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液自动配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5745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溶液自动配液装置,包括第一原料桶、第二原料桶、第三原料桶、第一进料针筒、第二进料针筒、第三进料针筒以及混合桶,第一进料针筒、第二进料针筒、第三进料针筒均为透明针筒,且第一进料针筒、第二进料针筒、第三进料针筒上均设有刻度线,所述第一进料针筒、第二进料针筒和第三进料针筒内设有筒腔,所述筒腔内设有用于抽吸筒腔内空气进而控制筒腔进料的活塞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若干个进料针筒,通过活塞杆的活塞运动控制进料针筒抽吸原料,操作员无需直接接触溶液,从而避免意外的发生,最大限度的保护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An automatic solution prepa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溶液自动配液装置
本技术涉及配液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溶液自动配液装置。
技术介绍
配液罐又称配制罐、调配罐,是将一种或几种物料按工艺配比进行混配的混合搅拌容器,主要用于乳品、化工、食品、饮料、制药、医药等行业。特别是实验室中,需要配置各种溶液进行试验,现有实验室溶液的调配仍采用人工进行调配,但配液过程中化学药品混合发生反应易产生一些刺激性有害气体,操作者暴露在气体下危害身体,并且,人工倒取时会触碰到化学用品,具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操作者无需直接触碰化学药品就能完成配液的溶液自动配液装置。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溶液自动配液装置,包括第一原料桶、第二原料桶、第三原料桶、第一进料针筒、第二进料针筒、第三进料针筒以及混合桶,第一进料针筒、第二进料针筒、第三进料针筒均为透明针筒,且第一进料针筒、第二进料针筒、第三进料针筒上均设有刻度线,所述第一进料针筒、第二进料针筒和第三进料针筒内设有筒腔,所述筒腔内设有用于抽吸筒腔内空气进而控制筒腔进料的活塞杆;所述第一进料针筒、第二进料针筒和第三进料针筒分别与第一原料桶、第二原料桶、第三原料桶连通以抽吸原料,所述第一进料针筒、第二进料针筒和第三进料针筒均与混合桶连通以将原料投放到混合桶内。进一步地,为了保证进料和出料可分开独立操作,以控制进料时出料口封闭,出料时进料口封闭;所述第一进料针筒、第二进料针筒和第三进料针筒上均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第一进料针筒、第二进料针筒和第三进料针筒的进料口通过进料管分别与第一原料桶、第二原料桶、第三原料桶连接,第一进料针筒、第二进料针筒和第三进料针筒的出料口通过出料管分别与混合桶连接,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上均设有控制阀。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活塞杆的自动伸缩,以驱动第一进料针筒、第二进料针筒、第三进料针筒自动抽取药品;所述溶液自动配液装置还包括三个分别用于控制第一进料针筒、第二进料针筒、第三进料针筒的活塞杆伸缩的活塞气缸。进一步地,为了防止配液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放热反应损坏混合桶;所述混合桶上设有进液口和排液口,所述进液口上连接有用于对进液进行冷却的第一冷却器,所述第一冷却器的另一端与出料管连接,所述混合桶的上端还连接有用于对混合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进行冷却的第二冷却器。进一步地,为了搅拌化学化品,保证混合的均匀性;所述混合桶内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搅拌电机以及搅拌叶片,所述搅拌电机安装在混合桶的下方,搅拌电机的电机轴伸进混合桶内并与搅拌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叶片安装在搅拌轴上。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采用若干个进料针筒,通过活塞杆的活塞运动控制进料针筒抽吸原料,操作员无需直接接触溶液,从而避免意外的发生,最大限度的保护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并且,本技术可实现自动配液,使用时,将所需原料放入原料桶内,通过设定气缸杆的伸缩量,控制进料针筒的抽吸量,完成定量取料,而后,再将各原料注入混合桶内进行混合搅拌,第一冷却器的设置,可在混合前对原料进行冷却,保证混合的正常进行,第二冷却器的设置,可及时对反应物进行冷却,避免放热反应造成混合桶内气压升高。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原料桶;2-第一冷却器;3-混合桶;4-第二冷却器;5-第二原料桶;6-第三原料桶;7-筒腔;8-第二进料针筒;9-第三进料针筒;10-活塞杆;11-搅拌电机;12-搅拌叶片;13-出料管;14-活塞气缸;15-第一进料针筒;16-刻度线;17-控制阀;18-进料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溶液自动配液装置,包括第一原料桶1、第二原料桶5、第三原料桶6、第一进料针筒15、第二进料针筒8、第三进料针筒9以及混合桶3,第一进料针筒15、第二进料针筒8、第三进料针筒9均为透明针筒,且第一进料针筒15、第二进料针筒8、第三进料针筒9上均设有刻度线16,所述第一进料针筒15、第二进料针筒8和第三进料针筒9内设有筒腔7,所述筒腔7内设有用于抽吸筒腔7内空气进而控制筒腔7进料的活塞杆10;所述第一进料针筒15、第二进料针筒8和第三进料针筒9分别与第一原料桶1、第二原料桶5、第三原料桶6连通以抽吸原料,所述第一进料针筒15、第二进料针筒8和第三进料针筒9均与混合桶3连通以将原料投放到混合桶3内。