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膨化胶自动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5759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膨化胶自动制备装置,包括:稀释罐,其用于制备膨化剂溶液,该稀释罐通过第一输送装置与供水装置连接,且该稀释罐的顶部开设有投料口,投料口上设置有投料斗;该稀释罐内设置有第一搅拌机构、加热器和第一液位计;合成罐,其用于制备膨化胶溶液,该合成罐通过第二输送装置与稀释罐连通,该合成罐内设置有第二搅拌机构和第二液位计;供胶装置,其通过第三输送装置与合成灌连接;以及施胶装置,其通过第四输送装置与合成灌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制备装置包括稀释罐与合成罐,将原胶与膨化剂现场合成膨化胶,以达到现配现用的目的,且每次膨化胶的合成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生产线故障停机时,浪费过多的胶水。

An automatic preparation device of expanded rub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膨化胶自动制备装置
本技术涉及膨化胶的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膨化胶自动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胶黏剂是制造纤维板的重要原料之一,也是影响纤维板生产成本和环境指标的重要因素,如果在纤维板生产中能大幅降低胶黏剂的使用量,将对降低纤维板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专门的工艺技术向胶黏剂中添加膨化剂制成膨化胶,实现对胶黏剂性能的优化,以达到降低胶黏剂使用量的目的,这是当前纤维板生产中的一大创新。在胶黏剂中添加膨化剂是近几年才出现的节胶技术,其制备膨化胶的方式大都是在制胶反应釜中直接添加膨化剂对胶黏剂进行改进,每个反应釜一次合成膨化胶可达23吨左右,所制备的膨化胶必须在8小时内使用完,否则膨化胶将自行凝固而无法使用,这意味着如果纤维板生产一旦发生设备故障停止运行超过8个小时,则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即现有的制胶设备无法将膨化胶现配现用,灵活性差。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膨化胶自动制备装置,从而克服现有制胶设备无法现配现用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膨化胶自动制备装置,包括:稀释罐,其用于制备膨化剂溶液,该稀释罐通过第一输送装置与供水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用于把所述供水装置的水输送给该稀释罐,且该稀释罐的顶部开设有投料口,所述投料口上设置有投料斗,用于投放膨化剂;该稀释罐内设置有第一搅拌机构、加热器和第一液位计;合成罐,其用于制备膨化胶溶液,该合成罐通过第二输送装置与所述稀释罐连通,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用于把所述稀释罐内制成的膨化剂溶液输送给该合成罐;该合成罐内设置有第二搅拌机构和第二液位计;供胶装置,其通过第三输送装置与所述合成灌连接,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用于把所述供胶装置的原胶输送给该合成罐;以及施胶装置,其通过第四输送装置与所述合成灌连接,所述第四输送装置用于把该合成罐内制成的膨化胶输送给所述施胶装置。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所述第一管道的进口与所述供水装置连接,出口与所述稀释罐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二管道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上,所述第二管道的进口与所述稀释罐的出口连通,出口与所述合成罐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三输送装置包括第三管道和第一供胶泵,所述第一供胶泵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上,所述第三管道的进口与所述供胶装置连接,出口与所述合成罐的进口连通;所述第四输送装置包括第四管道和第二供胶泵,所述第二供胶泵设置于所述第四管道上,所述第四管道的进口与所述合成罐的出口连通,出口与所述施胶装置连接。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供水装置高于所述稀释罐,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管道的上端与所述供水装置连接,下端与所述稀释罐连通;所述稀释罐高于所述合成罐,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管道的上端与所述稀释罐连通,下端与所述合成罐连通;所述供胶装置高于所述合成罐,所述第三输送装置包括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上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三管道的上端与所述供胶装置连接,下端与所述合成罐连通;所述合成罐高于所述施胶装置,所述第四输送装置包括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上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第四管道的上端与所述合成罐连通,下端与所述施胶装置连接。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一计量罐,所述第一计量罐的顶部通过第一称重传感器悬挂在支架上,所述第一计量罐通过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与所述稀释罐连接,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用于把所述稀释罐内制成的膨化剂溶液输送给所述第一计量罐;所述第一计量罐通过第五输送装置与所述合成罐连接,所述第五输送装置用于把所述第一计量罐内的膨化剂溶液输送给所述合成罐。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二计量罐,所述第二计量罐的顶部通过第二称重传感器悬挂在支架上,所述第二计量罐通过所述第三输送装置与所述供胶装置连接,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用于把所述供胶装置的原胶输送给所述第二计量罐;所述第二计量罐通过第六输送装置与所述合成罐连接,所述第六输送装置用于把所述第二计量罐内的原胶输送给所述合成罐。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三计量罐,所述第三计量罐的顶部通过第三称重传感器悬挂在支架上,所述第三计量罐通过所述第四输送装置与所述合成罐连接,所述第四输送装置用于把所述合成罐内制成的膨化胶输送给所述第三计量罐;且所述第三计量罐通过第七输送装置与所述施胶装置连接,所述第七输送装置用于把所述第三计量罐内的膨化胶输送给所述施胶装置。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器为蒸汽加热器,所述蒸汽加热器的进口与蒸汽输送装置连接,所述蒸汽加热器的出口与冷凝水收集装置连接,且所述蒸汽加热器的进口设置有第八阀门。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蒸汽加热器的换热管沿上下方向呈螺旋状分布。