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干化处理装置及干化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7195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7:52
一种污泥干化处理装置及干化方法,涉及干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污泥干化处理技术,采取的臭氧高级氧化方法比芬顿高级氧化法适应更宽的pH值范围,同时不会引入额外的铁泥,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灰渣中包含的硬石膏遇水生成二水石膏,遇水生成二水石膏,参与重新构建新骨架,二水石膏等激发了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灰渣的火山灰活性,使得活性硅、铝溶出,发生火山灰反应,一方面参与重新构建新骨架,提高了污泥的脱水性能,另一方面可以稳定重金属物质。

A sludge drying treatment device and dry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干化处理装置及干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干化
,具体涉及污泥干化处理技术。
技术介绍
污泥是指用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等方法处理废水时产生的沉淀物、颗粒物和漂浮物的统称。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病原体、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同时含水率极高的特点使得其占据的庞大的体积。因此,污泥减量化成为当前环境工程界的焦点问题。污泥的固有特性导致污泥颗粒在过滤介质附近形成网状结构,从而阻碍了其沉降与压缩,而日益发展的水处理技术导致了污泥的复杂化,使得污泥脱水减量更加艰难。与此用时,各地政府出于节省能源、综合利用脱水污泥的考虑,制定了更为严格的地方标准,使得各方学者致力于开发更为科学的污泥干化方法。目前,污泥的脱水一般需要采取化学调理措施改善污泥脱水性能才能进行有效的脱水。较为普遍的化学调理方法是一是投加混凝剂或絮凝剂(如石灰、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二是投加惰性助凝剂(如煤粉炉粉煤灰)。但是以上的调理方法仅对自由水的去除有显著的提高作用,对于结合水的影响并不明显。因此,通过投加上述调理剂后进行机械脱水,脱水后污泥含水率仅为70%~85%,就难以再进一步降低其含水率。为了进一步地提高污泥调理效果,采用了芬顿氧化的调理技术的方法(如专利公布号为CN102180583A),以降解有机物,溶解和破解聚苯乙烯泡沫、细胞壁,实现污泥的减量并且改善污泥脱水性能。但是需要将污泥pH调至3左右,反应结束后整个污泥体系呈酸性,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此外,也有学者致力于改善惰性助凝剂,使其不仅仅是充当惰性的骨架,也具有改善调理效果,吸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质的功能。例如: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05461183A的专利技术专利利用负载铁锰元素的改性煤粉炉粉煤灰以提高芬顿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能,降解聚苯乙烯泡沫,从而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05217905A的专利技术专利利用氢氧化钠对煤粉炉粉煤灰进行改性,激活粉煤灰中硅铝活性成分,同时碱性基团的引入更加有利于剩余污泥的破解;申请公布号为CN106622111A的专利技术专利采用酸改性方式处理煤粉炉粉煤灰后,使其稳定污泥中重金属的能力增强。但是这些方法均需要对工业固废煤粉炉粉煤灰进行处理使其具备相应的功能,增加了药剂的制备成本。综上所述,寻找一种pH值适应范围更宽的高级氧化方法和一种无需处理即具备一定功能的助凝剂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则在以上两点问题的基础上,响应日益复杂的污泥脱水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污泥干化处理装置及干化方法。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泥干化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调理池和第二调理池,所述第一调理池连通第二调理池,所述第一调理池设置有进泥口,所述第一调理池通有用于注入臭氧的第一曝气管,所述第一曝气管的下方还设有用于注入空气的第二曝气管,所述第二调理池设置有输送循环流化床锅炉产生的脱硫灰渣的投料管,所述第二调理池内设置有搅拌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调理池内还连通有高压压滤机,所述第二调理池与高压压滤机的连通路径上设置有污泥输送泵。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污水处理系统与高压压滤机连通,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还连通有低温干化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压压滤机的下方设置有用于粉碎压滤过后泥块的破碎机,所述破碎机的出料口与低温干化机的进料口连通。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污泥干化处理装置的干化方法,其技术方案是:污泥干化处理装置的干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待处理污泥与臭氧混合,将与臭氧混合后的待处理污泥与来自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脱硫灰渣混合,形成污泥混合物;S2:将污泥混合物压滤脱水获得泥饼;S3:将泥饼破碎;S4:将破碎后的泥饼进行干化处理,得到干化污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1中,臭氧的投加量为每1kg绝干污泥投加30-100g。