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餐饮服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65627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餐饮服务车,包括车身和用于控制车身转动及移动的控制系统,车身包括车架、车轮和车厢,车厢上设置有多个送餐单元,送餐单元包括储藏空间和出餐收盘机构,储藏空间由上顶板、下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后挡板和出餐门围成,出餐机构包括托盘、滑轨和连杆,滑轨包括内滑轨和外滑轨,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模块、控制驱动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检测模块、处理模块、显示提醒模块、车轮驱动电机和托盘驱动电机,检测模块包括超声波传感器和激光发射接收扫描器,显示提醒模块包括显示屏和语音播报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送餐效率高、送餐灵活且实用性强。

A multifunctional catering service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餐饮服务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餐饮服务车,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餐饮服务车。
技术介绍
智能餐饮服务餐饮车在国外已经发展了较长时间,相比国内积累了大量的技术与经验,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国内智能化产品在各种服务领域的应用开始引起广泛的关注,目前国内送餐机器人多采用仿人外形,沿着固定的轨道实现送餐服务,这种送餐机器人送餐效率低、灵活性差、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送餐效率高、送餐灵活、实用性强的多功能餐饮服务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餐饮服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和用于控制所述车身转动及移动的控制系统,所述车身包括车架、车轮和车厢,所述车轮安装在车架的下部,所述车厢固定安装在车架的上部,所述车厢上设置有多个送餐单元,所述送餐单元包括储藏空间和出餐收盘机构,所述储藏空间由上顶板、下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后挡板和出餐门围成,所述出餐门的下端铰接在下底板上,所述出餐机构包括托盘、滑轨和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托盘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出餐门的内侧中部,所述滑轨包括内滑轨和外滑轨,所述内滑轨滑动安装在外滑轨的内侧,所述内滑轨固定安装在托盘的底部,所述外滑轨固定安装在下底板上。上述的一种多功能餐饮服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模块、控制驱动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检测模块、处理模块、显示提醒模块、车轮驱动电机和托盘驱动电机,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控制驱动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检测模块、处理模块、显示提醒模块、车轮驱动电机和托盘驱动电机连接且用于分别给控制驱动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检测模块、处理模块、显示提醒模块、车轮驱动电机和托盘驱动电机供电,所述控制驱动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且用于接收和执行处理模块发送的驱动控制指令,所述控制驱动模块分别与车轮驱动电机和托盘驱动电机连接且用于控制车轮驱动电机和托盘驱动电机动作,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且用于发送处理模块传送给它的数据或者将它接收的数据传送给处理模块,所述检测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且用于将检测数据传送给处理模块,所述显示提醒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且用于将处理模块传送的数据通过显示提醒模块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包括超声波传感器和激光发射接收扫描器,所述超声波传感器与处理模块连接且用于将超声波传感器检测的障碍物信息传送给处理模块,所述激光发射接收扫描器与处理模块连接且用于将激光发射接收扫描器检测的位置信息传送给处理模块,所述显示提醒模块包括显示屏和语音播报器,所述显示屏和语音播报器均设置在车厢顶部的外侧,所述显示屏与处理模块连接且用于显示处理模块传送的信息,所述语音播报器与处理模块连接且用于将处理模块传送的信息通过语音播报出来,所述车轮驱动电机安装在车架且与车轮连接用于驱动车轮转动,所述托盘驱动电机安装在下底板上且用于驱动托盘沿着所述滑轨滑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餐饮服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餐饮服务车还包括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弹簧和安装板,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与车架连接,所述减震弹簧的另一端与安装板连接且对安装板施加一个向下力,所述车轮和车轮驱动电机均安装在安装板上。上述的一种多功能餐饮服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为麦卡纳姆轮。上述的一种多功能餐饮服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材质为铝合金材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快捷方便。