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式双轨枕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6753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往复式双轨枕包机,包括机壳、两根膜安放辊和各拉膜辊,所述机壳分为第一机壳和第二机壳,所述膜安放辊设置在第一机壳上,所述各拉膜辊设置在第二机壳内,第一机壳滑接在第二机壳;本装置通过将,原本一体的机体拆分为2个,并使其能够相互滑动,通过第一机壳与第二机壳的滑动来调整第一机壳上的膜安放辊与第二机壳上的拉膜辊的膜适配到达调整的目的,并且通过相应的设置使得膜安放辊和拉膜辊在这转动的同时也能进行调整。与此同时,为了更为方便调整,膜安放辊还设置为单独能够调整,这样就更能方便调整。

Reciprocating double track slee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往复式双轨枕包机
本技术涉及医药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往复式双轨枕包机。
技术介绍
往复式双轨式枕包机是一种包装机械,主要是为了方便在不停机的前提下进行膜更换,一卷塑料膜拉出来,经薄膜成型器的成型,形成包裹住物品的形状,接着进入后面的其他封合工序。在拉膜的过程中,膜是先安放在膜安放辊上然后在经过不同的拉膜辊最终进入到包装程序。膜安放辊与拉膜辊在放膜时,由于膜还有一个滚筒,不同滚筒边缘与膜安放辊定位点的距离不等同,通常会因为膜在膜安放辊上的位置变化而导致配合不齐而需要进行调整,这个调整过程比较浪费时间,而且需要停机来进行调模,如此双轨的设置就显得无用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往复式双轨枕包机,解决换膜时,膜在膜安放辊上的位置变化而导致配合不齐而需要进行停机调膜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往复式双轨枕包机,包括机壳、两根膜安放辊和拉膜辊,所述机壳分为第一机壳和第二机壳,所述膜安放辊设置在第一机壳上,所述拉膜辊设置在第二机壳内,第一机壳滑接在第二机壳上。进一步的,第一机壳与第二机壳接触处设置有滑轨滑接,在第二机壳与第一机壳的接触处设置有滑动调整箱,在调整箱内的第二机壳上固定设置有涡轮齿条,与涡轮齿条连接设置有相适配的涡轮,与涡轮齿条相对的一侧设置有蜗杆,蜗杆连接至变速箱的输出端,变速箱固定嵌设在第一机壳内,变速箱的输出端连接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上连接设置有第一摇把手,第一摇把手设置在第一机壳的表面上。进一步的,拉膜辊穿过第二机壳和第一机壳与固定设置在第二机壳背面的第一电机连接。进一步的,第二机壳与第一机壳内设置有齿轮箱槽,齿轮箱槽内的拉膜辊轴上设置有传动齿轮,所有拉膜辊都通过传动齿轮连接,统一由第一电机驱动。进一步的,拉膜辊轴与第一电机之间设置有连接套,连接套设置在第一机壳内,连接套与第一机壳之间设置有轴承,连接套一端插接拉膜辊轴,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的装置连接,拉膜辊轴与连接套连接处设置为正三角形插接。进一步的,膜安放辊在第一机壳处固定设置有定位套,尾端伸出第一机壳处设置有限位套,膜安放辊与第一机壳间设置有连接套,连接套与第一机壳之间设置有轴承,连接套与膜安放辊套接,套接连接处设置为正六边形。进一步的,膜安放辊通过的第一机壳内设置有箱体,箱体内的膜安放辊轴上固定设置有圆饼,圆饼接触设置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齿条,第二齿条滑接设置在第一机壳上,一端头与圆饼相接触,第二齿条上连接设置有驱动齿轮,在驱动齿轮的一侧轴上设置有第一斜齿轮并通过第二齿轮连接二摇把手,驱动机构在圆饼的左右对称设置为两套。进一步的,拉膜辊设置有膜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将,原本一体的机体拆分为2个,并使其能够相互滑动,通过第一机壳与第二机壳的滑动来调整第一机壳上的膜安放辊与第二机壳上的拉膜辊的膜适配到达调整的目的,并且通过相应的设置使得膜安放辊和拉膜辊在这转动的同时也能进行调整。与此同时,为了更为方便调整,膜安放辊还设置为单独能够调整,这样就更能方便调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拉膜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滚筒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局部放大图。图中,1-第一机壳、2-第二机壳、3-膜安放辊、4-拉膜辊、5-第一电机、6-轴承、7-齿轮箱槽、21-涡轮齿条,22-涡轮、23-蜗杆、24-变速箱、25-第一摇把手、26-传动齿轮、31-定位套、32-第二齿条、33-驱动齿轮、34-第二斜齿轮、35-第二摇把手、36-圆饼、51-连接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所示的一种往复式双轨枕包机,包括机壳、两根膜安放辊3和拉膜辊4,所述机壳分为第一机壳1和第二机壳2,所述膜安放辊3设置在第一机壳1上,所述拉膜辊4设置在第二机壳2内,第一机壳1滑接在第二机壳2上,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机壳1与第二机壳2的滑动来调整第一机壳1上的膜安放辊3与第二机壳2上的拉膜辊4的膜适配,事先需要保证第二机壳2上的拉膜辊4所有位置一致,由于膜位置的差异也是在膜安放辊3和第一根接触的拉膜辊4之间先产生,此处调整好后,后面的就不会存在不适配的问题。