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进料和出料可分开独立操作,以控制进料时出料口封闭,出料时进料口封闭;所述第一进料针筒15、第二进料针筒8和第三进料针筒9上均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第一进料针筒15、第二进料针筒8和第三进料针筒9的进料口通过进料管18分别与第一原料桶1、第二原料桶5、第三原料桶6连接,第一进料针筒15、第二进料针筒8和第三进料针筒9的出料口通过出料管13分别与混合桶3连接,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上均设有控制阀17。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活塞杆10的自动伸缩,以驱动第一进料针筒15、第二进料针筒8、第三进料针筒9自动抽取药品;所述溶液自动配液装置还包括三个分别用于控制第一进料针筒15、第二进料针筒8、第三进料针筒9的活塞杆10伸缩的活塞气缸14。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配液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放热反应损坏混合桶3;所述混合桶3上设有进液口和排液口,所述进液口上连接有用于对进液进行冷却的第一冷却器2,所述第一冷却器2的另一端与出料管13连接,所述混合桶3的上端还连接有用于对混合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进行冷却的第二冷却器4,第一冷却器2和第二冷却器4可采用冷凝器,也可采用其他冷却设备。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搅拌化学化品,保证混合的均匀性;所述混合桶3内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搅拌电机11以及搅拌叶片12,所述搅拌电机11安装在混合桶3的下方,搅拌电机11的电机轴伸进混合桶3内并与搅拌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叶片12安装在搅拌轴上。本技术采用若干个进料针筒,通过活塞杆10的活塞运动控制进料针筒抽吸原料,操作员无需直接接触溶液,从而避免意外的发生,最大限度的保护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并且,本技术可实现自动配液,使用时,将所需原料放入原料桶内,通过设定气缸杆的伸缩量,控制进料针筒的抽吸量,完成定量取料,而后,再将各原料注入混合桶3内进行混合搅拌,第一冷却器2的设置,可在混合前对原料进行冷却,保证混合的正常进行,第二冷却器4的设置,可及时对反应物进行冷却,避免放热反应造成混合桶3内气压升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溶液自动配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原料桶、第二原料桶、第三原料桶、第一进料针筒、第二进料针筒、第三进料针筒以及混合桶,第一进料针筒、第二进料针筒、第三进料针筒均为透明针筒,且第一进料针筒、第二进料针筒、第三进料针筒上均设有刻度线,所述第一进料针筒、第二进料针筒和第三进料针筒内设有筒腔,所述筒腔内设有用于抽吸筒腔内空气进而控制筒腔进料的活塞杆;/n所述第一进料针筒、第二进料针筒和第三进料针筒分别与第一原料桶、第二原料桶、第三原料桶连通以抽吸原料,所述第一进料针筒、第二进料针筒和第三进料针筒均与混合桶连通以将原料投放到混合桶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溶液自动配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原料桶、第二原料桶、第三原料桶、第一进料针筒、第二进料针筒、第三进料针筒以及混合桶,第一进料针筒、第二进料针筒、第三进料针筒均为透明针筒,且第一进料针筒、第二进料针筒、第三进料针筒上均设有刻度线,所述第一进料针筒、第二进料针筒和第三进料针筒内设有筒腔,所述筒腔内设有用于抽吸筒腔内空气进而控制筒腔进料的活塞杆;
所述第一进料针筒、第二进料针筒和第三进料针筒分别与第一原料桶、第二原料桶、第三原料桶连通以抽吸原料,所述第一进料针筒、第二进料针筒和第三进料针筒均与混合桶连通以将原料投放到混合桶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液自动配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料针筒、第二进料针筒和第三进料针筒上均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第一进料针筒、第二进料针筒和第三进料针筒的进料口通过进料管分别与第一原料桶、第二原料桶、第三原料桶连接,第一进料针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寿凤萍蔡镇疆吕辉跃任学文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中纺标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