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路钣金件专用的高效胀形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92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路钣金件专用的高效胀形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第一压料板;第一压料板设置有三组凸模安装座;各组凸模安装座均于下端滑动连接有胀形凸模;下模包括承料板、三组胀形凹模以及下模座;下模座上设置有第一复位组件、导向组件以及第二复位组件;下模还包括防脱组件;下模座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插销;第一定位插销上端部设置有三个主动斜面;各胀形凸模均设置有与主动斜面对应的从动斜面;本胀形模具可以一步完成补强凸台的加工,效率高且脱料效果好,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An efficient bulging die for oil way sheet metal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路钣金件专用的高效胀形模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件加工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油路钣金件专用的高效胀形模具。
技术介绍
在汽车行业中,常常会用到异形金属冲压件。冲压件在形状上的特殊性是为了提高整车组装强度,以确保汽车有较好的安全性能。尤其是汽车油路零件,该类零件多为圆形封闭件,并且需要在零件的侧壁上冲压出凸台以做补强,如图3示出了油路零件的结构,该油路零件30呈圆筒状且顶部设置有与内部连通的通孔380。目前在加工补强凸台时,是通过单工序加工、分为多步完成,效率低且零件的尺寸精度无法保证,难以满足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油路钣金件专用的高效胀形模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油路钣金件专用的高效胀形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中,所述上模包括第一压料板;所述第一压料板下表面设置有呈圆周均匀分布的三组凸模安装座;各组所述凸模安装座均于下端滑动连接有沿水平方向移动的胀形凸模;所述下模包括为中空结构且与所述第一压料板配合夹持料带的承料板、三组与所述胀形凸模一一对应的胀形凹模,以及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带动所述承料板回到初始高度的第一复位组件、引导所述胀形凹模斜向移动的导向组件,以及带动所述胀形凹模回到初始高度的第二复位组件;所述第二复位组件的活动端与所述胀形凹模不连接;所述下模还包括防止所述胀形凹模脱离所述导向组件的防脱组件;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与料带上工件对应的第一定位插销;所述第一定位插销的外径与工件的通孔内径适配;所述第一定位插销上端部设置有呈圆周均匀分布的三个主动斜面;各所述胀形凸模均设置有与所述主动斜面对应的从动斜面。优选的,所述上模还包括上模座,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模座和所述第一压料板固定的第一氮气弹簧;所述承料板上横向设置有待胀形工位、胀形工位,以及已胀形工位;所述上模座设置有与待胀形工位正对的第二定位插销;所述第二定位插销外径与工件的通孔内径适配;所述第一压料板设置有与待胀形工位上工件形状一致的定位筒;所述第一压料板和所述承料板均设置有避让所述第二定位插销的第一避让槽,以及避让已胀形工位上工件的第二避让槽。优选的,沿料带的长度方向,料带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第一压料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多根与所述定位孔一一对应的第三定位插销;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还设置有上导向套;所述第一压料板朝向所述上模座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上导向套对应的上导向柱。优选的,所述胀形凸模的上端部固定有行程限位销;所述凸模安装座设置有与所述行程限位销对应的限位槽。优选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凹模导向座;所述胀形凹模朝向所述凹模导向座的一侧设置有斜向上的第一导向斜面,且所述胀形凹模的较大端朝上;所述凹模导向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斜面对应的第二导向斜面。优选的,所述胀形凹模包括固定连接的凹模本体和固定块;所述第一导向斜面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凹模本体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用于成型的凹腔,且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凹腔连通的气流通道;所述防脱组件包括分别固定在所述凹模本体两侧表面的两个防脱凸块;所述凹模导向座设置有两个与所述防脱凸块一一对应的防脱凹槽。优选的,第一复位组件为两端分别与所述承料板和所述下模座固定的第二氮气弹簧;第二复位组件为与所述下模座固定的第三氮气弹簧;所述下模还包括与所述下模座固定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三氮气弹簧一一对应的第一导向槽,以及与所述第一定位插销对应的第二导向槽。优选的,所述第一压料板的下表面固定有下导向柱;所述承料板设置有与所述下导向柱对应的第三导向槽;所述下模座设置有与所述下导向柱对应的下导向套;所述下模座上还设置有压料组件;所述压料组件包括分布在送料方向两侧的两组第二压料板,以及两组与所述第二压料板一一对应的第四氮气弹簧;所述承料板设置有避让所述第二压料板的第三避让槽。优选的,所述第一压料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压料板配合夹持料带的第三压料板;所述第二压料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对位凸块;所述第三压料板设置有与所述对位凸块的对位槽。