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编程中控的装置,包括支撑脚,壳体组件,接线端口,USB插口,网络插口和接口,通过设置壳体组件,第一缓冲弹簧对线路板起到缓冲作用,第二缓冲弹簧推着缓冲块抵触线路板的上方,进一步缓冲线路板受到的震动,避免产生的震动使线路板造成损坏,提高中控系统的使用寿命,滑块在限位板的滑槽内移动,提高线路板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线路板组件,笔记本通过接口与线路板相连,对可编程逻辑模块进行操作,实现编程的目的,根据控制设备进行中控系统的编程,使一个中控系统可以用在多种设备上,扩大中控系统的适用范围,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设置的绝缘板使线路板和第一缓冲弹簧之间保持良好的绝缘效果,避免出现绝缘不良的现象。
A programmable central contro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编程中控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可编程中控
,具体的说是一种可编程中控的装置。
技术介绍
智能中控系统是一种能对声、光、电等各种设备进行集中控制的设备,尤其是在工业设备中应用较为广泛,其用于控制操作工业设备进行工作,PLC智能中控的使用为整个系统的使用提供了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由于工业设备在工作时,产生较大的震动,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对于系统内部元件易造成损伤。现有智能中控系统由于工业设备在工作时,产生较大的震动,长期处于震动状态下,对于系统内部元件易造成损伤,不能进行编程作业,一个中控系统只能用在一类设备上,适用性较差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可编程中控的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编程中控的装置。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编程中控的装置,包括支撑脚,壳体组件,接线端口,USB插口,网络插口和接口,所述支撑脚采用四个,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组件的下方四角;所述接线端口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组件前侧的左端;所述USB插口采用两个,嵌装在壳体组件的前侧,位于接线端口的右侧;所述接口采用四个,嵌装在壳体组件的前侧,位于USB插口的右侧;所述网络插口嵌装在壳体组件的前侧,位于接口之间。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体,第一缓冲弹簧,限位板,线路板组件,第二缓冲弹簧,缓冲块,散热孔和防尘网,所述第一缓冲弹簧采用多个,通过压板螺栓固定在壳体内部的下方;所述限位板采用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内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线路板组件通过压板螺栓固定在第一缓冲弹簧的上方;所述散热孔采用多个,开设在壳体上方的中间位置;所述防尘网通过螺栓固定在散热孔的内侧;所述第二缓冲弹簧采用四个,通过压板螺栓固定在壳体内部的上方;所述缓冲块采用四个,通过压板螺栓固定在第二缓冲弹簧的下方,且下端与线路板组件接触。所述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采用相同的尺寸;所述限位板的内侧开设有滑槽;所述缓冲块具体采用橡胶材质;所述散热孔采用圆柱形;所述防尘网的孔径为0.2μm-20μm。所述线路板组件包括线路板,可编程逻辑模块,绝缘板和滑块,所述绝缘板通过螺栓固定在线路板的下方;所述滑块采用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线路板左右两侧的中间位置,且末端卡接在限位板的滑槽内;所述可编程逻辑模块通过螺栓固定在线路板上方的中间位置。所述线路板通过导线分别与接线端口,USB插口,网络插口和接口相连;所述可编程逻辑模块通过导线与线路板相连,选用TM5SBET1型;所述绝缘板具体采用环氧酚醛树脂材质;所述滑块的尺寸与限位板滑槽的尺寸匹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壳体组件,第一缓冲弹簧对线路板起到缓冲作用,第二缓冲弹簧推着缓冲块抵触线路板的上方,进一步缓冲线路板受到的震动,避免产生的震动使线路板造成损坏,提高中控系统的使用寿命,滑块在限位板的滑槽内移动,提高线路板的稳定性。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线路板组件,笔记本通过接口与线路板相连,对可编程逻辑模块进行操作,实现编程的目的,根据控制设备进行中控系统的编程,使一个中控系统可以用在多种设备上,扩大中控系统的适用范围,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设置的绝缘板使线路板和第一缓冲弹簧之间保持良好的绝缘效果,避免出现绝缘不良的现象。