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小玲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空气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4638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空气降温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下侧设有滚轮,箱体的内部左侧设有水箱,水箱下侧设有出水口,水箱的右方设有隔板,水箱的右侧设有水管,水管贯穿水箱且水管上设有阀门,水管设有两个出口,出口下方设有散热块,散热块的一端设有凸缘,散热块在隔板和水箱相近的面均有设置,所述隔板的右侧设有过滤层一,过滤层一的右侧位于箱体上设有栅格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水分的蒸发吸热和风叶对水蒸气的扩散,可以将施工现场的空气温度降低,同时提高现场的空气湿度,抑制细微的扬尘,降低施工环境的恶劣程度,本装置移动方便,适应不同的施工现场。

Air cooling device for construction si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空气降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装置,具体是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空气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现场夏季气温高、扬尘密集,令作业环境尤为恶劣,严重影响了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和休息,由于长期处于空气污染和高温的环境,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收到严重挑战,存在着很多疾病隐患,如呼吸道炎症、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冠心病、高血压、甚至癌症等。而工作人员的身体状况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甚至是施工安全,因此对建筑工地上工作人员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大多还是通过市场上购买的盐汽水和口罩来应对高温和扬尘,对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起到严重的影响,如何改善施工现场的温度和环境,同时又不会过度的浪费能源,做到物有所值。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空气降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空气降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空气降温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下侧设有滚轮,箱体的内部左侧设有水箱,水箱下侧设有出水口,水箱的右方设有隔板,水箱的右侧设有水管,水管贯穿水箱且水管上设有阀门,水管设有两个出口,出口下方设有散热块,散热块的一端设有凸缘,散热块在隔板和水箱相近的面均有设置,所述隔板的右侧设有过滤层一,过滤层一的右侧位于箱体上设有栅格板,所述水箱和隔板的上方设有透气海绵层,透气海绵层的上方设有向右倾斜的冷凝管一,冷凝管一的上方位于箱体的上侧开口处设有冷凝管二,冷凝管二的右侧设有出风口,出风口的内部设有风叶,风叶的转动轴连接有电机,所述箱体的左侧上部固定安装有把手,把手上设有控制器,控制器的下方与箱体转动连接有卷线盘,卷线盘的一侧设有入水口,入水口贯穿箱体和水箱,水箱的前侧设有进风口,进风口的端部设有过滤层二,过滤层二朝水箱的一侧设有风机,所述进风口连接在水箱的上方并通过管子连接有空气细化器,空气细化器位于水箱的内部下侧。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水口的下端设有盖子,可以方便对出水口进行闭合和开启,便于清理水箱。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朝阀门的方向设有窗门,窗门上设有观察窗且可开关,通过窗门可调节阀门,并观察散热块内的水位。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凸缘为朝上的尖刺,尖刺下端收口与散热块对齐,使水管内的水通过凸缘的表面流到下侧的散热块,增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的下端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下端转动连接在箱体的上侧,可通过电机控制风叶的转向,实现自动换风向。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卷线盘外侧设有方便转动的握手,用于收集输水的软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水分的蒸发吸热和风叶对水蒸气的扩散,可以将施工现场的空气温度降低,同时提高现场的空气湿度,抑制细微的扬尘,降低施工环境的恶劣程度,本装置移动方便,适应不同的施工现场。