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风油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490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旋风油灶是一种液体燃烧器。它安全性好,结构简单、体积小、噪音低、耗油少、重量轻,特征是:采用低压电源,不用空压机或鼓风机,进风机构设在发火头中,由驱动电机、皮带轮、旋风底座、旋风机座、正旋风轮、反旋风轮和空心轴构成,发火头由上油管、喷油嘴、离心器、发火盆、发火盆座、散火盆和回火圈组成,适合于工厂机关、部队、学校、团体快速做饭,烧水使用。(*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风油灶是一种液体燃烧器。现有的油灶有自吸式、滴油式、气化式或鼓风式等多种,但这些燃烧器有的安全性差,有的控制开关多,有的要用空压机或鼓风机,结构较复杂,体积大,噪音大,油耗也多。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风油灶,它安全性好,开关少,结构较简单,体积小,噪音低,耗油少。本技术的实施方案是:旋风油灶的油箱与电动油泵、电动油泵与油压针阀均用输油管连接,油压针阀与发火头的上油管连接,电动油泵由油泵电机带动,其特征是:220V交流电经降压变压器和桥式整流器降压整流成低压直流电后再作油泵电机和驱动电机的动力源;发火头的上散火盆和下散火盆与喷油嘴上端固定连接,喷油嘴下部与上油管上端连接,喷油嘴上有喷油孔,离心器中心孔套在上油管外,离心器下端插入发火盆底中心孔后,与空心轴上端连接,上油管置于空心轴内,发火盆盆口边与发火盆座凸台紧密配合,发火盆周围壁上有透气小孔,反旋风轮和正旋风轮置于旋风机座和旋风底座组成的空腔内,旋风机座内侧有环形凹弧状空腔,发火盆座、旋风机座和旋风底座固定连接一体,正旋风轮与皮带轮固定连接一体,皮带轮与空心轴固定连为一体,尾座与旋风底座固定连接,尾座和驱动电机均固定在支架上,空心轴的下部通过轴承安装在尾座内,回火圈放在发火盆座上。上散火盆和下散火盆形状、构造相同,上散火盆口向上,下散-->火盆口向下。喷油嘴下部外螺纹与上油管上端内螺纹连接。离心器下端内螺纹与空心轴上端外螺纹连接。发火盆座、旋风机座和旋风底座通过螺钉固定连为一体。尾座与旋风底座通过支撑管和螺钉固定连接。旋风机座上有反旋风轮凸台,反旋风轮上有凸边,反旋风轮上的凸边与旋风机座上的凸台过盈配合。本技术由于不用鼓风机或空压机,体积较小,噪音低,重量轻,价格便宜,采用低压直流电源,使用安全、方便,与同等大小火力的油灶比,单位时间耗油少37.5%左右。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旋风油灶发火头示图,图2:旋风油灶电路图,图3:旋风油灶油路示图,图4:图1的A局部放大示图,图5:散火盆示图,图6:喷油嘴示图,图7:挡油圈示图,图8:发火盆座示图,图9:旋风机座示图,图10:正旋风轮示图,图11:图10的B-B剖视图,图12:反旋风轮示图,图13:图12的C-C剖视图,图14:回火圈示图,-->图15:发火盆示图。实施例:旋风油灶有油箱43(见图3),油箱与电动油泵42、电动油泵与油压针阀40间通过输油管41连接,油箱内输油管进口处有滤油器44,滤油器为240目滤网,油压针阀经输油管与发火头的上油管10连接。油泵电机39和驱动电机23的电源线路(见图27),220V交流电经开关36、降压变压器37和桥式整流器38,降压整流为12V或24V直流电作为油泵电机和驱动电机的动力源。