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架以及PCB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5284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路板治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架以及PCB板装置。支架包括:载板结构,用于装载两PCB板,载板结构包括第一载板以及与第一载板呈预设夹角设置的第二载板,两PCB板分别平铺装载于第一载板和第二载板;调节结构,用于调节第一载板与第二载板之间的夹角,调节结构包括一端连接第一载板的第一调节部以及一端连接第二载板的第二调节部,第一调节部的另一端和第二调节部的另一端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调节第一载板和第二载板之间的夹角,从而达到调节两PCB板之间的夹角的目的,进而使支架可以适配并固定呈不同夹角设置的两PCB板,提高了支架的通用性。

A kind of bracket and PCB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架以及PCB板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路板治具
,尤其涉及一种支架以及PCB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针对同一类电子产品,通常电子方案及PCB板很大程度上会有复用,但通常不同产品的外形各异。为了快速应对市场多变的需求,就要求新产品开发的周期尽可能缩短,同时会要求开发一些相互通用的PCB板支架,配合多变的产品外形,来调整PCB板的装配,同时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通常地,针对特定的产品外形设计特定PCB板支架,对产品的开发周期和成本都是一种负担。对于空间有限的电子产品,PCB板之间的连接往往采用插接方式,并通过支架将两块PCB固定好一定角度,这个角度往往是配合产品的外形而定。通常会针对一个外形,设计一种支架。但是,一系列的不同外形的电子产品,就会设计若干支架来匹配不同角度的PCB板装配,这样会导致产品的成本升高以及产品的开发周期加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架,旨在解决如何使支架适配不同夹角设置的两PCB板,以提高支架通用性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支架,用于调节两PCB板之间的夹角,所述支架包括:载板结构,用于装载两所述PCB板,所述载板结构包括第一载板以及与所述第一载板呈预设夹角设置的第二载板,两所述PCB板分别平铺装载于所述第一载板和所述第二载板;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载板与所述第二载板之间的夹角,所述调节结构包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载板的第一调节部以及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载板的第二调节部,所述第一调节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调节部的另一端铰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部包括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一载板且间隔设置的两第一调节板,两所述第一调节板以及所述第一载板形成转动槽,所述第二调节部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槽的两侧槽壁。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节部包括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二载板且间隔设置的两第二调节板,两所述第二调节板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转动槽且分别铰接两所述第一调节板。在一个实施例中,两所述第一调节板上均开设有连通所述转动槽的转动孔,两所述第二调节板对应各所述转动孔的位置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支架还包括两转动轴,各所述转动轴的一端穿设相应的所述转动孔并连接于对应的所述连接孔内,各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转接于对应的所述转动孔内。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为定位螺栓,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连接孔内的一端开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孔的孔壁开设有与所述转动轴适配的内螺纹,所述转动轴螺锁于所述连接孔内并定位所述第一调节部和所述第二调节部的相对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节部还包括位于两所述调节板之间的加强柱,所述加强柱与其中一所述第二调节板一体成型且开设有连通所述连接孔的螺纹孔,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螺锁于所述螺纹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柱设置有两个,两所述加强柱分别与两所述第二调节板一体成型。在一个实施例中,其中一所述第一调节板的板面上开设有连通所述转动槽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延伸路径绕所述转动孔呈圆弧形布置,所述第二调节部还包括标示柱,所述标示柱的一端连接其中一所述第二调节板,所述标示柱的另一端滑接于所述滑槽,所述滑槽的槽口边缘开设有刻度,所述刻度用于度量所述标示柱于所述滑槽内的转动弧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所述第一调节板均开设有所述滑槽,所述标示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标示柱分别连接两所述第二调节板且分别滑接于对应的所述滑槽。本技术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PCB板装置,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支架以及两PCB板,所述第一载板包括板本体以及设于所述板本体上的凸台,其中一所述PCB板装载于所述第一载板,另一所述PCB板装载于所述凸台,所述板本体位于所述凸台与所述第一调节部之间。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两PCB板分别平铺设置在第一载板和第二载板上。第一调节部的一端和第二调节部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一载板和第二载板。第一调节部的另一端和第二调节部的另一端铰接。通过调节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的相对位置并保持位置固定,可以调节第一载板和第二载板之间的夹角,从而达到调节两PCB板之间的夹角的目的,进而使支架可以适配并固定呈不同夹角设置的两PCB板,提高了支架的通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PCB板装置且两PCB板呈90°设置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图1的支架的立体结构图;图3是图1的两PCB板呈100°设置的立体结构图;图4是图1的两PCB板呈120°设置的立体结构图;图5是图2的支架的爆炸图;图6是图1的PCB板装置的右视图;图7是图1的PCB板装置的仰视图。附图中标号与名称对应的关系如下所示:400、PCB板装置;100、第一PCB板;200、第二PCB板;300、支架;307、刻度;301、载板结构;311、第一载板;312、第二载板;315、固定孔;302、第一调节部;303、第二调节部;313、凸台;314、板本体;323、转动槽;322、转动孔;324、滑槽;321、第一调节板;331、第二调节板;332、加强柱;333、连接孔;334、标示柱;304、转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下”、“垂直”、“平行”、“底”、“角”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架300以及具有其的PCB板装置400。PCB板装置400还包括均连接所述支架300的两PCB板。其中,两PCB板分别为第一PCB板100以及与第一PCB板100成预设夹角设置的第二PCB板200。支架300可以调节第一PCB板100和第二PCB板200之间的夹角,从而使PCB板装置400可以安装在不同外形的产品内。请参阅图4至图6,支架300包括:载板结构301以及调节结构。载板结构301用于装载两PCB板。可选地,载板结构301包括第一载板311以及与第一载板311呈预设夹角设置的第二载板312。两PCB板分别平铺装载于第一载板311和第二载板312。可选地,第一载板311和第二载板312上均开设有固定孔315,各固定孔315的孔壁上均开设有内螺纹。再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架,用于调节两PCB板之间的夹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n载板结构,用于装载两所述PCB板,所述载板结构包括第一载板以及与所述第一载板呈预设夹角设置的第二载板,两所述PCB板分别平铺装载于所述第一载板和所述第二载板;以及/n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载板与所述第二载板之间的夹角,所述调节结构包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载板的第一调节部以及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载板的第二调节部,所述第一调节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调节部的另一端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架,用于调节两PCB板之间的夹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
载板结构,用于装载两所述PCB板,所述载板结构包括第一载板以及与所述第一载板呈预设夹角设置的第二载板,两所述PCB板分别平铺装载于所述第一载板和所述第二载板;以及
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载板与所述第二载板之间的夹角,所述调节结构包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载板的第一调节部以及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载板的第二调节部,所述第一调节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调节部的另一端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部包括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一载板且间隔设置的两第一调节板,两所述第一调节板以及所述第一载板形成转动槽,所述第二调节部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槽的两侧槽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部包括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二载板且间隔设置的两第二调节板,两所述第二调节板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转动槽且分别铰接两所述第一调节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第一调节板上均开设有连通所述转动槽的转动孔,两所述第二调节板对应各所述转动孔的位置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支架还包括两转动轴,各所述转动轴的一端穿设相应的所述转动孔并连接于对应的所述连接孔内,各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转接于对应的所述转动孔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为定位螺栓,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连接孔内的一端开设有外螺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希锋王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豪恩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