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衣帽挂钩装置与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6576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衣帽挂钩装置与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衣帽挂钩装置设于B柱上护板上,该汽车衣帽挂钩装置包括:定位安装于B柱上护板内侧的固定座,于固定座上构造有供挂钩本体转动的枢转部,以可构成挂钩本体枢转设于枢转部上,该挂钩本体具有钩挂部,且钩挂部可收容于成型在B柱上护板上的收纳腔中,于外力作用下,挂钩本体可绕枢转部转动,而可构成钩挂部从收纳腔转至B柱上护板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衣帽挂钩装置不仅具有较好的实用性,而且可提高内饰的美观性以及乘客的安全性,从而有着较好的推广性。

Car coat hook device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衣帽挂钩装置与车辆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衣帽挂钩装置,同时,本技术还涉及一种装设有汽车衣帽挂钩装置的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内饰的设计也越来越人性化,很多汽车中都已经配备了衣帽挂钩。现有的衣帽挂钩是基本分为两类:一是一体式的衣帽挂钩,与B柱上护板构成一个零部件,一体注塑成型;二是分体式衣帽挂钩,为独立的一个零部件,通过螺接或焊接安装在B柱上护板上。以上两种衣帽挂钩结构,无论使用与否,都在车内相对狭小的空间内占据一定的空间,不仅严重影响内饰的美观,且若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还会对乘客造成二次伤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汽车衣帽挂钩装置,以既可实用美观又可提高乘客的安全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衣帽挂钩装置,设于B柱上护板上,所述汽车衣帽挂钩装置包括:固定座,定位安装于所述B柱上护板的内侧,于所述固定座上构造有供挂钩本体转动的枢转部;挂钩本体,枢转设于所述枢转部上,所述挂钩本体具有钩挂部,且所述钩挂部被配置为可收容于成型在所述B柱上护板上的收纳腔中,且于外力作用下,所述挂钩本体可绕所述枢转部转动,而可构成所述钩挂部由所述收纳腔内向所述B柱上护板外侧的移动。进一步的,所述枢转部被构造为设于所述固定座一端的枢转轴,对应于所述枢转轴,于所述挂钩本体上成型有供所述枢转轴转动的转轴孔。进一步的,于所述挂钩本体上还设有与所述转轴孔连通设置的、具有导向豁口的导向安装孔,所述枢转轴经由所述导向安装孔而可嵌装至所述转轴孔中。进一步的,于所述挂钩本体的上部构造有限位部,以在所述钩挂部移至所述B柱上护板外侧时,所述限位部抵紧所述B柱上护板而可构成对所述挂钩本体的限位。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被构造为与所述钩挂部一体成型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钩挂部呈夹角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经由连接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B柱上护板上,且于所述固定座上构造有供所述连接件穿经的贯通孔。进一步的,所述汽车衣帽挂钩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枢转部上的弹性保持件,所述弹性保持件因具有施加于所述B柱上护板和所述挂钩本体之间的弹性力,而构成所述钩挂部保持于所述收纳腔中。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保持件为套设于所述枢转部上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抵紧于所述B柱上护板内侧,另一端抵紧于所述挂钩本体。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汽车衣帽挂钩装置处于闲置时,挂钩本体的钩挂部可收纳在B柱上护板形成的收纳腔中,使得钩挂部在闲置时能够隐藏在B柱上护板上,有利于保证美观性,当需要挂钩物品时(例如衣服、帽子等轻便的服饰),可稍微用力将钩挂部打开,即可使用衣帽挂钩,从而使得该汽车衣帽挂钩装置不仅具有较好的实用性,而且可提高内饰的美观性以及乘客乘车的安全性。(2)通过设置枢转轴与转轴孔的配合,以实现挂钩本体相对于固定座的转动,从而可使得钩挂部可收容至收纳腔中,进而可提高美观性。(3)设置导向安装孔,以便于转轴安装至转轴孔中。(4)设置限位部,以在钩挂部转至工作状态时,也即是转至B柱上护板外侧时,有利于实现对挂钩本体进行限位。(5)限位部为与钩挂部一体成型的限位板,使得挂钩本体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6)设置贯通孔,以有利于实现固定座可拆卸的安装在B柱上护板上(7)设置弹性保持件,可使得钩挂部在闲置时始终隐藏在收纳腔中,进一步提高收纳的稳定性,同时在使用时,可在弹性的作用下,将钩挂的物品夹紧,能有效提高物品钩挂的稳定性。(8)弹性保持件为扭簧,其具有较好的弹性力及较低成本,且便于取材。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应用有如上所述的汽车衣帽挂钩装置的车辆。