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505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8:09
一种管道接头,其包括中空主体及至少一个用于连接到管道的开口端,所述开口端内设置用于连接的内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端包括一体延伸的套环,所述套环的内径相对大于用于围绕所述管道的外螺纹,所述管道接头及所述管道通过所述内螺纹和设置在所述管道的端部外的外螺纹之间的齿合连接,所述套环覆盖所述管道上未经使用的尾随螺纹并且在所述管道接头与所述管道之间成环形间隙且用于容纳密封化合物,所述套环相对大于所述开口端及与所述开口端厚度相约,具有15mm至150mm公称直径DN的所述管道接头的管壁厚度G与其公称直径DN之比例为0.140∶1至0.037∶1。

Pipe j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接头
本技术涉及用于铺设楼宇管道的管道接头,尤其是但不限制于用于输送煮食及和加热用气体燃料。
技术介绍
管道接头被广泛应用于建造楼宇中的管道,以将流体从一个位置输送到另一个位置。管道接头有多种形式和尺寸,以便不同布局的管道连接在一起。一般而言,铁是制造管道接头和管道的低成本材料,而最终的产品通常会镀锌或镀上类似物料以保护基材不生锈。为了达到连接目的,管道上刻有螺纹,因此在连接位置处的基材不可避免地被暴露。当接管工序完成后,接头处附近的基材可能仍然露出而需要保护。目前,油漆通常用于此目的,但其被认为是不可靠的做法。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并通过提供改进的管道接头来解决或至少减轻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管道接头,其包括中空主体及至少一个用于连接到管道的开口端,所述开口端内设置用于连接的内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端包括一体延伸的套环,所述套环的内径相对大于用于围绕所述管道的外螺纹,所述管道接头及所述管道通过所述内螺纹和设置在所述管道的端部外的外螺纹之间的齿合连接,所述套环覆盖所述管道上未经使用的尾随螺纹并且在所述管道接头与所述管道之间成环形间隙且用于容纳密封化合物以将所述未使用的尾随螺纹藏在环形间隙中,所述套环相对大于所述开口端及与所述开口端厚度相约,具有15mm至150mm公称直径DN的所述管道接头的管壁厚度G与其公称直径DN之比例为0.140∶1至0.037∶1。优选地,所述套环的厚度T等于或大于所述管壁厚度G。在一个实施例中,其中具有15mm至25mm公称直径DN的所述管道接头的所述套环及具有150mm公称直径DN的所述管道接头的所述套环分别具有比其管壁较厚的厚度T。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其中具有32mm至100mm公称直径DN的所述管道接头的所述套环具有比其管壁相约的厚度T。优选地,其中所述螺纹相对于所述开口端的轴线以1°至5°的角度向外逐渐变小。在一个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管道接头是选自肘接头,T形接头,直向接头及端盖形式的管道接头。优选地,所述管道接头由镀锌铁材料制成。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管道接头的开口端连接有管道,在所述的管道接头与所述管道之间的环形间隙中保持有密封化合物,所述密封化合物被设置成围绕整个环形间隙并且覆盖所述管道上未经使用的尾随螺纹。优选地,所述密封化合物为非凝固性的密封剂,其具有400,000至450,000mPa.s的粘度。附图说明现在将参考附图仅以举例的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技术,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管道接头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横截面侧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管道接头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横截面侧视图;图3a是根据本技术的管道接头的第三实施例的局部横截面侧视图;图3b是根据第三实施例替代实施例的局部横截面侧视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管道接头的第四实施例的横截面侧视图;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管道接头的尺寸列表;图6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管道接头的尺寸列表;图7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管道接头的尺寸列表;以及图8是根据本技术的管道接头管壁厚度与公称直径之间比例的列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附图中的图1,该图示出了实施本技术的第一种管道接头。