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站的碳源投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57594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站的碳源投放装置,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配料筒,所述配料筒的顶端设置有电机A,且配料筒的顶端位于电机A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进料口,所述配料筒的顶端位于电机A的另一侧设置有水泵,所述配料筒的一侧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出料管,且配料筒的内部位于电机A的下端设置有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配料筒独立的将乙酸钠粉末预先与部分污水液融合,然后将融合完全的碳源溶液与污水混合,从而能够达到快速混合并且能够混合均匀,采用加热的方式增加乙酸钠分子的动能,使得其高效溶解,在混料箱中设置有搅拌装置,能够使得快速流过的污水与碳源溶液很好的混合。

A carbon source delivery device for sewage treatment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站的碳源投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是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站的碳源投放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提标改造过程中,新问题也在管理和技术层面不断出现,随着我国水污染问题日益突显,城镇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提高已是大势所趋。近年来,各地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工作正在陆续进行滤池能够实现基于需去除的硝态氮的负荷量来控制碳源的投加量,即系统自动获取滤池的进水流量,结合滤池的进、出水硝酸盐浓度,溶解氧DO浓度,通过PLC控制柜内置软件的计算,结合硝态氮出水后反馈机制,定期小比例的修正碳源投加值,避免碳源投加过量和不足。但是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投放碳源的技术仅局限于将乙酸钠粉末放入滤池中,使其静置溶解,此技术会导致碳源混合不均匀,还会导致因为温度的差异将会明显对乙酸钠粉末的溶解造成影响。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站的碳源投放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站的碳源投放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站的碳源投放装置,包括配料筒,所述配料筒的顶端设置有电机A,且配料筒的顶端位于电机A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进料口,所述配料筒的顶端位于电机A的另一侧设置有水泵,所述配料筒的一侧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出料管,且配料筒的内部位于电机A的下端设置有转轴,所述配料筒的内部位于转轴的表面设置有搅拌叶,且配料筒的一侧设置有混料箱,所述配料筒的内部下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混料箱的后侧设置有污水管,且混料箱的内部中段位置处设置有隔板,所述混料箱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且混料箱的后侧位于污水管的上方设置有连接管,所述搅拌叶的表面设置有加热网。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B,所述电机B通过固定脚与混料箱的内部下端固定连接,且电机B的上端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上端设置有扇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扇叶位于隔板的上方,所述传动轴贯穿隔板与电机B连接,且传动轴与隔板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料口与外部PCL控制柜连接,所述出料管与出料口连接,且出料管的中段设置有阀门,所述混料箱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管。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A通过固定柱与配料筒固定连接,且电机A的传动端贯穿固定柱与转轴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配料筒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座,且配料筒的前侧下方位置处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与电机A、加热网、搅拌装置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配料筒独立的将乙酸钠粉末预先与部分污水液融合,然后将融合完全的碳源溶液与污水混合,从而能够达到快速混合并且能够混合均匀,采用加热的方式增加乙酸钠分子的动能,使得其高效溶解,又能够避免乙酸钠溶液在低温环境中重结晶,在混料箱中设置有搅拌装置,能够使得快速流过的污水与碳源溶液很好的混合。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站的碳源投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站的碳源投放装置中配料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站的碳源投放装置中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机A;2、进料口;3、配料筒;4、出料管;5、混料箱;6、搅拌装置;61、传动轴;62、固定脚;63、电机B;64、扇叶;7、隔板;8、污水管;9、连接管;10、水泵;11、加热网;12、出料口;13、搅拌叶;14、转轴。