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水稻营养米粉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6309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海水稻营养米粉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得到发芽海水稻谷;(2)得到发芽海水稻米;(3)酶处理液;(4)得到酶处理产物;(5)向步骤(4)中得到的酶处理产物依次进行一级研磨和二级研磨,得到研磨料,对研磨料进行旋转蒸发干燥至含水率低于6%,然后进行过200目筛,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海水稻营养米粉的营养成分损失大幅度的降低,极大的保留了海水稻米粉中原有的营养成分。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nutritive rice powder of sea water r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水稻营养米粉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水稻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海水稻营养米粉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通俗说法,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间,看上去像芦苇,但结着穗、穗顶长着长长的芒、米粒为红色的水稻。其植株高大,株型松散,茎秆较粗,生长茂盛,谷粒较小带有长芒。而且海水稻具有抗涝、抗盐碱、抗倒伏、抗病虫等能力。海水稻米粉是以发芽海水稻米加工而成,发芽海水稻米功能成分独特营养全面,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纤维素、氨基酸(主要肌醇六磷酸、γ氨基酸),各种维生素等物质成分。然而现有的加工方法得到的海水稻米粉营养损失较大,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海水稻营养米粉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海水稻谷添加到海藻酸盐营养液中,在40-42℃下,放置24-30小时,待海水稻谷全部发芽后,取出,得到发芽海水稻谷,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海藻酸盐营养液对海水稻谷进行发芽处理,能够极大的提高发芽海水稻内的营养物质含量;(2)将步骤(1)得到的发芽海水稻谷进行脱壳处理,得到发芽海水稻米;(3)酶处理液:将水杨酸盐均匀分散到水中,配制成水杨酸盐溶液,然后调节水杨酸盐溶液pH至7-8,再添加水杨酸盐溶液质量5-6%的麦芽糊精,搅拌均匀后,再添加水杨酸盐溶液质量6.8%的复合酶,继续搅拌10-15min,得到酶处理液;(4)将步骤(2)得到的发芽海水稻米与步骤(3)得到的酶处理液按1:1质量比混合后,在30-35℃下,处理3-4小时,得到酶处理产物,采用制备的酶处理液对脱壳后的发芽海水稻米进行处理,能够明显的提高了其抗氧化活性,将大分子蛋白质酶解成想小分子多肽,不仅极大的便于人体对其进行吸收和利用,同时,能够防止后续研磨产生的高温对蛋白质产生的变性,降低海水稻米粉的营养成分;(5)向步骤(4)中得到的酶处理产物依次进行一级研磨和二级研磨,得到研磨料,对研磨料进行旋转蒸发干燥至含水率低于6%,然后进行过200目筛,即得。步骤(1)中所述海藻酸盐营养液由海藻酸盐、壳聚糖、葡萄糖、维生素C、氯化钾、氯化钙、水按10:1:4:1:6:4:80质量比例混合得到。所述海藻酸盐为海藻酸钠。步骤(1)中所述海水稻谷与海藻酸盐营养液混合比例为300g:450mL。步骤(3)所述水杨酸盐溶液浓度为0.38mol/L。所述水杨酸盐为水杨酸钠。步骤(3)中所述复合酶由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按3:1:2质量比例混合得到。步骤(5)中所述一级研磨,研磨转速为2000r/min,研磨时间为40min。步骤(5)中所述二级研磨,研磨转速为3000r/min,研磨时间为18min。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海水稻营养米粉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海水稻营养米粉的营养成分损失大幅度的降低,极大的保留了海水稻米粉中原有的营养成分,首先,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海藻酸盐营养液对海水稻谷进行发芽处理,能够极大的提高发芽海水稻内的营养物质含量,然后再采用制备的酶处理液对脱壳后的发芽海水稻米进行处理,能够明显的提高了其抗氧化活性,将大分子蛋白质酶解成想小分子多肽,不仅极大的便于人体对其进行吸收和利用,同时,能够防止后续研磨产生的高温对蛋白质产生的变性,降低海水稻米粉的营养成分。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海水稻营养米粉制备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
技术实现思路