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空气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空气降温装置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空气降温装置中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空气降温装置中卷线盘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滚轮;3、水箱;4、出水口;5、水管;6、阀门;7、窗门;8、散热块;9、凸缘;10、隔板;11、过滤层一;12、栅格板;13、透气海绵层;14、冷凝管一;15、冷凝管二;16、出风口;17、风叶;18、电机;19、转轴;20、控制器;21、把手;22、卷线盘;23、入水口;24、进风口;25、过滤层二;26、风机;27、空气细化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空气降温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下侧设有滚轮2,箱体1的内部左侧设有水箱3,水箱3下侧设有出水口4,水箱3的右方设有隔板10,水箱3的右侧设有水管5,水管5贯穿水箱3且水管5上设有阀门6,水管5设有两个出口,出口下方设有散热块8,散热块8的一端设有凸缘9,散热块8在隔板10和水箱3相近的面均有设置,所述隔板10的右侧设有过滤层一11,过滤层一11的右侧位于箱体1上设有栅格板12,所述水箱3和隔板10的上方设有透气海绵层13,透气海绵层13的上方设有向右倾斜的冷凝管一14,冷凝管一14的上方位于箱体1的上侧开口处设有冷凝管二15,冷凝管二15的右侧设有出风口16,出风口16的内部设有风叶17,风叶17的转动轴连接有电机18,所述箱体1的左侧上部固定安装有把手21,把手21上设有控制器20,控制器20的下方与箱体1转动连接有卷线盘22,卷线盘22的一侧设有入水口23,入水口23贯穿箱体1和水箱3,水箱3的前侧设有进风口24,进风口24的端部设有过滤层二25,过滤层二25朝水箱3的一侧设有风机26,所述进风口24连接在水箱3的上方并通过管子连接有空气细化器27,空气细化器27位于水箱3的内部下侧。所述出水口4的下端设有盖子,可以方便对出水口4进行闭合和开启,便于清理水箱3。所述箱体1朝阀门6的方向设有窗门7,窗门7上设有观察窗且可开关,通过窗门7可调节阀门6,并观察散热块8内的水位。所述凸缘9为朝上的尖刺,尖刺下端收口与散热块8对齐,使水管5内的水通过凸缘9的表面流到下侧的散热块8,增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所述电机18的下端连接有转轴19,转轴19的下端转动连接在箱体1的上侧,可通过电机18控制风叶17的转向,实现自动换风向。所述卷线盘22外侧设有方便转动的握手,用于收集输水的软管。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装置运输到施工现场,同时将卷线盘22上的软管卸下,一端连接工地上的水源,向水箱3内注入冷水,通过窗门7的观察窗判断水箱3内的水位,水位漫过水管5,打开阀门6,调节流量大小,启动电机18,带动风叶17转动,热空气通过栅格板12经过过滤层一11过滤空气中的灰尘,热空气经过散热块8和凸缘9,经过表面的水分蒸发带走水箱3和空气中的热量,使空气的温度降低,同时湿度增加,打开风机26,热空气经过过滤层二25在风机26的压力下进入水箱3内,通过空气细化器27使空气分散,空气充分经过水箱3,热量被水吸收,再通过透气海绵层13吸收部分水分,湿空气经过冷凝管一14和冷凝管二15,进一步吸收水分,经过风叶17带出出风口16并充分散开,冷湿的空气散入外界,水蒸气受热进一步蒸发,吸收环境中的热量,可以对现场温度进行降温。转动的风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空气降温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下侧设有滚轮(2),箱体(1)的内部左侧设有水箱(3),水箱(3)下侧设有出水口(4),水箱(3)的右方设有隔板(10),水箱(3)的右侧设有水管(5),水管(5)贯穿水箱(3)且水管(5)上设有阀门(6),水管(5)设有两个出口,出口下方设有散热块(8),散热块(8)的一端设有凸缘(9),散热块(8)在隔板(10)和水箱(3)相近的面均有设置,所述隔板(10)的右侧设有过滤层一(11),过滤层一(11)的右侧位于箱体(1)上设有栅格板(12),所述水箱(3)和隔板(10)的上方设有透气海绵层(13),透气海绵层(13)的上方设有向右倾斜的冷凝管一(14),冷凝管一(14)的上方位于箱体(1)的上侧开口处设有冷凝管二(15),冷凝管二(15)的右侧设有出风口(16),出风口(16)的内部设有风叶(17),风叶(17)的转动轴连接有电机(18),所述箱体(1)的左侧上部固定安装有把手(21),把手(21)上设有控制器(20),控制器(20)的下方与箱体(1)转动连接有卷线盘(22),卷线盘(22)的一侧设有入水口(23),入水口(23)贯穿箱体(1)和水箱(3),水箱(3)的前侧设有进风口(24),进风口(24)的端部设有过滤层二(25),过滤层二(25)朝水箱(3)的一侧设有风机(26),所述进风口(24)连接在水箱(3)的上方并通过管子连接有空气细化器(27),空气细化器(27)位于水箱(3)的内部下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空气降温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下侧设有滚轮(2),箱体(1)的内部左侧设有水箱(3),水箱(3)下侧设有出水口(4),水箱(3)的右方设有隔板(10),水箱(3)的右侧设有水管(5),水管(5)贯穿水箱(3)且水管(5)上设有阀门(6),水管(5)设有两个出口,出口下方设有散热块(8),散热块(8)的一端设有凸缘(9),散热块(8)在隔板(10)和水箱(3)相近的面均有设置,所述隔板(10)的右侧设有过滤层一(11),过滤层一(11)的右侧位于箱体(1)上设有栅格板(12),所述水箱(3)和隔板(10)的上方设有透气海绵层(13),透气海绵层(13)的上方设有向右倾斜的冷凝管一(14),冷凝管一(14)的上方位于箱体(1)的上侧开口处设有冷凝管二(15),冷凝管二(15)的右侧设有出风口(16),出风口(16)的内部设有风叶(17),风叶(17)的转动轴连接有电机(18),所述箱体(1)的左侧上部固定安装有把手(21),把手(21)上设有控制器(20),控制器(20)的下方与箱体(1)转动连接有卷线盘(22),卷线盘(22)的一侧设有入水口(23),入水口(23)贯穿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玲
申请(专利权)人:陈小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