实施例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机壳1与第二机壳2接触处设置有滑轨,通过滑轨滑接,为了更为方便调整,在第二机壳2与第一机壳1的接触处设置有滑动调整箱,在调整箱内的第二机壳2上固定设置有涡轮齿条21,与涡轮齿条21连接设置有相适配的涡轮22,与涡轮齿条21相对的一侧设置有蜗杆23,蜗杆23连接至变速箱24的输出端,变速箱24固定嵌设在第一机壳1内,变速箱24的输出端连接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上连接设置有第一摇把手25,第一摇把手25设置在第一机壳1的表面上。本实施例中,通过涡轮蜗杆来驱动固定设置在第二机壳2上的涡轮齿条21从而带动移动第二机壳2的功能,在此处,变速箱24至做速度的改变,具体的为每摇动一圈第一摇把手25,第二机壳2前进或后退1毫米。如此更好进行微调整。实施例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拉膜辊4能够实时转动,拉膜辊4穿过第二机壳2与第一机壳1与固定设置在第二机壳2背面的第一电机5连接。实施例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为了统一拉膜辊4的速度,第二机壳2与第一机壳1内设置有齿轮箱槽7,齿轮箱槽7内的拉膜辊4轴上设置有传动齿轮26,所有拉膜辊都通过传动齿轮26连接,统一由第一电机5驱动,对于不同直径的拉膜辊4可通过传动齿轮26的直径比例或是传动比来调整其速度一致。实施例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在拉膜辊4转动的过程中仍然能够移动,在拉膜辊4轴与第一电机5之间设置有连接套51,连接套51设置在第一机壳1内,连接套51与第一机壳1之间设置有轴承6,连接套51一端插接拉膜辊4轴,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5的装置连接,拉膜辊4轴与连接套51连接处设置为正三角形的插接,如此方便移动。实施例6: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进行膜筒定位和调整限位,膜安放辊3在第一机壳1出固定设置有定位套31,尾端伸出第一机壳1处设置有限位套,膜安放辊3与第一机壳1设置有连接套,连接套与第一机壳1之间设置有轴承,连接套与膜安放辊3套接,套接连接处设置为正六边形。实施例7: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当一个膜安放辊3处于工作时,第二个辊在更换膜筒时时不宜通过调整机壳位置来适配拉膜辊4的,为此,需要膜安放辊3可以进行调整,为此,膜安放辊3通过的第一机壳1内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往复式双轨枕包机,包括机壳、两根膜安放辊(3)和拉膜辊(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分为第一机壳(1)和第二机壳(2),所述膜安放辊(3)设置在第一机壳(1)上,所述拉膜辊(4)设置在第二机壳(2)内,第一机壳(1)滑接在第二机壳(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往复式双轨枕包机,包括机壳、两根膜安放辊(3)和拉膜辊(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分为第一机壳(1)和第二机壳(2),所述膜安放辊(3)设置在第一机壳(1)上,所述拉膜辊(4)设置在第二机壳(2)内,第一机壳(1)滑接在第二机壳(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双轨枕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壳(1)与第二机壳(2)接触处设置有滑轨滑接,在第二机壳(2)与第一机壳(1)的接触处设置有滑动调整箱,在调整箱内的第二机壳(2)上固定设置有涡轮齿条(21),与涡轮齿条(21)连接设置有相适配的涡轮(22),与涡轮齿条(21)相对的一侧设置有蜗杆(23),蜗杆(23)连接至变速箱(24)的输出端,变速箱(24)固定嵌设在第一机壳(1)内,变速箱(24)的输出端连接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上连接设置有第一摇把手(25),第一摇把手(25)设置在第一机壳(1)的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双轨枕包机,其特征在于:拉膜辊(4)穿过第二机壳(2)和第一机壳(1)与固定设置在第二机壳(2)背面的第一电机(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双轨枕包机,其特征在于:第二机壳(2)与第一机壳(1)内设置有齿轮箱槽(7),齿轮箱槽(7)内的拉膜辊(4)轴上设置有传动齿轮(26),所有拉膜辊都通过传动齿轮(26)连接,统一由第一电机(5)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元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飞云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