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动冲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5922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动冲模装置,包括内设有第二开孔的模壳,第二开孔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置有与冲棒相匹配的第一开孔,冲棒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开孔中,模壳的前部设置有可沿第二开孔移动的活动冲模,冲棒用于伸入活动冲模以冲压工件。将冲棒的后端固定在固定块的第一开孔中,防止冲棒的后端悬空,固定块能够固定支撑冲棒,使用时,用户控制活动冲模沿第二开孔向冲棒所在方向移动,使得冲棒的前端伸入活动冲模,对活动冲模内的工件进行冲压,此时,冲棒的两端分别被固定块与活动冲模支撑保护,因而冲棒的受力均匀,不会出现一端悬空的现象,冲棒不容易出现倾斜或者折断,提高了冲棒使用时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

A movable di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动冲模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活动冲模装置。
技术介绍
冲压加工是借助于常规或专用冲压设备的动力,使板料在模具里直接受到变形力并进行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零件的生产技术。冲压模具,是在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冲压模具(俗称冲模)。在现有的活动冲模结构中,冲棒后端的大部分处于悬空未受保护状态,在使用过程中,冲棒容易倾斜或者折断,稳定性低。综上所述,如何提供提高冲棒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棒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高的活动冲模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动冲模装置,包括内设有第二开孔的模壳,所述第二开孔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与冲棒相匹配的第一开孔,所述冲棒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开孔中,所述模壳的前部设置有可沿所述第二开孔移动的活动冲模,所述冲棒用于伸入所述活动冲模以冲压工件。优选的,所述冲棒包括固定于所述固定块内的第一段体以及用于伸入所述活动冲模的第二段体,所述第一段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段体的直径。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活动冲模之间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活动冲模复位的弹性件。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为T型固定块,所述T型固定块包括用于与垫块相抵的底部块以及与所述底部块的顶部连接、用于伸入所述压缩弹簧的顶部块。优选的,所述垫块与所述模壳的外端面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孔贯穿于所述固定块,所述冲棒穿过所述固定块以使所述冲棒的底部抵接于所述垫块的底部。优选的,所述活动冲模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冲棒伸入的第三开孔。优选的,所述模壳的前部的内周上设置有用于阻挡所述活动冲模脱离的内阶梯面,所述活动冲模的外周上设置有与所述内阶梯面相匹配的外阶梯面。本技术提供的活动冲模装置,包括内设有第二开孔的模壳,第二开孔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置有与冲棒相匹配的第一开孔,冲棒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开孔中,模壳的前部设置有可沿第二开孔移动的活动冲模,冲棒用于伸入活动冲模以冲压工件。其中,固定块、冲棒、活动冲模均是固定在模壳的第二开孔中,且将冲棒的后端固定在固定块的第一开孔中,防止冲棒的后端悬空,固定块能够固定支撑冲棒,使用时,用户控制活动冲模沿第二开孔向冲棒所在方向移动,使得冲棒的前端伸入活动冲模,对活动冲模内的工件进行冲压,此时,冲棒的两端分别被固定块与活动冲模支撑保护,因而冲棒的受力均匀,不会出现一端悬空的现象,冲棒不容易出现倾斜或者折断,提高了冲棒使用时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活动冲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1为活动冲模、2为模壳、3为压缩弹簧、4为T型固定块、5为冲棒、6为垫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冲棒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高的活动冲模装置。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活动冲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所提供的活动冲模装置,包括内设有第二开孔的模壳2,第二开孔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置有与冲棒5相匹配的第一开孔,冲棒5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开孔中,模壳2的前部设置有可沿第二开孔移动的活动冲模1,冲棒5用于伸入活动冲模1以冲压工件。其中,模壳2一般为圆筒形,第二开孔设置在模壳2的中部,且第二开孔可以贯穿于模壳2,固定块、冲棒5、活动冲模1等部件均设置在第二开孔中,而固定块设置于第二开孔的底部,且固定块的形状尺寸与第二开孔的尺寸相匹配,方便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在第二开孔内部,第二开孔一般为圆形开孔,相应的,固定块采用圆柱形的块体,同时,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所采用的冲棒5的长度更长,使得冲棒5具有足够的长度固定在第一开孔中。而冲棒5是基于高速钢、粉末高速钢、钨钢等模具适合用钢材质加工而成的模具配件。适用于冷镦、冷挤压、冲压、液压、注塑等加工行业。冲棒5的材料选择以高速钢为主,常用的材料有日本的SKH9、SKH55、SKH59美国的M2、M35、M42;高速钢的特点是高速冲镦时材料能保持良好的红硬性,而且耐磨性也非常优异,并可以保证一定的韧性;也有部分的粉末高速钢材料,常用的为ASP23、ASP30、ASP60。其性能优于高速钢,但其价格相对较高,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冲棒5的材料。需要说明的是,模壳2的前部设置有可沿第二开孔移动的活动冲模1,活动冲模1即用于固定放置工件的部件,活动冲模1能够与模壳2的内壁相接触,并可以沿着内壁向冲棒5所在的方向移动,以使冲棒5能够冲压活动冲模1内的工件。将冲棒5的后端固定在固定块的第一开孔中,防止冲棒5的后端悬空,固定块能够固定支撑冲棒5,使用时,用户控制活动冲模1沿第二开孔向冲棒5所在方向移动,使得冲棒5的前端伸入活动冲模1,对活动冲模1内的工件进行冲压,此时,冲棒5的两端分别被固定块与活动冲模1支撑保护,因而冲棒5的受力均匀,不会出现一端悬空的现象,冲棒5不容易出现倾斜或者折断,提高了冲棒5使用时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在关于冲棒5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冲棒5包括固定于固定块内的第一段体以及用于伸入活动冲模1的第二段体,第一段体的直径大于第二段体的直径。其中,冲棒5在冲压工件时将会受到工件的反作用力,同样会受到冲击,因而,将第一段体的直径设置为大于第二段体的直径,能够增大冲棒5的抗冲击能力,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整个第二段体均能伸入活动冲模1,而是第二段体前端的一部分伸入活动冲模1,长度一般为10mm或者更长,具体长度并无特殊限定,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固定块与活动冲模1之间设置有用于推动活动冲模1复位的弹性件。其中,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固定块,另一端连接于活动冲模1的外端面,当用户推动活动冲模1向冲棒5移动时,弹性件被压缩蓄能,之后冲棒5对工件进行冲压,完成加工后,用户可以撤去对活动冲模1的外力,此时,弹性件在自身恢复力的作用下将会伸长,由于固定块是不固定不动的,因而,活动冲模1将会在弹性件恢复力的作用下向远离冲棒5的方向移动,恢复到初始位置,且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动冲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设有第二开孔的模壳(2),所述第二开孔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与冲棒(5)相匹配的第一开孔,所述冲棒(5)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开孔中,所述模壳(2)的前部设置有可沿所述第二开孔移动的活动冲模(1),所述冲棒(5)用于伸入所述活动冲模(1)以冲压工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动冲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设有第二开孔的模壳(2),所述第二开孔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与冲棒(5)相匹配的第一开孔,所述冲棒(5)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开孔中,所述模壳(2)的前部设置有可沿所述第二开孔移动的活动冲模(1),所述冲棒(5)用于伸入所述活动冲模(1)以冲压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冲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棒(5)包括固定于所述固定块内的第一段体以及用于伸入所述活动冲模(1)的第二段体,所述第一段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段体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冲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活动冲模(1)之间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活动冲模(1)复位的弹性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动冲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动冲模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燕存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奥达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