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搅拌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转轴以及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稀释罐的顶部,所述第一转轴位于所述稀释罐内且其上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下端沿其周向方向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一搅拌。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搅拌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转轴以及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所述合成罐的顶部,且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合成罐内且其上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下端沿其周向方向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二搅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制备装置包括稀释罐与合成罐,先在稀释罐内制备膨化剂溶液,再将膨化剂溶液和原胶输送至合成罐内,制备膨化胶,膨化胶制备完成后,再将膨化胶输送至施胶装置进行施胶,将原胶与膨化剂现场合成膨化胶,以达到现配现用的目的,灵活性高,且每次膨化胶的合成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生产线故障停机时,浪费过多的胶水。2.本技术的制备装置还包括第一计量罐、第二计量罐以及第三计量罐,以将膨化剂和原胶按一定量在合成罐中制备膨化胶,再将合成罐制成的膨化胶输送至第三计量罐中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膨化胶自动制备装置的主体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水泵,2-第一阀门,3-第一电机,4-投料斗,5-第一液位计,6-稀释罐,7-加热器,8-第一搅拌杆,9-第八阀门,10-第二阀门,11-第二称重传感器,12-第一供胶泵,13-第一转轴,14-第二计量罐,15-第六阀门,16-第一称重传感器,17-第三阀门,18-第一计量罐,19-第五阀门,20-第二电机,21-第二液位计,22-第四阀门,23-合成罐,24-第二搅拌杆,25-第二转轴,26-第三称重传感器,27-第三计量罐,28-第七阀门,29-施胶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膨化胶自动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稀释罐,其用于制备膨化剂溶液,该稀释罐通过第一输送装置与供水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用于把所述供水装置的水输送给该稀释罐,且该稀释罐的顶部开设有投料口,所述投料口上设置有投料斗,用于投放膨化剂;该稀释罐内设置有第一搅拌机构、加热器和第一液位计;/n合成罐,其用于制备膨化胶溶液,该合成罐通过第二输送装置与所述稀释罐连通,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用于把所述稀释罐内制成的膨化剂溶液输送给该合成罐;该合成罐内设置有第二搅拌机构和第二液位计;/n供胶装置,其通过第三输送装置与所述合成灌连接,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用于把所述供胶装置的原胶输送给该合成罐;以及/n施胶装置,其通过第四输送装置与所述合成灌连接,所述第四输送装置用于把该合成罐内制成的膨化胶输送给所述施胶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膨化胶自动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稀释罐,其用于制备膨化剂溶液,该稀释罐通过第一输送装置与供水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用于把所述供水装置的水输送给该稀释罐,且该稀释罐的顶部开设有投料口,所述投料口上设置有投料斗,用于投放膨化剂;该稀释罐内设置有第一搅拌机构、加热器和第一液位计;
合成罐,其用于制备膨化胶溶液,该合成罐通过第二输送装置与所述稀释罐连通,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用于把所述稀释罐内制成的膨化剂溶液输送给该合成罐;该合成罐内设置有第二搅拌机构和第二液位计;
供胶装置,其通过第三输送装置与所述合成灌连接,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用于把所述供胶装置的原胶输送给该合成罐;以及
施胶装置,其通过第四输送装置与所述合成灌连接,所述第四输送装置用于把该合成罐内制成的膨化胶输送给所述施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化胶自动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所述第一管道的进口与所述供水装置连接,出口与所述稀释罐的进口连通;
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二管道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上,所述第二管道的进口与所述稀释罐的出口连通,出口与所述合成罐的进口连通;
所述第三输送装置包括第三管道和第一供胶泵,所述第一供胶泵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上,所述第三管道的进口与所述供胶装置连接,出口与所述合成罐的进口连通;
所述第四输送装置包括第四管道和第二供胶泵,所述第二供胶泵设置于所述第四管道上,所述第四管道的进口与所述合成罐的出口连通,出口与所述施胶装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化胶自动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装置高于所述稀释罐,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管道的上端与所述供水装置连接,下端与所述稀释罐连通;
所述稀释罐高于所述合成罐,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管道的上端与所述稀释罐连通,下端与所述合成罐连通;
所述供胶装置高于所述合成罐,所述第三输送装置包括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上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三管道的上端与所述供胶装置连接,下端与所述合成罐连通;
所述合成罐高于所述施胶装置,所述第四输送装置包括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上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第四管道的上端与所述合成罐连通,下端与所述施胶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展赵爱面李如恩张天桥杨远河刘源澄朱定强黄景锋陈其明卢小娟李婷蓝坚刁海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浩林人造板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