优选的,所述高效胀形模具还包括依次固定在所述第一定位插销三个所述主动斜面上的第一磁铁、第二磁铁以及第三磁铁;所述第一磁铁、所述第二磁铁以及所述第三磁铁两两相互排斥;所述上模还包括依次固定在三个所述胀形凸模上的第四磁铁、第五磁铁以及第六磁铁;所述第四磁铁、所述第五磁铁以及所述第六磁铁两两相互排斥;所述第四磁铁和所述第一磁铁相互吸引;所述下模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插销对应的活动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加工时,上模下行,第一压料板首先与承料板接触,两者配合夹持料带;继而上模继续下行,承料板和胀形凹模受压向下移动,胀形凹模在导向组件的导向下朝胀形凸模移动,各胀形凹模进入抱合状态;同时,第一定位插销插入待胀形工件,并与胀形凸模接触,胀形凸模在第一定位插销的推移下沿水平方向滑动,各胀形凸模进入分离状态,从而胀形凸模与胀形凹模配合完成胀形加工;完成加工后,上模上行,第一复位组件带动承料板向上复位,第二复位组件带动胀形凹模向上复位,已胀形好的工件被向上顶推,从而快速完成工件和插销的分离工作;第一定位插销退出后,胀形凸模不受阻挡,工件被向上顶推时也会推动各胀形凸模进入抱合状态,以避让工件,顺利完成脱料工作。因此,本胀形模具可以一步完成补强凸台的加工,效率高且脱料效果好,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油路钣金件专用的高效胀形模具的合模状态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油路钣金件专用的高效胀形模具的剖切图;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油路钣金件专用的高效胀形模具的爆炸图;图5是图4中B1处放大图;图6是图5中C处放大图;图7是图4中B3处放大图;图8是图4中B2处放大图;图9是图8中D1处放大图;图10是图8中D2处放大图;图1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油路钣金件专用的高效胀形模具中第一定位插销导向前的状态图;图1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油路钣金件专用的高效胀形模具中第一定位插销导向后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油路钣金件专用的高效胀形模具如图1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路钣金件专用的高效胀形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第一压料板;所述第一压料板下表面设置有呈圆周均匀分布的三组凸模安装座;各组所述凸模安装座均于下端滑动连接有沿水平方向移动的胀形凸模;所述下模包括为中空结构且与所述第一压料板配合夹持料带的承料板、三组与所述胀形凸模一一对应的胀形凹模,以及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带动所述承料板回到初始高度的第一复位组件、引导所述胀形凹模斜向移动的导向组件,以及带动所述胀形凹模回到初始高度的第二复位组件;所述第二复位组件的活动端与所述胀形凹模不连接;所述下模还包括防止所述胀形凹模脱离所述导向组件的防脱组件;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与料带上工件对应的第一定位插销;所述第一定位插销的外径与工件的通孔内径适配;所述第一定位插销上端部设置有呈圆周均匀分布的三个主动斜面;各所述胀形凸模均设置有与所述主动斜面对应的从动斜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路钣金件专用的高效胀形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第一压料板;所述第一压料板下表面设置有呈圆周均匀分布的三组凸模安装座;各组所述凸模安装座均于下端滑动连接有沿水平方向移动的胀形凸模;所述下模包括为中空结构且与所述第一压料板配合夹持料带的承料板、三组与所述胀形凸模一一对应的胀形凹模,以及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带动所述承料板回到初始高度的第一复位组件、引导所述胀形凹模斜向移动的导向组件,以及带动所述胀形凹模回到初始高度的第二复位组件;所述第二复位组件的活动端与所述胀形凹模不连接;所述下模还包括防止所述胀形凹模脱离所述导向组件的防脱组件;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与料带上工件对应的第一定位插销;所述第一定位插销的外径与工件的通孔内径适配;所述第一定位插销上端部设置有呈圆周均匀分布的三个主动斜面;各所述胀形凸模均设置有与所述主动斜面对应的从动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胀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还包括上模座,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模座和所述第一压料板固定的第一氮气弹簧;所述承料板上横向设置有待胀形工位、胀形工位,以及已胀形工位;所述上模座设置有与待胀形工位正对的第二定位插销;所述第二定位插销外径与工件的通孔内径适配;所述第一压料板设置有与待胀形工位上工件形状一致的定位筒;所述第一压料板和所述承料板均设置有避让所述第二定位插销的第一避让槽,以及避让已胀形工位上工件的第二避让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胀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沿料带的长度方向,料带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第一压料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多根与所述定位孔一一对应的第三定位插销;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还设置有上导向套;所述第一压料板朝向所述上模座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上导向套对应的上导向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胀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胀形凸模的上端部固定有行程限位销;所述凸模安装座设置有与所述行程限位销对应的限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胀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凹模导向座;所述胀形凹模朝向所述凹模导向座的一侧设置有斜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堡清欧任洪吴委鸿郑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数码模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