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2981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1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分布式融合器,包括散热口,输出端,融合器本体和输入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输出端的设置,集多种输出模式为一体,在融合的时候,通过网络,分布实施,信号兼容IP流/HDMI/DVI/SDI/AV/USB信号等,支持无限扩展,将融合器通过数据线与交换机连接,用几路融合就使用几个,通过分布式融合器,可以组成大屏也可以单路显示,全网络传输,全网络控制,可以支持平板控制,多路后支持级联;壳体的设置,将金属外壳转换为ABS工程塑料材质,有效的减轻了设备重量,方便了携带;输入端的设置,采用多种输入方式,改变了现有融合器单一的输入和输出方式,节省了更换主机的时间,并节约的大量的使用成本。

A distributed fus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布式融合器
本技术属于融合器
,具体说是一种分布式融合器。
技术介绍
融合技术就是将多组投影机投射出的画面进行边缘重叠,并通过融合技术显示出一个没有缝隙更加明亮,超大,高分辨率的整幅画面,画面的效果就象是一台投影机投射的画面。但是现有的融合器还存在着融合设备没有可真正实现分布式,只是把原来大的融合器分拆来使用居多,增加时大部分要更换主机,费钱费时费力,而且壳体采用金属外壳,设备重量较大,不便于携带,而且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分布式融合器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布式融合器,以解决现有的融合器还存在着融合设备没有可真正实现分布式,只是把原来大的融合器分拆来使用居多,增加时大部分要更换主机,费钱费时费力,而且壳体采用金属外壳,设备重量较大,不便于携带,而且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一种分布式融合器,包括散热口,输出端,融合器本体和输入端,所述散热口设置为条形状,采用多个,均开设在融合器本体的顶部;所述输出端嵌装在融合器本体的一侧;所述输入端嵌装在融合器本体的另一侧。所述输出端包括电源开关,网口,HDMI接口,光纤口和音频接口,所述电源开关嵌装在融合器本体的一侧;所述网口设置在电源开关的一侧;所述HDMI接口采用2个,均嵌装在融合器本体的一侧;所述光纤口和音频接口均设置在HDMI接口的右侧;所述输出端中的各插口均与主板电性连接;所述电源开关通过导线与电源插口连接,输出端集多种输出模式为一体,在融合的时候,通过网络,分布实施,信号兼容IP流/HDMI/DVI/SDI/AV/USB信号等,支持无限扩展,将融合器通过数据线与交换机连接,用几路融合就使用几个,通过分布式融合器,可以组成大屏也可以单路显示,全网络传输,全网络控制,可以支持平板控制,多路后支持级联。所述融合器本体包括壳体,电源模块,主板和指示灯,所述壳体材质具体采用ABS塑料制成;所述电源模块通过螺钉安装在壳体内部,并与电源开关通过导线连接;所述主板通过排线与电源模块连接;所述指示灯嵌装在壳体的一侧,并与主板通过导线连接。所述输入端包括电源插口,重启按钮,USB插口和TF卡插口,所述电源插口嵌装在壳体的一侧;所述重启按钮通过导线与主板连接;所述USB插口和TF卡插口均嵌装在壳体的一侧,并与主板电性连接,使用多种输入方式,改变了现有融合器单一的输入和输出方式,节省了更换主机的时间,并节约的大量的使用成本。所述壳体底部的四角处粘结有防滑垫块;所述主板具体采用MA785GT-UD3型主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输出端的设置,集多种输出模式为一体,在融合的时候,通过网络,分布实施,信号兼容IP流/HDMI/DVI/SDI/AV/USB信号等,支持无限扩展,将融合器通过数据线与交换机连接,用几路融合就使用几个,通过分布式融合器,可以组成大屏也可以单路显示,全网络传输,全网络控制,可以支持平板控制,多路后支持级联;2.本技术壳体和散热口的设置,将金属外壳转换为ABS工程塑料材质,有效的减轻了设备重量,方便了携带,而且通过散热口能够起到较好的散热效果,保证融合器本体内部的工作温度适宜。3.本技术输入端的设置,采用多种输入方式,改变了现有融合器单一的输入和输出方式,节省了更换主机的时间,并节约的大量的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前方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方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输出端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融合器本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输入端结构示意图。