发火头的上散火盆2和下散火盆4用螺钉3与喷油嘴5上端螺孔固定连接(见图1、图4),喷油嘴下端插入挡油圈6的中心孔48后,其外螺纹再与上油管10的上端内螺纹连接,离心器7的中心孔套在上油管外,其下端插入发火盆8的中心孔53后,其内螺纹与空心轴11上端外螺纹连接,上油管10放在空心轴11内,发火盆的盆口边与发火盆座9上的发火盆凸台49紧密配合,正旋风轮14和反旋风轮13装在旋风机座15和旋风底座16构成的空腔内,旋风机座15的内侧有环形凹弧状空腔31,发火盆座9、旋风机座15和旋风底座16通过螺钉12固定连接,正旋风轮14与皮带轮20固定连接为一体,皮带轮20与空心轴11固定连接为一体,尾座22与旋风底座16通过三个支撑管18和螺钉17固定一体,尾座22和驱动电机23固定在支架26上,空心轴的下部通过轴承25和轴承27安装在尾座22内,回火圈1放在发火盆座9上。上散火盆2和下散火盆4的形状、结构一样(见图5),盆底中心有一个与螺钉3相匹配的孔45,安装时上散火盆口向上,下散火盆口向下,喷油嘴上端有与螺钉3相匹配的内螺纹孔46(见图6),-->喷油嘴下部有与上油管10上端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内有喷油孔47,挡油圈6的中心有孔48(见图7),喷油嘴下部有外螺纹的部分可插孔48;发火盆座上有发火盆凸台49(见图8),发火盆的盆口边刚好放在凸台49上紧密配合,发火盆底中心有一个孔53(见图15),盆周围的壁上有小孔52,旋风机座上有反旋风轮凸台50(见图9),反旋风轮上有凸边51(见图12),反旋风轮上的凸边51与旋风机座上的凸台50过盈配合,24为弹簧卡环,28为油入口。其工作原理是:打开开关36,电源接通,驱动电机23和油泵电机39开始工作,驱动电机皮带轮19转动,经皮带21带动皮带轮20、空心轴11、正旋风轮14和离心器7转动,正旋风轮14的转动使空气经进气口29、正旋风轮空间30压向旋风机座15内侧的环形凹弧状空腔31,经固定不动的反旋风轮导向后进入反旋风轮空间32、发火盆座空间33、34,并由发火盆8周围壁上的小孔52进入发火盆燃烧区35,与离心器7高速旋转离心作用形成的雾状微小油粒充分混合,使其燃烧充分、猛烈;另外,油箱43内的油料在油泵电机39和电动油泵42的工作情况下,油料经滤油器44、输油管41、油压针阀40和上油管10,不断输到喷油嘴5并从喷油嘴5喷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旋风油灶的油箱与电动油泵、电动油泵与油压针阀均用输油管连接,油压针阀与发火头的上油管连接,电动油泵由油泵电机带动,其特征是:220V交流电经降压变压器和桥式整流器降压整流为低压直流电后再作油泵电机和驱动电机的动力源;发火头的上散火盆和下散火盆与喷油嘴上端固定连接,喷油嘴下部与上油管上端连接,喷油嘴上有喷油孔,离心器中心孔套在上油管外,离心器下端插入发火盆底中心孔后与空心轴上端连接,上油管置于空心轴内,发火盆盆口边与发火盆座凸台紧密配合,发火盆周围壁上有透气小孔,反旋风轮和正旋风轮置于旋风机座和旋风底座组成的空腔内,旋风机座内侧有环形凹弧状空腔,发火盆座、旋风机座和旋风底座固定连接一体,正旋风轮与皮带轮固定连接一体,皮带轮与空心轴固定连接为一体,尾座与旋风底座固定连接,尾座和驱动电机均固定在支架上,空心轴的下部通过轴承安装在尾座内,回火圈放在发火盆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旋风油灶的油箱与电动油泵、电动油泵与油压针阀均用输油管连接,油压针阀与发火头的上油管连接,电动油泵由油泵电机带动,其特征是:220V交流电经降压变压器和桥式整流器降压整流为低压直流电后再作油泵电机和驱动电机的动力源;发火头的上散火盆和下散火盆与喷油嘴上端固定连接,喷油嘴下部与上油管上端连接,喷油嘴上有喷油孔,离心器中心孔套在上油管外,离心器下端插入发火盆底中心孔后与空心轴上端连接,上油管置于空心轴内,发火盆盆口边与发火盆座凸台紧密配合,发火盆周围壁上有透气小孔,反旋风轮和正旋风轮置于旋风机座和旋风底座组成的空腔内,旋风机座内侧有环形凹弧状空腔,发火盆座、旋风机座和旋风底座固定连接一体,正旋风轮与皮带轮固定连接一体,皮带轮与空心轴固定连接为一体,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裕章陈安石李惠丰
申请(专利权)人:海门县不锈钢制品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