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用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3059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用散热结构,包括安装在连接器内的笼盖、安装在笼盖内部的散热器,所述笼盖设有抵触散热器的弹片,所述散热器设导热块,所述导热块延伸出笼盖的表面。自由状态时所述弹片抵触凹槽一使散热器下沉,当插接头沿着倒角插入连接器后,插接头挤压导热块使散热器向上移动,在弹片的反作用力下导热块与插接头紧密接触,使插接头上的热量高效的传导到导热块上进而经散热片散发出去,所述笼盖将散热器的侧面全包围的结构,增加了笼盖的刚性,所述笼盖内还设有利于通风散热的屏蔽块,减少散热结构对信号传输速度的影响。

A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for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器用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的散热结构,具体是涉及一种连接器用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插接头插入连接器后,由于信号传输会产生大量热量,因此许多连接器会加入散热结构,目前现有的散热器结构期散热效果不够好,尤其对于双层或者多层配插孔的连接器,除了最上面一层配插孔有空间设置散热结构,其它层的配插孔可以设置散热结构的空间有限,插接头多次配插连接器后导热块不能很好的与插接头紧密接触从而导致热量不能快速传导到散热器上进行散热,且因为外铁壳和散热模组之间存在有缝隙,从而影响了屏蔽性能。再者,笼盖的强度偏弱,也容易受外力破坏,容易松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用散热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接器用散热结构,包括安装在连接器内的笼盖、安装在笼盖内部的散热器,所述笼盖设有抵触散热器的弹片,所述散热器设导热块,所述导热块延伸出笼盖的表面。优选地,所述笼盖还设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从侧面连接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两个连接壁、第一端面、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第二端面设置在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的两端,所述弹片与第二表面连接,所述第二表面设安装槽、防呆件,所述导热块从安装槽延伸出第二表面,所述第一端面设用于安装散热器的开口。优选地,所述第一表面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窗口一,所述两个连接壁设有易于散热的散热窗口二、用于固定笼盖的安装扣、定位插销。优选地,还包括有屏蔽片、屏蔽块,所述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均设有用于安装屏蔽片的安装孔、用于将屏蔽块固定的抵止部,所述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二端面之间还设用于安装屏蔽块的安装位。优选地,所述屏蔽块设散热孔一、与抵止部对应的凹槽二、限位槽,所述第二端面设与散热孔一对应的散热孔二。优选地,所述散热器还设有基部、设置在基部上的多个散热片,所述导热块设置在基部底部,所述散热片之间形成易于散热的沟槽,所基部与导热块之间设凹槽一,所述弹片与凹槽一的底部相抵触。优选地,所述基部的两侧设侧翼,所说侧翼与笼盖的底部之间形成易于散热的空隙。优选地,所述导热块与基部之间设倒角,且所述导热块与基部之间形成台阶。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用散热结构,散热器安装在笼盖内,导热块由伸出第二表面的安装槽延伸出来,自由状态时所述弹片抵触凹槽一使散热器下沉,当插接头沿着倒角插入连接器后,插接头挤压导热块使散热器向上移动,在弹片的反作用力下导热块与插接头紧密接触,使插接头上的热量高效的传导到导热块上进而经散热片散发出去,所述笼盖将散热器的侧面全包围的结构,增加了笼盖的刚性,所述笼盖内还设有利于通风散热的屏蔽块,减少散热结构对信号传输速度的影响。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散热快,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笼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屏蔽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应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本技术中:一种连接器用散热结构,包括安装在连接器100内的笼盖1、安装在笼盖1内部的散热器2,所述笼盖1设有抵触散热器2的弹片11,所述散热器2设导热块21,所述导热块21延伸出笼盖1的表面。所述散热器2还设有基部22、设置在基部22上的多个散热片23,所述导热块21设置在基部22底部,所述散热片23之间形成易于散热的沟槽24,所基部22与导热块21之间设凹槽一25,所述弹片11与凹槽一25的底部相抵触。