2、本技术设置了激光发射接收扫描器通过激光引导技术可以灵活设置规划餐车路径。3、本技术设置了超声波传感器,其成本低且可以有效的检餐车车身周边移动和固定的障碍物,能够做到及时避障,安全运行。4、本技术设置多个送餐单元,可以携带多份菜品,运送效率高。5、本技术设置的送餐单元相对独立设置,送餐的同时,空置的送餐单元还可以回收用过的盘子,进一步提高效率。5、本技术设置有显示提醒模块可以提醒客人注意及介绍菜品和与客人互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电气原理框图。附图标记说明:1—车架;2—车轮;3—车厢;21—减震弹簧;5—托盘;22—安装板;6-1—内滑轨;6-2—外滑轨;7—连杆;8—出餐门;9—储藏空间;9-1—上顶板;9-2—下底板;9-3—后挡板;11—电源模块;12—控制驱动模块;13—无线通讯模块;14—检测模块;14-1—超声波传感器;14-2—激光发射接收扫描器;15—处理模块;16—显示提醒模块;16-1—显示屏;16-2—语音播报器;17—车轮驱动电机;18—托盘驱动电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车身和用于控制所述车身转动及移动的控制系统,所述车身包括车架1、车轮2和车厢3,所述车轮2安装在车架1的下部,所述车厢3固定安装在车架1的上部,所述车厢3上设置有多个送餐单元,所述送餐单元包括储藏空间9和出餐收盘机构,所述储藏空间9由上顶板9-1、下底板9-2、左侧板、右侧板、后挡板9-3和出餐门8围成,所述出餐门8的下端铰接在下底板9-2上,所述出餐机构包括托盘5、滑轨和连杆7,所述连杆7的一端与托盘5铰接,所述连杆7的另一端铰接在出餐门8的内侧中部,所述滑轨包括内滑轨6-1和外滑轨6-2,所述内滑轨6-1滑动安装在外滑轨6-2的内侧,所述内滑轨6-1固定安装在托盘5的底部,所述外滑轨6-2固定安装在下底板9-2上。如图3所示,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模块11、控制驱动模块12、无线通讯模块13、检测模块14、处理模块15、显示提醒模块16、车轮驱动电机17和托盘驱动电机18,所述电源模块11分别与控制驱动模块12、无线通讯模块13、检测模块14、处理模块15、显示提醒模块16、车轮驱动电机17和托盘驱动电机18连接且用于分别给控制驱动模块12、无线通讯模块13、检测模块14、处理模块15、显示提醒模块16、车轮驱动电机17和托盘驱动电机18供电,所述控制驱动模块12与处理模块15连接且用于接收和执行处理模块15发送的驱动控制指令,所述控制驱动模块12分别与车轮驱动电机17和托盘驱动电机18连接且用于控制车轮驱动电机17和托盘驱动电机18动作,所述无线通讯模块13与处理模块15连接且用于发送处理模块15传送给它的数据或者将它接收的数据传送给处理模块15,所述检测模块14与处理模块15连接且用于将检测数据传送给处理模块15,所述显示提醒模块16与处理模块15连接且用于将处理模块15传送的数据通过显示提醒模块16输出;所述检测模块14包括超声波传感器14-1和激光发射接收扫描器14-2,所述超声波传感器14-1与处理模块15连接且用于将超声波传感器14-1检测的障碍物信息传送给处理模块15,所述激光发射接收扫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餐饮服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和用于控制所述车身转动及移动的控制系统,所述车身包括车架(1)、车轮(2)和车厢(3),所述车轮(2)安装在车架(1)的下部,所述车厢(3)固定安装在车架(1)的上部,所述车厢(3)上设置有多个送餐单元,所述送餐单元包括储藏空间(9)和出餐收盘机构,所述储藏空间(9)由上顶板(9-1)、下底板(9-2)、左侧板、右侧板、后挡板(9-3)和出餐门(8)围成,所述出餐门(8)的下端铰接在下底板(9-2)上,所述出餐机构包括托盘(5)、滑轨和连杆(7),所述连杆(7)的一端与托盘(5)铰接,所述连杆(7)的另一端铰接在出餐门(8)的内侧中部,所述滑轨包括内滑轨(6-1)和外滑轨(6-2),所述内滑轨(6-1)滑动安装在外滑轨(6-2)的内侧,所述内滑轨(6-1)固定安装在托盘(5)的底部,所述外滑轨(6-2)固定安装在下底板(9-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餐饮服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和用于控制所述车身转动及移动的控制系统,所述车身包括车架(1)、车轮(2)和车厢(3),所述车轮(2)安装在车架(1)的下部,所述车厢(3)固定安装在车架(1)的上部,所述车厢(3)上设置有多个送餐单元,所述送餐单元包括储藏空间(9)和出餐收盘机构,所述储藏空间(9)由上顶板(9-1)、下底板(9-2)、左侧板、右侧板、后挡板(9-3)和出餐门(8)围成,所述出餐门(8)的下端铰接在下底板(9-2)上,所述出餐机构包括托盘(5)、滑轨和连杆(7),所述连杆(7)的一端与托盘(5)铰接,所述连杆(7)的另一端铰接在出餐门(8)的内侧中部,所述滑轨包括内滑轨(6-1)和外滑轨(6-2),所述内滑轨(6-1)滑动安装在外滑轨(6-2)的内侧,所述内滑轨(6-1)固定安装在托盘(5)的底部,所述外滑轨(6-2)固定安装在下底板(9-2)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餐饮服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模块(11)、控制驱动模块(12)、无线通讯模块(13)、检测模块(14)、处理模块(15)、显示提醒模块(16)、车轮驱动电机(17)和托盘驱动电机(18),所述电源模块(11)分别与控制驱动模块(12)、无线通讯模块(13)、检测模块(14)、处理模块(15)、显示提醒模块(16)、车轮驱动电机(17)和托盘驱动电机(18)连接且用于分别给控制驱动模块(12)、无线通讯模块(13)、检测模块(14)、处理模块(15)、显示提醒模块(16)、车轮驱动电机(17)和托盘驱动电机(18)供电,所述控制驱动模块(12)与处理模块(15)连接且用于接收和执行处理模块(15)发送的驱动控制指令,所述控制驱动模块(12)分别与车轮驱动电机(17)和托盘驱动电机(18)连接且用于控制车轮驱动电机(17)和托盘驱动电机(18)动作,所述无线通讯模块(13)与处理模块(15)连接且用于发送处理模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武成吴玉春郭春阳杨嘉程齐越王朝阳曹晨晨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空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