本技术所述的车辆与上述的汽车衣帽挂钩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汽车衣帽挂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挂钩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汽车衣帽挂钩装置闲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汽车衣帽挂钩装置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汽车衣帽挂钩装置闲置时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汽车衣帽挂钩装置使用时的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双扭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B柱上护板,2-挂钩本体,3-固定座,4-双扭簧;100-收纳腔,101-内凹筋,1011-限位面,201-钩挂部,202-限位板,203-转轴孔,204-导向安装孔,301-枢转轴,302-贯通孔,401-第一抵接端,402-第二抵接端。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汽车衣帽挂钩装置,设于B柱上护板1上,其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所示,该汽车衣帽挂钩装置包括:定位安装于B柱上护板1内侧的固定座3,于固定座3上构造有供挂钩本体2转动的枢转部,以可使挂钩本体2枢转于该枢转部上。其中,挂钩本体2具有钩挂部201,且钩挂部201可收容于成型在B柱上护板1上的收纳腔100中,于外力作用下,挂钩本体2可绕枢转部转动,而可构成钩挂部201由收纳腔100内向B柱上护板1外侧的移动。基于上述整体结构描述,本实施例的汽车衣帽挂钩装置在处于闲置时,钩挂部201可隐藏在B柱上护板1上,以有利于提高内饰的美观性。当需要挂钩物品时,比如需要挂钩衣服、帽子等较轻便的物品时,可稍微用力将衣帽挂钩的钩挂部201打开,即可使用。本实施例的汽车衣帽挂钩装置不仅具有较好的实用性,而且可提高内饰的美观性及乘客乘车的安全性。具体来讲,结合图1至图5所示,固定座3经由连接件可拆卸安装于B柱上护板1上,如图3所示,于固定座3构造有供连接件穿经的贯通孔302。此连接件可为螺栓螺母或螺钉等,当然固定座3与B柱上护板1连接除了为螺接方式外,还可为卡接,或是不可拆卸的连接,比如焊接等。前述的枢转部被构造为设于固定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衣帽挂钩装置,设于B柱上护板(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衣帽挂钩装置包括:/n固定座(3),定位安装于所述B柱上护板(1)的内侧,于所述固定座(3)上构造有供挂钩本体(2)转动的枢转部;/n挂钩本体(2),枢转设于所述枢转部上,所述挂钩本体(2)具有钩挂部(201),所述钩挂部(201)被配置为可收容于成型在所述B柱上护板(1)上的收纳腔(100)中,且于外力作用下,所述挂钩本体(2)可绕所述枢转部转动,而可构成所述钩挂部(201)由所述收纳腔(100)内向所述B柱上护板(1)外侧的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衣帽挂钩装置,设于B柱上护板(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衣帽挂钩装置包括:
固定座(3),定位安装于所述B柱上护板(1)的内侧,于所述固定座(3)上构造有供挂钩本体(2)转动的枢转部;
挂钩本体(2),枢转设于所述枢转部上,所述挂钩本体(2)具有钩挂部(201),所述钩挂部(201)被配置为可收容于成型在所述B柱上护板(1)上的收纳腔(100)中,且于外力作用下,所述挂钩本体(2)可绕所述枢转部转动,而可构成所述钩挂部(201)由所述收纳腔(100)内向所述B柱上护板(1)外侧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衣帽挂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部被构造为设于所述固定座(3)一端的枢转轴(301),对应于所述枢转轴(301),于所述挂钩本体(2)上成型有转轴孔(203),以构成所述枢转轴(301)于所述转轴孔(203)中的枢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衣帽挂钩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挂钩本体(2)上还设有与所述转轴孔(203)连通设置的、具有导向豁口的导向安装孔(204),所述枢转轴(301)经由所述导向安装孔(204)而可嵌装至所述转轴孔(203)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衣帽挂钩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挂钩本体(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道辉刘利弟李聪
申请(专利权)人:帝亚一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西藏;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