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脱硫灰渣的投加量为每1kg绝干污泥投加50-200g。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2中的压滤条件为:进泥压力为1.0-2.0MPa,压榨时间10-30min,压榨压力8-15MPa。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4中,干化条件为:温度46-50℃,干化时间60-180min。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取的臭氧高级氧化方法比芬顿高级氧化法适应更宽的pH值范围,同时不会引入额外的铁泥,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产生的脱硫灰渣具有混凝的作用以及更强的吸附能力,使含水率在85%-88.5%的污泥干化至含水率为30%~40%,而且能耗低、成本低,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干化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一种污泥干化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调理池1和第二调理池2,其中,第一调理池1与第二调理池2均采用密封结构,在第一调理池1连通第二调理池2,优选的第一调理池1在上部与第二调理池2连通,所述第一调理池1还设置有进泥口3,优选的,进泥口3设置在第一调理池1的侧壁底部。第一调理池1连通有用于注入臭氧的第一曝气管4,第一曝气管4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曝气管5,第二曝气管5用于注入空气。优选的,第一曝气管4和第二曝气管5设置在第一调理池1的底部,第二调理池2设置有输送脱硫灰渣的投料管6,第二调理池2内设置有搅拌机7。在本技术方案中,利用第一曝气管4和第二曝气管5的曝气效果,使得污泥在第一调理池1能充分与臭氧混合,并且通过第二曝气管5输入空气可以使得第一调理池1内的污泥翻滚,达到搅拌和充分混合的作用。除此之外,由于臭氧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和氧化性,常规的碳钢和不锈钢无法满足臭氧曝气的要求,因此第一曝气管4采用钛曝气管,而第二曝气管5设置在第一曝气管4的下方,使得臭氧向上溢出,避免了第二曝气管5与臭氧的接触。搅拌机7同样用于加快污泥与脱硫灰渣的混合。进一步的,在第一调理池1的顶部还设置有尾气破坏室15,尾气破坏室15与第一调理池1连通并且设置在其上方。尾气破坏室15主要是对臭氧进行破坏,防止尾气溢出第一调理池1。第二调理池2连通有高压压滤机8,第二调理池2与高压压滤机8的连通路径上设置有污泥输送泵9。在本技术方案中,高压压滤机8是指压榨能力大于或等于1.6Mpa的压滤机,在本实施例中高压压滤机8采用高压板框压滤机。高压压滤机8通过压制污泥,实现污泥的初步脱水,初步脱水后的污泥含水量率为40%,相对于常规压滤来说,能够大幅度降低后续干化的能耗。污泥输送泵9采用渣浆泵,辅助污泥由第二调理池2向高压压滤机8内流动。为了避免在压滤和干化过程中水分的干扰,本装置还包括污水处理系统12,污水处理系统12与高压压滤机8连通,所述污水处理系统12还连通有低温干化室13。由于高压压滤机8自身结构的特点,滤液流出的方式分明流过滤和暗流过滤,明流过滤中,每个滤板的下方出液孔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干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调理池(1)和第二调理池(2),所述第一调理池(1)连通第二调理池(2),所述第一调理池(1)设置有进泥口(3),所述第一调理池(1)通有用于注入臭氧的第一曝气管(4),所述第一曝气管(4)的下方还设有用于注入空气的第二曝气管(5),所述第二调理池(2)设置有输送循环流化床锅炉产生的脱硫灰渣的投料管(6),所述第二调理池(2)内设置有搅拌机(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干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调理池(1)和第二调理池(2),所述第一调理池(1)连通第二调理池(2),所述第一调理池(1)设置有进泥口(3),所述第一调理池(1)通有用于注入臭氧的第一曝气管(4),所述第一曝气管(4)的下方还设有用于注入空气的第二曝气管(5),所述第二调理池(2)设置有输送循环流化床锅炉产生的脱硫灰渣的投料管(6),所述第二调理池(2)内设置有搅拌机(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理池(2)内还连通有高压压滤机(8),所述第二调理池(2)与高压压滤机(8)的连通路径上设置有污泥输送泵(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干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水处理系统(12),所述污水处理系统(12)与高压压滤机(8)连通,所述污水处理系统(12)还连通有低温干化室(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干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压滤机(8)的下方设置有用于粉碎压滤过后泥块的破碎机(10),所述破碎机(10)的出料口与低温干化机的进料口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劳燕雯黄舒吉世明周秀霞康兆雨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科建禹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