该管道接头为一种与管道100连接的90°肘接头(或L形接头)10。所述管道100的管端110外部刻有螺纹120以供连接所用。所述肘接头10具有弧形空心体11及两个圆柱形开口端12。每个所述开口端12预先形成有内螺纹13,并且包括具有比所述内螺纹13的内径相对更大的内径且一体延伸的套环14。为了达到一定的强度,所述套环14的壁与其连接的所述开口端12具有相近或基本相同的厚度。所述套环14的外径也比所述开口端12本体的外径相对较大。所述肘接头10和所述管道100是通过所述内螺纹13及刻割在所述螺纹120之间的齿合而连接。为了达到尽量紧密的连接,所述内螺纹13及螺纹120分别稍微向外及向内并以相对于所述开口端12和所述管端110的中心轴线成大约1°至5°的角度逐渐变小,使得所述管端110通过楔形作用紧固到所述开口端12中。实际上,基于上述的配合,并非所有的所述螺纹120都与所述内螺纹13齿合,而且有约一圈或两圈的尾随螺纹120a被暴露在所述开口端12外。尤其在就地施工期间,惯常的做法是倾向将所述螺纹120刻割成相对于所述内螺纹13略长,例如一圈或两圈。所述套环14被配置成其长度足以覆盖被暴露在所述管道100外的所述末使用过的尾随螺纹120a。所述管端110的外表面与所述套环14的内壁表面之间,连同所述尾随螺纹120a,形成环形间隙15。如图所示,所述环形间隙15被密封化合物16填充。利用本技术的管道接头10,接驳所述管道接头10到所述管道及将其密封的方法包括:提供至少一个管道接头10及管道100,然后将所述的管道100系紧到所述管道接头10,以及于所述管道接头10与所述管道100之间的环形间隙中注入密封化合物16,并且覆盖所述管道上未经使用的尾随螺纹120a。优选地,所述密封化合物为一种密封剂。被施加到管道组合的密封剂为非凝固性的,并且能承受燃气的挥发或淬硬作用而仍然维持有效。优选地,所述密封剂具有400,000至450,000mPa.s的粘度。所述密封化合物16可轻易地被施加到所述环形间隙15中,而在所述套环14中所述密封化合物16可稳定地被保持在所述环形间隙15中。更有利地,所述密封化合物被设置成围绕整个环形间隙,并且覆盖所述管道上所述未经使用的尾随螺纹。上述管道接头及接驳方法除了可将肘接头10与管道密封之外,所述密封化合物还可有效地避免在管道100上的所述尾随螺纹120a处的基材(如铁)生锈。而所述未使用过的尾随螺纹120a被隐藏在所述套环14内,使得所述肘接头10具有更整洁的外观。图2示出了实施本技术的第二种管道接头。所述管道接头为T形接头20,所述T形接头20具有中空主体21及三个相同或不同直径的开口端22用于连接至管道。每个开口端22内刻割有内螺纹23并且包括一体延伸的套环24.所述套环24具有与前述套环24相约的构造并且提供其前述相同的功能。图3a示出了实施本技术的第三种管道接头。该管道接头为直向接头30,所述直向接头30具有包括用于连接两个彼此相向的开口端32和32’的空心体31。第一开口端32内刻割有内螺纹33并且包括类似于所述套环14的一体延伸套环34,此为母连接端。而另一开口端32’为公连接端,其外部则刻割有用于连接的外螺纹33’(略微向内渐缩)以便与所述内螺纹33齿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接头,其包括中空主体及至少一个用于连接到管道的开口端,所述开口端内设置用于连接的内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端包括一体延伸的套环,所述套环的内径相对大于用于围绕所述管道的外螺纹,所述管道接头及所述管道通过所述内螺纹和设置在所述管道的端部外的外螺纹之间的齿合连接,所述套环覆盖所述管道上未经使用的尾随螺纹并且在所述管道接头与所述管道之间成环形间隙且用于容纳密封化合物以将所述未使用的尾随螺纹藏在环形间隙中,所述套环相对大于所述开口端,具有15mm至150mm公称直径DN的所述管道接头的管壁厚度G与其公称直径DN之比例为0.140∶1至0.037∶1。/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509 HK 18106036.31.一种管道接头,其包括中空主体及至少一个用于连接到管道的开口端,所述开口端内设置用于连接的内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端包括一体延伸的套环,所述套环的内径相对大于用于围绕所述管道的外螺纹,所述管道接头及所述管道通过所述内螺纹和设置在所述管道的端部外的外螺纹之间的齿合连接,所述套环覆盖所述管道上未经使用的尾随螺纹并且在所述管道接头与所述管道之间成环形间隙且用于容纳密封化合物以将所述未使用的尾随螺纹藏在环形间隙中,所述套环相对大于所述开口端,具有15mm至150mm公称直径DN的所述管道接头的管壁厚度G与其公称直径DN之比例为0.140∶1至0.03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的厚度T等于或大于所述管壁厚度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具有15mm至25mm公称直径DN的所述管道接头的所述套环及具有150mm公称直径DN的所述管道接头的所述套环分别具有比其管壁较厚的厚度T。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坚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