3、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散热孔和防尘网,在壳体的上方设置散热孔,加快壳体内部热量的散失,提高中控系统的散热效果,设置的防尘网避免粉尘等杂质从散热孔进入壳体的内部,保证壳体内部的清洁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线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脚、2壳体组件、21壳体、22第一缓冲弹簧、23限位板、24线路板组件、241线路板、242可编程逻辑模块、243绝缘板、244滑块、25第二缓冲弹簧、26缓冲块、27散热孔、28防尘网、3接线端口、4USB插口、5网络插口、6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可编程中控的装置,包括支撑脚1,壳体组件2,接线端口3,USB插口4,网络插口5和接口6,支撑脚1采用四个,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组件2的下方四角;接线端口3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组件2前侧的左端;USB插口4采用两个,嵌装在壳体组件2的前侧,位于接线端口3的右侧;接口6采用四个,嵌装在壳体组件2的前侧,位于USB插口4的右侧;网络插口5嵌装在壳体组件2的前侧,位于接口6之间。本技术中,壳体组件2包括壳体21,第一缓冲弹簧22,限位板23,线路板组件24,第二缓冲弹簧25,缓冲块26,散热孔27和防尘网28,第一缓冲弹簧22采用多个,通过压板螺栓固定在壳体21内部的下方;限位板23采用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21内部的左右两侧;线路板组件24通过压板螺栓固定在第一缓冲弹簧22的上方;散热孔27采用多个,开设在壳体21上方的中间位置;防尘网28通过螺栓固定在散热孔27的内侧;第二缓冲弹簧25采用四个,通过压板螺栓固定在壳体21内部的上方;缓冲块26采用四个,通过压板螺栓固定在第二缓冲弹簧25的下方,且下端与线路板组件24接触,第一缓冲弹簧22对线路板241起到缓冲作用,第二缓冲弹簧25推着缓冲块26抵触线路板241的上方,进一步缓冲线路板241受到的震动,避免产生的震动使线路板241造成损坏,提高中控系统的使用寿命,滑块244在限位板23的滑槽内移动,提高线路板241的稳定性。本技术中,第一缓冲弹簧22和第二缓冲弹簧25采用相同的尺寸;限位板23的内侧开设有滑槽;缓冲块26具体采用橡胶材质;散热孔27采用圆柱形;防尘网28的孔径为0.2μm-20μm,在壳体21的上方设置散热孔27,加快壳体21内部热量的散失,提高中控系统的散热效果,设置的防尘网28避免粉尘等杂质从散热孔27进入壳体21的内部,保证壳体21内部的清洁度。本技术中,线路板组件24包括线路板241,可编程逻辑模块242,绝缘板243和滑块244,绝缘板243通过螺栓固定在线路板241的下方;滑块244采用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线路板241左右两侧的中间位置,且末端卡接在限位板23的滑槽内;可编程逻辑模块242通过螺栓固定在线路板241上方的中间位置,笔记本通过接口6与线路板241相连,对可编程逻辑模块242进行操作,实现编程的目的,根据控制设备进行中控系统的编程,使一个中控系统可以用在多种设备上,扩大中控系统的适用范围,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本技术中,线路板241通过导线分别与接线端口3,USB插口4,网络插口5和接口6相连;可编程逻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编程中控的装置,包括支撑脚(1),壳体组件(2),接线端口(3),USB插口(4),网络插口(5)和接口(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1)采用四个,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组件(2)的下方四角;所述接线端口(3)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组件(2)前侧的左端;所述USB插口(4)采用两个,嵌装在壳体组件(2)的前侧,位于接线端口(3)的右侧;所述接口(6)采用四个,嵌装在壳体组件(2)的前侧,位于USB插口(4)的右侧;所述网络插口(5)嵌装在壳体组件(2)的前侧,位于接口(6)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编程中控的装置,包括支撑脚(1),壳体组件(2),接线端口(3),USB插口(4),网络插口(5)和接口(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1)采用四个,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组件(2)的下方四角;所述接线端口(3)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组件(2)前侧的左端;所述USB插口(4)采用两个,嵌装在壳体组件(2)的前侧,位于接线端口(3)的右侧;所述接口(6)采用四个,嵌装在壳体组件(2)的前侧,位于USB插口(4)的右侧;所述网络插口(5)嵌装在壳体组件(2)的前侧,位于接口(6)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编程中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2)包括壳体(21),第一缓冲弹簧(22),限位板(23),线路板组件(24),第二缓冲弹簧(25),缓冲块(26),散热孔(27)和防尘网(28),所述第一缓冲弹簧(22)采用多个,通过压板螺栓固定在壳体(21)内部的下方;所述限位板(23)采用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21)内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线路板组件(24)通过压板螺栓固定在第一缓冲弹簧(22)的上方;所述散热孔(27)采用多个,开设在壳体(21)上方的中间位置;所述防尘网(28)通过螺栓固定在散热孔(27)的内侧;所述第二缓冲弹簧(25)采用四个,通过压板螺栓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维龙,郑秀,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顶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