所述基部22的两侧设侧翼221,所述侧翼221顶住笼盖1的内侧,使散热器2限定在笼盖1内的正确位置,所说侧翼221与笼盖1的底部之间形成易于散热的空隙222。所述导热块21与基部22之间设倒角26,所述倒角26的设计使插接头200能顺利的插入连接器100且不会损坏散热器2,且所述导热块21与基部22之间形成台阶27。所述笼盖1还设有第一表面12、第二表面13、从侧面连接第一表面12和第二表面13的两个连接壁14、第一端面15、第二端面16,所述第一端面15、第二端面16设置在第一表面12、第二表面13的两端,所述弹片11与第二表面13连接,所述第二表面13设安装槽131,所述导热块21从安装槽131延伸出第二表面13,所述第一端面15设用于安装散热器2的开口151。所述散热器2从开口151进入笼盖1内,所述台阶27抵触到安装槽131的边缘即散热器2安装到位,所述弹片11抵触凹槽一25的底部,在弹片11的作用下,散热器2下沉,当插接头200沿着倒角26插入连接器100后,插接头200挤压导热块21使散热器2向上移动,在弹片11的反作用力下导热块21与插接头200紧密接触,使插接头200上的热量高效的传导到导热块21上进而经散热片23散发出去。所述笼盖1设第一表面12、第二表面13、两个连接壁14、第二端面16将散热器2的侧面包围的结构,增加了笼盖1的刚性,不容易受外力破坏,使本技术的使用寿命增长。所述第一表面12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窗口一121,所述两个连接壁14均设有易于散热的散热窗口二141、用于固定笼盖1的安装扣142、定位插销143,所述第二表面13设有防呆件132。所述散热窗口一121的下侧正对散热片23,便于散热片23将热量散发出去,所述安装扣142、定位插销143用于将笼盖1固定在连接器100的外壳体内。所述防呆件132用于防止插接头200插入的方向不正确而损坏连接器100。本技术还包括有屏蔽片3、屏蔽块4,所述第一表面12、第二表面13均设有用于安装屏蔽片3的安装孔122,所述第一表面12、第二表面13、第二端面16之间还设用于安装屏蔽块4的安装位123,所述第一表面12、第二表面13均设用于将屏蔽块4固定的抵止部124。所述屏蔽块4设散热孔一41、与抵止部124对应的凹槽二42、限位槽43,所述第二端面16设与散热孔一41对应的散热孔二161。所述散热孔一41、散热孔二161的设计使散热器2上的热量可以更快的散发出去。所述屏蔽块4安装在安装位123内,所述抵止部124抵住凹槽二42,所述屏蔽片3设凸块,所述凸块通过安装孔122进入限位槽43内,即将屏蔽片3固定在笼盖1上,同时又与抵止部124共同作用将屏蔽块4固定在安装位123。将本技术应用到双层的连接器100中,如图6,通过安装扣142安装在连接器100的外壳101上,同时使用定位插销143将笼盖1定位在连接器100的外壳101内,将本技术安装在双层连接器100下层插口的上侧且位于上层插口的下侧,当插接头200插入上层连接器100的下层插口时,所述所述倒角26的设计使插接头200能顺利的插入连接器100且不会损坏散热器2,当插接头200倒角26插入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用散热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安装在连接器(100)内的笼盖(1)、安装在笼盖(1)内部的散热器(2),所述笼盖(1)设有抵触散热器(2)的弹片(11),所述散热器(2)设导热块(21),所述导热块(21)延伸出笼盖(1)的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用散热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安装在连接器(100)内的笼盖(1)、安装在笼盖(1)内部的散热器(2),所述笼盖(1)设有抵触散热器(2)的弹片(11),所述散热器(2)设导热块(21),所述导热块(21)延伸出笼盖(1)的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接器用散热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笼盖(1)还设有第一表面(12)、第二表面(13)、从侧面连接第一表面(12)和第二表面(13)的两个连接壁(14)、第一端面(15)、第二端面(16),所述第一端面(15)、第二端面(16)设置在第一表面(12)、第二表面(13)的两端,所述弹片(11)与第二表面(13)连接,所述第二表面(13)设安装槽(131)、防呆件(132),所述导热块(21)从安装槽(131)延伸出第二表面(13),所述第一端面(15)设用于安装散热器(2)的开口(15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连接器用散热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表面(12)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窗口一(121),所述两个连接壁(14)设有易于散热的散热窗口二(141)、用于固定笼盖(1)的安装扣(142)、定位插销(143)。


4.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连接器用散热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屏蔽片(3)、屏蔽块(4),所述第一表面(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启桂赵锷盛志刚周胜先
申请(专利权)人:安费诺东亚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