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萌动苦荞粉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6816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1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萌动苦荞粉的制备方法,包括消毒、辐照加压、浸麦、萌芽和磨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浸麦和萌芽前采用微波辐照和加压,刺激合成黄酮的相关酶活性并改善苦荞种子的通透性;然后在浸麦和萌芽时,采用独特的营养液、浸二断六的浸麦方式和间隙LED白光光照的萌发方式进一步促进黄酮的合成;最后在磨粉过程中采用液氮进行保护,最大程度的降低萌动苦荞营养成分的损失;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萌动苦荞粉色香味俱全,其黄酮含量高于现有技术。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germinating tartary buckwheat pow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萌动苦荞粉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萌动苦荞产品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萌动苦荞粉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鞑靼荞麦,别名苦荞,其作为一种传统作物在全世界广泛种植。苦荞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含有其他禾谷类粮食缺乏的黄酮类化合物,因此被誉为“五谷之王”。苦荞富含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包括芦丁、槲皮素、异槲皮素以及花青素等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清除氧自由基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等生理功能,是一种集保健、营养、治疗于一体的健康食品。萌动改性是改善作物性状的一种快捷、简便和安全有效的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大豆、绿豆和花生等作物原料。作物在萌动过程中,种子的部分物质转化为可供新生命利用的活性成分,不仅可显著增加种子的营养成分含量和药用价值,而且可改善其风味和口感,因此萌动类食品目前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欢迎。目前,对萌动工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麦、小麦、青稞和麦芽等,还未看到采用浸麦和萌芽组合的方式作为萌动发芽技术培养萌动苦荞的报道,而现有的苦荞种子发芽后,其含有的黄酮含量较少,一般为4~5%。因此,提出一种高黄酮含量的萌动苦荞粉的制备方法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萌动苦荞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消毒:将苦荞种子洗净晾干,置于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10~15min;/nS2:辐照加压:将消毒后的苦荞种子置于功率为550~650W的微波下辐照8~12s,然后置于50~100Mpa的压强下2~3min;/nS3:浸麦:将辐照加压后的苦荞置于恒温的条件下进行5次间隙浸泡处理,恒温的温度为15~35℃;所述间隙浸泡处理的过程为:将苦荞种子置于营养液中浸泡1.5~2.5h,然后取出通风5.5~6.5h;所述营养液为L-苯丙氨酸溶液、NaCl溶液、硫酸锌溶液和赤霉素溶液的混合液;/nS4:萌芽:在恒温恒湿的条件下将浸麦后的苦荞种子进行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萌动苦荞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消毒:将苦荞种子洗净晾干,置于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10~15min;
S2:辐照加压:将消毒后的苦荞种子置于功率为550~650W的微波下辐照8~12s,然后置于50~100Mpa的压强下2~3min;
S3:浸麦:将辐照加压后的苦荞置于恒温的条件下进行5次间隙浸泡处理,恒温的温度为15~35℃;所述间隙浸泡处理的过程为:将苦荞种子置于营养液中浸泡1.5~2.5h,然后取出通风5.5~6.5h;所述营养液为L-苯丙氨酸溶液、NaCl溶液、硫酸锌溶液和赤霉素溶液的混合液;
S4:萌芽:在恒温恒湿的条件下将浸麦后的苦荞种子进行2次间隙培养处理,得到萌芽后的苦荞种子,恒温的温度为15~35℃,恒湿的相对湿度为65~85%;间隙培养处理的过程中,每两个小时喷洒S3中的营养液10~20mL;所述间隙培养处理的过程为:将苦荞种子进行光照15~17h,然后黑暗处理7~9h,光照强度为2500~12500lx;
S5:磨粉:将萌芽后的苦荞种子冷冻、干燥、在液氮的保护下磨成粉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永亮何伟俊曾荣吴俏槿夏雨张延杰陈晓雪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