图中:1散热口、2输出端、21电源开关、22网口、23HDMI接口、24光纤口、25音频接口、3融合器本体、31壳体、32电源模块、33主板、34指示灯、4输入端、41电源插口、42重启按钮、43USB插口、44TF卡插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请参阅图1,一种分布式融合器,包括散热口1,输出端2,融合器本体3和输入端4,所述散热口1设置为条形状,采用多个,均开设在融合器本体3的顶部;所述输出端2嵌装在融合器本体3的一侧;所述输入端4嵌装在融合器本体3的另一侧。本技术中,所述输出端2包括电源开关21,网口22,HDMI接口23,光纤口24和音频接口25,所述电源开关21嵌装在融合器本体3的一侧;所述网口22设置在电源开关21的一侧;所述HDMI接口23采用2个,均嵌装在融合器本体3的一侧;所述光纤口24和音频接口25均设置在HDMI接口23的右侧;所述输出端2中的各插口均与主板33电性连接;所述电源开关21通过导线与电源插口41连接,输出端2集多种输出模式为一体,在融合的时候,通过网络,分布实施,信号兼容IP流/HDMI/DVI/SDI/AV/USB信号等,支持无限扩展,将融合器通过数据线与交换机连接,用几路融合就使用几个,通过分布式融合器,可以组成大屏也可以单路显示,全网络传输,全网络控制,可以支持平板控制,多路后支持级联。所述融合器本体3包括壳体31,电源模块32,主板33和指示灯34,所述壳体31材质具体采用ABS塑料制成;所述电源模块32通过螺钉安装在壳体31内部,并与电源开关21通过导线连接;所述主板33通过排线与电源模块32连接;所述指示灯34嵌装在壳体31的一侧,并与主板33通过导线连接。所述输入端4包括电源插口41,重启按钮42,USB插口43和TF卡插口44,所述电源插口41嵌装在壳体31的一侧;所述重启按钮42通过导线与主板33连接;所述USB插口43和TF卡插口44均嵌装在壳体31的一侧,并与主板33电性连接,使用多种输入方式,改变了现有融合器单一的输入和输出方式,节省了更换主机的时间,并节约的大量的使用成本。所述壳体31底部的四角处粘结有防滑垫块;所述主板33具体采用MA785GT-UD3型主板。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中,输入端4使用多种输入方式,改变了现有融合器单一的输入和输出方式,节省了更换主机的时间,并节约的大量的使用成本,输出端2集多种输出模式为一体,在融合的时候,通过网络,分布实施,信号兼容IP流/HDMI/DVI/SDI/AV/USB信号等,支持无限扩展,将融合器通过数据线与交换机连接,用几路融合就使用几个,通过分布式融合器,可以组成大屏也可以单路显示,全网络传输,全网络控制,可以支持平板控制,多路后支持级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布式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口(1),输出端(2),融合器本体(3)和输入端(4),所述散热口(1)设置为条形状,采用多个,均开设在融合器本体(3)的顶部;所述输出端(2)嵌装在融合器本体(3)的一侧;所述输入端(4)嵌装在融合器本体(3)的另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口(1),输出端(2),融合器本体(3)和输入端(4),所述散热口(1)设置为条形状,采用多个,均开设在融合器本体(3)的顶部;所述输出端(2)嵌装在融合器本体(3)的一侧;所述输入端(4)嵌装在融合器本体(3)的另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2)包括电源开关(21),网口(22),HDMI接口(23),光纤口(24)和音频接口(25),所述电源开关(21)嵌装在融合器本体(3)的一侧;所述网口(22)设置在电源开关(21)的一侧;所述HDMI接口(23)采用2个,均嵌装在融合器本体(3)的一侧;所述光纤口(24)和音频接口(25)均设置在HDMI接口(23)的右侧;所述输出端(2)中的各插口均与主板(33)电性连接;所述电源开关(21)通过导线与电源插口(41)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维龙郑秀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顶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