、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实施例1一种海水稻营养米粉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海水稻谷添加到海藻酸钠营养液中,在40℃下,放置24小时,待海水稻谷全部发芽后,取出,得到发芽海水稻谷,海藻酸钠营养液由海藻酸钠、壳聚糖、葡萄糖、维生素C、氯化钾、氯化钙、水按10:1:4:1:6:4:80质量比例混合得到,海水稻谷与海藻酸钠营养液混合比例为300g:450mL;(2)将步骤(1)得到的发芽海水稻谷进行脱壳处理,得到发芽海水稻米;(3)酶处理液:将水杨酸盐均匀分散到水中,配制成水杨酸盐溶液,然后调节水杨酸盐溶液pH至7,再添加水杨酸盐溶液质量5%的麦芽糊精,搅拌均匀后,再添加水杨酸盐溶液质量6.8%的复合酶,继续搅拌10min,得到酶处理液,水杨酸盐溶液浓度为0.38mol/L,水杨酸盐为水杨酸钠,复合酶由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按3:1:2质量比例混合得到;(4)将步骤(2)得到的发芽海水稻米与步骤(3)得到的酶处理液按1:1质量比混合后,在30℃下,处理3小时,得到酶处理产物;(5)向步骤(4)中得到的酶处理产物依次进行一级研磨和二级研磨,得到研磨料,对研磨料进行旋转蒸发干燥至含水率5.5%,然后进行过200目筛,即得,一级研磨,研磨转速为2000r/min,研磨时间为40min,二级研磨,研磨转速为3000r/min,研磨时间为18min。实施例2一种海水稻营养米粉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海水稻谷添加到海藻酸钠营养液中,在42℃下,放置30小时,待海水稻谷全部发芽后,取出,得到发芽海水稻谷,海藻酸钠营养液由海藻酸钠、壳聚糖、葡萄糖、维生素C、氯化钾、氯化钙、水按10:1:4:1:6:4:80质量比例混合得到,海水稻谷与海藻酸钠营养液混合比例为300g:450mL;(2)将步骤(1)得到的发芽海水稻谷进行脱壳处理,得到发芽海水稻米;(3)酶处理液:将水杨酸盐均匀分散到水中,配制成水杨酸盐溶液,然后调节水杨酸盐溶液pH至8,再添加水杨酸盐溶液质量6%的麦芽糊精,搅拌均匀后,再添加水杨酸盐溶液质量6.8%的复合酶,继续搅拌15min,得到酶处理液,水杨酸盐溶液浓度为0.38mol/L,水杨酸盐为水杨酸钠,复合酶由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按3:1:2质量比例混合得到;(4)将步骤(2)得到的发芽海水稻米与步骤(3)得到的酶处理液按1:1质量比混合后,在35℃下,处理4小时,得到酶处理产物;(5)向步骤(4)中得到的酶处理产物依次进行一级研磨和二级研磨,得到研磨料,对研磨料进行旋转蒸发干燥至含水率5%,然后进行过200目筛,即得,一级研磨,研磨转速为2000r/min,研磨时间为40min,二级研磨,研磨转速为3000r/min,研磨时间为18min。实施例3一种海水稻营养米粉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海水稻谷添加到海藻酸钠营养液中,在41℃下,放置26小时,待海水稻谷全部发芽后,取出,得到发芽海水稻谷,海藻酸钠营养液由海藻酸钠、壳聚糖、葡萄糖、维生素C、氯化钾、氯化钙、水按10:1: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水稻营养米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将海水稻谷添加到海藻酸盐营养液中,在40-42℃下,放置24-30小时,待海水稻谷全部发芽后,取出,得到发芽海水稻谷;/n(2)将步骤(1)得到的发芽海水稻谷进行脱壳处理,得到发芽海水稻米;/n(3)酶处理液:将水杨酸盐均匀分散到水中,配制成水杨酸盐溶液,然后调节水杨酸盐溶液pH至7-8,再添加水杨酸盐溶液质量5-6%的麦芽糊精,搅拌均匀后,再添加水杨酸盐溶液质量6.8%的复合酶,继续搅拌10-15min,得到酶处理液;/n(4)将步骤(2)得到的发芽海水稻米与步骤(3)得到的酶处理液按1:1质量比混合后,在30-35℃下,处理3-4小时,得到酶处理产物;/n(5)向步骤(4)中得到的酶处理产物依次进行一级研磨和二级研磨,得到研磨料,对研磨料进行旋转蒸发干燥至含水率低于6%,然后进行过200目筛,即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水稻营养米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海水稻谷添加到海藻酸盐营养液中,在40-42℃下,放置24-30小时,待海水稻谷全部发芽后,取出,得到发芽海水稻谷;
(2)将步骤(1)得到的发芽海水稻谷进行脱壳处理,得到发芽海水稻米;
(3)酶处理液:将水杨酸盐均匀分散到水中,配制成水杨酸盐溶液,然后调节水杨酸盐溶液pH至7-8,再添加水杨酸盐溶液质量5-6%的麦芽糊精,搅拌均匀后,再添加水杨酸盐溶液质量6.8%的复合酶,继续搅拌10-15min,得到酶处理液;
(4)将步骤(2)得到的发芽海水稻米与步骤(3)得到的酶处理液按1:1质量比混合后,在30-35℃下,处理3-4小时,得到酶处理产物;
(5)向步骤(4)中得到的酶处理产物依次进行一级研磨和二级研磨,得到研磨料,对研磨料进行旋转蒸发干燥至含水率低于6%,然后进行过200目筛,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水稻营养米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海藻酸盐营养液由海藻酸盐、壳聚糖、葡萄糖、维生素C、氯化钾、氯化钙、水按10:1:4:1:6:4:80质量比例混合得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刚田鹏王庆宇王铝浓万金珍
申请(专利权)人:兴安盟隆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