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缝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250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形缝防水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中形成有变形缝,所述变形缝的顶部朝向两侧扩宽于两侧的所述底板上形成第一凹槽;复合防水层,贴合于所述底板的底部,所述复合防水层连接有封堵棒,所述封堵棒封堵于所述变形缝的底部;止水带,铺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遇水膨胀条,所述止水带的两侧与所述槽底之间分别垫设有所述遇水膨胀条;以及后浇混凝土,填充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地下室底板的防水体系防水效果较差的问题。

Deformation joint waterproof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形缝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变形缝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地下室变形缝的防水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碰到的。传统的地下室底板上通常覆盖有防水卷材,在底板的变形缝中设置止水带组成防水体系。此种防水防水,其防水卷材较易被破坏,防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变形缝防水结构,以解决传统的地下室底板的防水体系防水效果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变形缝防水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中形成有变形缝,所述变形缝的顶部朝向两侧扩宽于两侧的所述底板上形成第一凹槽;复合防水层,贴合于所述底板的底部,所述复合防水层连接有封堵棒,所述封堵棒封堵于所述变形缝的底部;止水带,铺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遇水膨胀条,所述止水带的两侧与所述槽底之间分别垫设有所述遇水膨胀条;以及后浇混凝土,填充于所述第一凹槽内。进一步的,所述复合防水层铺设于垫层上,所述垫层的上部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底板的下部形成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形状楔合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自下而上逐渐增大。进一步的,所述封堵棒的两侧的所述复合防水层上形成有用于保护所述复合防水层的保护层。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形成有找平层,所述遇水膨胀条安装于所述找平层上。进一步的,所述遇水膨胀条通过聚合物水泥砂浆粘贴于所述找平层上。进一步的,所述止水带的两侧和所述第一凹槽的二侧壁之间分别填充有密封膏,所述后浇混凝土填充于所述密封膏和所述止水带上。进一步的,所述变形缝两侧的所述第一凹槽中的所述后浇混凝土分段浇筑,并形成对准所述变形缝的新建变形缝。进一步的,所述复合防水层包括叠合在一起的两层防水卷材,所述封堵棒设置于两层所述防水卷材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自下而上逐渐缩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变形缝防水结构将复合防水层设置于底板的底部形成第一道防水防线,变形缝上部形成的第一凹槽,在填充后浇混凝土后形成固结体,该固结体与止水带更加贴合,可有效保护止水带,提高了防水防渗性能,另一方面,在止水带的迎水侧与第一凹槽的槽底之间设置遇水膨胀条,当底板受到水平和垂直力的作用下,使止水带与第一凹槽的槽底产生缝隙时,遇水膨胀条起到防水的作用,从而进一步的提高整体的防水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变形缝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变形缝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形缝防水结构,包括:底板1、复合防水层2、止水带3、遇水膨胀条4和后浇混凝土5。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中形成有变形缝。变形缝的顶部朝向两侧扩宽于两侧的底板上形成第一凹槽。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第一凹槽的宽度自下而上逐渐缩小。复合防水层2贴合于底板1的底部。复合防水层2的夹层内夹设有封堵棒21。封堵棒封堵于变形缝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封堵棒21沿变形缝的长度方向设置于变形缝的底部。止水带3铺设于第一凹槽的槽底。止水带3的两侧与所述槽底之间分别垫设有遇水膨胀条4。遇水膨胀条4与止水带3同向设置。后浇混凝土5填充于第一凹槽内。本技术的变形缝防水结构将复合防水层设置于底板的底部形成第一道防水防线,变形缝上部形成的第一凹槽,在填充后浇混凝土后形成固结体,该固结体与止水带更加贴合,可有效保护止水带,提高了防水防渗性能,另一方面,在止水带的迎水侧与第一凹槽的槽底之间设置遇水膨胀条,当底板受到水平和垂直力的作用下,使止水带与第一凹槽的槽底产生缝隙时,遇水膨胀条起到防水的作用,从而进一步的提高整体的防水性能。本技术的变形缝防水结构利用多种材料结合使用,设置多道防水防线,优势互补,确保长效防水,避免地下室的变形缝渗漏。第一凹槽根据力学平衡原理进行考虑,当底板漏水时,地下水从变形缝处涌出,水压力作用在第一凹槽处的混凝土上,凹槽两侧的内倾结构对后浇的混凝土产生反力,保证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的契合作用,从而保证整体的防水效果。本技术的变形缝防水结构的变形缝上部形成燕尾形的第一凹槽,在填充后浇混凝土后形成的燕尾形混凝土固结体与燕尾形的第一凹槽相配合可以抵抗垂直方向的作用力,第一凹槽的侧壁对混凝土固结体有自锁作用,提高了止水带的防水防渗性能。在本实施例中,复合防水层包括叠合在一起的两层防水卷材。封堵棒设置于两层的防水卷材之间。复合防水层2铺设于垫层(附图中未示出)上。垫层的上部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自下而上逐渐增大。底板的下部形成有延伸部。延伸部的形状契合于第二凹槽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延伸部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二凹槽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延伸部和第二凹槽的配合,可以帮助底板抵抗水平方向上的作用力。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变形缝位于延伸部的中部。为了保护复合防水层,封堵棒21的两侧的复合防水层2上形成有用于保护复合防水层的保护层11。保护层浇筑形成于复合防水层上,保护层为砂浆层。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为了提高止水带的防水性,第一凹槽的槽底形成有找平层12。找平层为找平砂浆层。遇水膨胀条4安装于找平层12上。在本实施例中,遇水膨胀条4通过聚合物水泥砂浆粘贴于找平层12上。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止水带3的两侧和第一凹槽的二侧壁之间分别填充有密封膏31。后浇混凝土5填充于密封膏31和止水带3上。具体的,后浇混凝土5包括第一混凝土51和第二混凝土52。变形缝两侧的第一凹槽中的后浇混凝土5分段浇筑,并第一混凝土和第二混凝土之间形成对准变形缝的新建变形缝。具体的,第一混凝土51和第二混凝土52分别填充于止水带3的两侧。第一混凝土51和第二混凝土52之间形成新变形缝。新变形缝对准于变形缝。第一混凝土51和第二混凝土52均为细石混凝土。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第一混凝土和第二混凝土的密度、标号高于底板的混凝土的密度和标号。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形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板,所述底板中形成有变形缝,所述变形缝的顶部朝向两侧扩宽于两侧的所述底板上形成第一凹槽;/n复合防水层,贴合于所述底板的底部,所述复合防水层连接有封堵棒,所述封堵棒封堵于所述变形缝的底部;/n止水带,铺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n遇水膨胀条,所述止水带的两侧与所述槽底之间分别垫设有所述遇水膨胀条;以及/n后浇混凝土,填充于所述第一凹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形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中形成有变形缝,所述变形缝的顶部朝向两侧扩宽于两侧的所述底板上形成第一凹槽;
复合防水层,贴合于所述底板的底部,所述复合防水层连接有封堵棒,所述封堵棒封堵于所述变形缝的底部;
止水带,铺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
遇水膨胀条,所述止水带的两侧与所述槽底之间分别垫设有所述遇水膨胀条;以及
后浇混凝土,填充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防水层铺设于垫层上,所述垫层的上部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底板的下部形成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形状楔合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形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自下而上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棒的两侧的所述复合防水层上形成有用于保护所述复合防水层的保护层。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玉宝张春明王加赵小龙张英龙张茂春廉国超杨艳阳徐胜田庄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