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结构分期施工的节点保护体系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2644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下结构分期施工的节点保护体系及方法,在地下结构的顶板结构、中板结构和底板结构的悬挑构件端部预留接头钢筋,接头钢筋穿过堵头板后连接在预留钢筋接驳器上;在悬挑构件端部与分界围护桩之间的间隙内设置回填砂层,回填砂层中埋置方木,并埋覆预留钢筋接驳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抵挡分界围护桩土压力效果更为明显,临时脚手架支撑以及回填砂垫层和方木可以多次重复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可以有效保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对先期预留的钢筋接驳器和中埋止水带造成破坏。

Node pro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phased construction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结构分期施工的节点保护体系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结构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结构分期施工的节点保护体系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地铁车站为吸引客流一般设置于道路交叉口位置,采用明挖施工时需要对道路进行围挡,考虑到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交通压力,需要采取分期倒边施工。分期倒边施工为了保证先期工程与二期工程的顶板、中板、侧墙和底板能够顺利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并满足防水效果,先期工程施作时需要在顶板、中板、侧墙和底板分界处预留中埋止水带及钢筋接驳器。先期施工基坑分界处围护桩后的水平向土压力作用于先期地铁车站的顶板、中板、底板结构。由于要考虑留设施工界面,板端不可能紧贴分界围护桩,需要设置一个接替传力构件将荷载转换至结构板上,避免损坏钢筋接驳器和中埋止水带;另外二期施工凿除基坑分界围护桩时容易损坏预留的中埋止水带及钢筋接驳器,需要在先期施工时采取有关措施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结构分期施工的节点保护体系及方法,通过方木和回填砂层将分界围护桩后土体的水平向土压力传递给结构板,同时还利用回填砂层对预留钢筋及钢筋接驳器进行保护,在不耽误工期的情况下,保证先期工程和二期工程的顺利连接。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地下结构分期施工的节点保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在地下结构的顶板结构、中板结构和底板结构的悬挑构件端部预留接头钢筋,接头钢筋穿过堵头板后连接在预留钢筋接驳器上;在悬挑构件端部与分界围护桩之间的间隙内设置回填砂层,回填砂层中埋置方木,并埋覆预留钢筋接驳器。悬挑构件端部与堵头板之间留有施工缝。悬挑构件端部的预留接头钢筋位于上下边缘,预留钢筋接驳器埋覆于方木上下两侧的回填砂层中。顶板结构和底板结构的回填砂层中埋置有水平的中埋止水带,中埋止水带从悬挑构件端部内部延伸到回填砂层中。顶板结构和底板结构的回填砂层中埋置有上下两块方木,中埋止水带位于上下两块方木之间的回填砂层中。顶板结构和中板结构之间、以及中板结构和底板结构之间的回填砂层及堵头板下方设置有临时支撑。临时支撑为脚手架支撑结构。方木的边长为200mm。地下结构分期施工的节点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底板结构的悬挑构件浇筑至距离分界围护桩300mm,并预留接头钢筋;步骤二:接头钢筋穿过堵头板后连接在预留钢筋接驳器上,悬挑构件端部与堵头板之间预留施工缝;步骤三:在堵头板与分界围护桩的间隙中设置回填砂层100mm,在回填砂层上部放入一边长为200mm的方木;步骤四:在方木上部再次回填200mm的回填砂层,并在回填砂层中部埋置一块中埋止水带;步骤五:重复一次步骤三完成底板结构的保护;步骤六:在分界围护桩侧搭接临时支撑后施作站厅层侧墙;步骤七:施作中板结构的悬挑构件并重复步骤三操作;步骤八:施作车站站台层侧墙并搭接临时支撑;步骤九:施作顶板结构的悬挑构件并重复步骤三;步骤十:凿除分界围护桩并拆除临时支撑、回填砂层以及方木。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抵挡分界围护桩土压力效果更为明显,临时脚手架支撑以及回填砂垫层和方木可以多次重复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可以有效保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对先期预留的钢筋接驳器和中埋止水带造成破坏。本专利技术在先期工程施工期间可有效抵挡侧向土压力对先期车站结构的扰动,同时便于与二期工程进行对接,加快了施工进度,同时施工工序简单,相比于其他保护体系性价比高,施工作业的影响小。