将该粗制木粉放入容器中,待冷却至室温,重新粉碎,重复以上步骤3至5次;在粉碎结束后,将产物放入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烘箱温度保持105℃至恒重,取出研磨制得。优选的,所述引流壳103由无毒无副作用的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吸附壳体106下部设置有出水贮藏室109,出水贮藏室109内设置有反渗透阀,之后连接有出水管108,具体包括:所述出水贮藏室109内部的反渗透阀为单向阀,防止水流回流。该装置在使用时引流壳103套接在自来水水龙头上方,初筛取水头104连接引流壳103与吸附壳体106上部相连,所述初筛取水头104包括胶皮包裹环,所述吸附壳体106呈圆柱状,其内部呈分层空腔设计,并且内部由多层过滤吸附层105组成,各层之间设置反渗透膜隔开;所述壳体下部设置有出水贮藏室109,出水贮藏室109内设置有反渗透阀(图内未示出),之后连接有出水管108。下面结合实验相关内容对吸附装置中木粉吸附剂的具体制备和使用方法进行说明;将杨柳原木初步粉碎,放入实验室小型粉碎机粉碎,粉碎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木粉吸附剂的重金属离子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n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引流壳(103)、初筛取水头(104)、吸附壳体(106)、出水贮藏室(109)和出水管(108);/n所述吸附装置在使用时所述引流壳(103)呈漏斗上半部形状套接在自来水水龙头上方;/n所述初筛取水头(104)连接引流壳(103)与吸附壳体(106)上部,所述初筛取水头(104)与水龙头口可贴合套接,与水龙头口口径一致呈圆环状,内部包括胶皮包裹环;/n所述吸附壳体(106)呈圆柱状,其内部呈分层空腔设计,并且内部由多层过滤吸附层(105)组成,各层之间设置反渗透膜状的过滤盘(107)隔开;/n所述吸附壳体(106)下部设置有出水贮藏室(109),出水贮藏室(109)内设置有反渗透阀,之后连接有出水管(10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木粉吸附剂的重金属离子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引流壳(103)、初筛取水头(104)、吸附壳体(106)、出水贮藏室(109)和出水管(108);
所述吸附装置在使用时所述引流壳(103)呈漏斗上半部形状套接在自来水水龙头上方;
所述初筛取水头(104)连接引流壳(103)与吸附壳体(106)上部,所述初筛取水头(104)与水龙头口可贴合套接,与水龙头口口径一致呈圆环状,内部包括胶皮包裹环;
所述吸附壳体(106)呈圆柱状,其内部呈分层空腔设计,并且内部由多层过滤吸附层(105)组成,各层之间设置反渗透膜状的过滤盘(107)隔开;
所述吸附壳体(106)下部设置有出水贮藏室(109),出水贮藏室(109)内设置有反渗透阀,之后连接有出水管(10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木粉吸附剂的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伯旸王天才
申请(专利权)人:孙伯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