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站的碳源投放装置,包括配料筒3,配料筒3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座,配料筒3的顶端设置有电机A1,配料筒3的顶端位于电机A1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进料口2,进料口2与外部PCL控制柜连接,出料管4与出料口12连接,且出料管4的中段设置有阀门,混料箱5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管,PCL控制柜能够精准的计算出所需要的乙酸钠粉末的重量配比,混合完全碳源溶液的污水会从混料箱5的出水管进入下阶段处理。配料筒3的顶端位于电机A1的另一侧设置有水泵10,配料筒3的一侧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出料管4,且配料筒3的内部位于电机A1的下端设置有转轴14,配料筒3的内部位于转轴14的表面设置有搅拌叶13,电机A1通过固定柱与配料筒3固定连接,且电机A1的传动端贯穿固定柱与转轴14固定连接,固定柱为电机A1提供支撑点,贯穿固定柱的传动端有效的将转动传递至转轴14。配料筒3的一侧设置有混料箱5,配料筒3的内部下端设置有出料口12,混料箱5的后侧设置有污水管8,且混料箱5的内部中段位置处设置有隔板7,混料箱5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6,搅拌装置6包括电机B63,电机B63通过固定脚62与混料箱5的内部下端固定连接,且电机B63的上端设置有传动轴61,传动轴61的上端设置有扇叶64,电机B63的转动会带动传动轴61的转动,进一步传动轴61带动扇叶64的转动,固定脚62能够保证电机B63的稳定性。扇叶64位于隔板7的上方,传动轴61贯穿隔板7与电机B63连接,且传动轴61与隔板7转动连接,隔板7能够很好的将电机B63与混料箱5中的污水隔离,有效的延长了电机B63的使用寿命。混料箱5的后侧位于污水管8的上方设置有连接管9,搅拌叶13的表面设置有加热网11,配料筒3的前侧下方位置处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与电机A1、加热网11、搅拌装置6电性连接,通过控制面板实现智能化操作,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效率。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通过外部PCL控制柜检测出需要投放的乙酸钠粉末的重量配比,通过进料口2放入配料筒3中,进一步的水泵10从污水管8中抽取定量的污水至配料筒3的内部,启动电机A1,进一步的带动转轴14转动,能够加速乙酸钠粉末溶解速度,加热网11的设置既能够提高溶解速度,又能够避免在低温下乙酸钠粉末发生重结晶现象,当混合均匀的碳源溶液经过出料管4进入混料箱5,电机B63的转动会带动传动轴61的转动,进一步传动轴61带动扇叶64的转动,固定脚62能够保证电机B63的稳定性,使得配置好的碳源溶液与污水管8进入混料箱5中的污水混合。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站的碳源投放装置,包括配料筒(3),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筒(3)的顶端设置有电机A(1),且配料筒(3)的顶端位于电机A(1)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进料口(2),所述配料筒(3)的顶端位于电机A(1)的另一侧设置有水泵(10),所述配料筒(3)的下方位于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出料管(4),且配料筒(3)的内部位于电机A(1)的下端设置有转轴(14),所述配料筒(3)的内部位于转轴(14)的表面设置有搅拌叶(13),且配料筒(3)的一侧设置有混料箱(5),所述配料筒(3)的内部下端设置有出料口(12),所述混料箱(5)的后侧设置有污水管(8),且混料箱(5)的内部中段位置处设置有隔板(7),所述混料箱(5)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6),且混料箱(5)的后侧位于污水管(8)的上方设置有连接管(9),所述搅拌叶(13)的表面设置有加热网(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站的碳源投放装置,包括配料筒(3),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筒(3)的顶端设置有电机A(1),且配料筒(3)的顶端位于电机A(1)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进料口(2),所述配料筒(3)的顶端位于电机A(1)的另一侧设置有水泵(10),所述配料筒(3)的下方位于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出料管(4),且配料筒(3)的内部位于电机A(1)的下端设置有转轴(14),所述配料筒(3)的内部位于转轴(14)的表面设置有搅拌叶(13),且配料筒(3)的一侧设置有混料箱(5),所述配料筒(3)的内部下端设置有出料口(12),所述混料箱(5)的后侧设置有污水管(8),且混料箱(5)的内部中段位置处设置有隔板(7),所述混料箱(5)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6),且混料箱(5)的后侧位于污水管(8)的上方设置有连接管(9),所述搅拌叶(13)的表面设置有加热网(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站的碳源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6)包括电机B(63),所述电机B(63)通过固定脚(62)与混料箱(5)的内部下端固定连接,且电机B(63)的上端设置有传动轴(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洁杨继彬王德生陈付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宣朗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