附图说明图1为地下车站先期整体施作节点保护体系后结构剖面图;图2为地下车站先期施作底板及节点保护体系后与分界围护桩位置剖面图;图3为地下车站先期施作中板及节点保护体系后与分界围护桩位置剖面图;图4为地下车站先期施作顶板及节点保护体系后与分界围护桩位置剖面图;其中:1-方木、2-回填砂层、3-中埋止水带、4-堵头板、5-临时支撑、6-预留钢筋接驳器、7-钢筋、8-分界围护桩、9-施工缝、10-1-顶板结构、10-2-中板结构、10-3-底板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结构分期施工的节点保护体系,是对地下结构中的顶板结构10-1、中板结构10-2和底板结构10-3施加的保护措施,在地下结构的顶板结构10-1、中板结构10-2和底板结构10-3的悬挑构件端部预留接头钢筋,接头钢筋穿过堵头板4后连接在预留钢筋接驳器6上;在悬挑构件端部与分界围护桩8之间的间隙内设置回填砂层2,回填砂层2中埋置方木1,并埋覆预留钢筋接驳器6。方木1的边长为200mm。悬挑构件端部与堵头板4之间留有施工缝9。悬挑构件端部的预留接头钢筋位于上下边缘,预留钢筋接驳器6埋覆于方木1上下两侧的回填砂层2中。顶板结构10-1和底板结构10-3的回填砂层2中埋置有水平的中埋止水带3,中埋止水带3从悬挑构件端部内部延伸到回填砂层2中。顶板结构10-1和底板结构10-3的回填砂层2中埋置有上下两块方木1,中埋止水带3位于上下两块方木1之间的回填砂层2中。顶板结构10-1和中板结构10-2之间、以及中板结构10-2和底板结构10-3之间的回填砂层2及堵头板4下方设置有临时支撑5。临时支撑5为脚手架支撑结构。防水保护主要采用中埋止水带3以及堵头板4,结构传力保护主要采用方木1和回填砂层2。回填砂层2的压实度要求达到0.95。基于上述结构的地下结构分期施工的节点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底板结构10-3的悬挑构件浇筑至距离分界围护桩8300mm,并预留接头钢筋;步骤二:接头钢筋穿过堵头板4后连接在预留钢筋接驳器6上,悬挑构件端部与堵头板4之间预留施工缝9;步骤三:在堵头板4与分界围护桩8的间隙中设置回填砂层2100mm,在回填砂层2上部放入一边长为200mm的方木1;步骤四:在方木1上部再次回填200mm的回填砂层2,并在回填砂层2中部埋置一块中埋止水带3;步骤五:重复一次步骤三完成底板结构10-3的保护;步骤六:在分界围护桩8侧搭接临时支撑5后施作站厅层侧墙;步骤七:施作中板结构10-2的悬挑构件并重复步骤三操作;步骤八:施作车站站台层侧墙并搭接临时支撑5;步骤九:施作顶板结构10-1的悬挑构件并重复步骤三;步骤十:开挖二期工程基坑,凿除分界围护桩8、回填砂层2以及方木1,待二期工程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临时支撑5。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专利技术说明书而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地下结构分期施工的节点保护体系,其特征在于:/n在地下结构的顶板结构(10-1)、中板结构(10-2)和底板结构(10-3)的悬挑构件端部预留接头钢筋,接头钢筋穿过堵头板(4)后连接在预留钢筋接驳器(6)上;/n在悬挑构件端部与分界围护桩(8)之间的间隙内设置回填砂层(2),回填砂层(2)中埋置方木(1),并埋覆预留钢筋接驳器(6)。/n

【技术特征摘要】
1.地下结构分期施工的节点保护体系,其特征在于:
在地下结构的顶板结构(10-1)、中板结构(10-2)和底板结构(10-3)的悬挑构件端部预留接头钢筋,接头钢筋穿过堵头板(4)后连接在预留钢筋接驳器(6)上;
在悬挑构件端部与分界围护桩(8)之间的间隙内设置回填砂层(2),回填砂层(2)中埋置方木(1),并埋覆预留钢筋接驳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结构分期施工的节点保护体系,其特征在于:
悬挑构件端部与堵头板(4)之间留有施工缝(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结构分期施工的节点保护体系,其特征在于:
悬挑构件端部的预留接头钢筋位于上下边缘,预留钢筋接驳器(6)埋覆于方木(1)上下两侧的回填砂层(2)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结构分期施工的节点保护体系,其特征在于:
顶板结构(10-1)和底板结构(10-3)的回填砂层(2)中埋置有水平的中埋止水带(3),中埋止水带(3)从悬挑构件端部内部延伸到回填砂层(2)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结构分期施工的节点保护体系,其特征在于:
顶板结构(10-1)和底板结构(10-3)的回填砂层(2)中埋置有上下两块方木(1),中埋止水带(3)位于上下两块方木(1)之间的回填砂层(2)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结构分期施工的节点保护体系,其特征在于:
顶板结构(10-1)和中板结构(10-2)之间、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杰汪珂李科龙王立新高升马振庭高启义张雄雄毛念华朱小蓉雷永生王天明高志宏张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