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后浇带提前回填的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250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后浇带提前回填的防护结构,包括:设于后浇带的相对两侧且挡设于后浇带的内侧模板和预制板,内侧模板的相对两端贴设于对应墙体的内侧面,预制板的相对两端贴设于对应墙体的外侧面;穿设固定于内侧模板且设于后浇带内的对拉螺栓;预埋于预制板且凸伸至设于后浇带内的连接筋,连接筋和对拉螺栓拉结连接;预埋于预制板且凸伸至设于后浇带内的固定筋,固定筋和设于后浇带内的钢筋骨架拉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内侧模板和预制板作为浇筑后浇带的模板。在浇筑后浇带之后内侧模板拆除,但预制板无需拆除。预制板挡设于后浇带的外侧对后浇带进行封闭防护,可提前进行回填节省时间。

Protective structure for backfilling in advance of post cast str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后浇带提前回填的防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便于后浇带提前回填的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现阶段,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后浇带,而后浇带浇筑需待主体结构结束且沉降基本稳定后才可以浇筑,这就使地下室外墙的回填工序需主体完工后方可进行,影响了施工进度和施工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后浇带提前回填的防护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地下室外墙的回填工序需主体完工后方可进行,影响了施工进度和施工工期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后浇带提前回填的防护结构,包括:设于后浇带的相对两侧且挡设于后浇带的内侧模板和预制板,所述内侧模板的相对两端贴设于对应墙体的内侧面,所述预制板的相对两端贴设于对应墙体的外侧面;穿设固定于所述内侧模板且设于所述后浇带内的对拉螺栓;预埋于所述预制板且凸伸至设于所述后浇带内的连接筋,所述连接筋和所述对拉螺栓拉结连接;以及预埋于所述预制板且凸伸至设于所述后浇带内的固定筋,所述固定筋和设于所述后浇带内的钢筋骨架拉结连接。本技术便于后浇带提前回填的防护结构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采用内侧模板和预制板相对设置于后浇带的相对两侧作为浇筑后浇带的模板。在浇筑后浇带之后,内侧模板拆除,但预制板无需拆除。预制板和外围的保护墙以及保护墙处的防水层和找平层连成一起作为结构。同时,预制板挡设于后浇带的外侧,对后浇带进行封闭防护,可提前进行回填,节省时间。本技术便于后浇带提前回填的防护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筋的端部形成挂钩,所述挂钩和所述钢筋骨架钩挂固定。本技术便于后浇带提前回填的防护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筋和所述连接筋均有两排,所述连接筋设于两排所述固定筋之间。本技术便于后浇带提前回填的防护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预制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板。本技术便于后浇带提前回填的防护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后浇带的端部设有密目钢丝网。本技术便于后浇带提前回填的防护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后浇带的端部和对应的墙体的止水钢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便于后浇带提前回填的防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显示了本技术便于后浇带提前回填的防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便于后浇带提前回填的防护结构包括:设于后浇带10的相对两侧且挡设于后浇带10的内侧模板20和预制板30,所述内侧模板20的相对两端贴设于对应墙体40的内侧面,所述预制板30的相对两端贴设于对应墙体40的外侧面;穿设固定于所述内侧模板20且设于所述后浇带10内的对拉螺栓(未示出);预埋于所述预制板30且凸伸至设于所述后浇带10内的连接筋60,所述连接筋60和所述对拉螺栓拉结连接;以及预埋于所述预制板30且凸伸至设于所述后浇带10内的固定筋70,所述固定筋70和设于所述后浇带10内的钢筋骨架11拉结连接。作为本技术便于后浇带提前回填的防护结构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内侧模板20采用木模板,所述预制板30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板。一方面,本技术通过采用内侧模板20和预制板30相对设置于后浇带10的相对两侧作为浇筑后浇带的模板。另一方面,在浇筑后浇带之后,将内侧模板20拆除,但预制板30无需拆除。预制板30和外围的保护墙50以及保护墙50处的防水层和找平层连成一起作为结构。同时,预制板30挡设于后浇带10的外侧,对后浇带进行封闭防护,可提前进行回填,节省时间。作为本技术便于后浇带提前回填的防护结构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固定筋70的端部形成挂钩,所述挂钩和所述钢筋骨架11钩挂固定。固定筋70和所述钢筋骨架11也可绑扎固定,加强固定连接,防止预制板倾覆。作为本技术便于后浇带提前回填的防护结构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固定筋70和所述连接筋均有两排,所述连接筋60设于两排所述固定筋7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筋70和所述连接筋均为钢筋,同一排钢筋在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每根钢筋水平设置。固定筋70靠近后浇带10的端部。钢筋的长度比墙体的宽度小十公分。进一步地,对拉螺栓的一端穿设于内侧模板20,对拉螺栓的另一端横向设于后浇带内,且和连接筋60的端部焊接固定。另外,在浇筑后浇带后,对拉螺栓就埋设于后浇带内,以用于拉结固定。作为本技术便于后浇带提前回填的防护结构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后浇带10的端部设有密目钢丝网80。本技术还包括设于所述后浇带的端部和对应的墙体40的止水钢板81,用于防止后浇带和墙体的连接处漏水。本技术便于后浇带提前回填的防护结构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采用内侧模板和预制板相对设置于后浇带的相对两侧作为浇筑后浇带的模板。在浇筑后浇带之后,内侧模板拆除,但预制板无需拆除。预制板和外围的保护墙以及保护墙处的防水层和找平层连成一起作为结构。同时,预制板挡设于后浇带的外侧,对后浇带进行封闭防护,可提前进行回填,节省时间。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技术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本技术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后浇带提前回填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设于后浇带的相对两侧且挡设于后浇带的内侧模板和预制板,所述内侧模板的相对两端贴设于对应墙体的内侧面,所述预制板的相对两端贴设于对应墙体的外侧面;/n穿设固定于所述内侧模板且设于所述后浇带内的对拉螺栓;/n预埋于所述预制板且凸伸至设于所述后浇带内的连接筋,所述连接筋和所述对拉螺栓拉结连接;以及/n预埋于所述预制板且凸伸至设于所述后浇带内的固定筋,所述固定筋和设于所述后浇带内的钢筋骨架拉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后浇带提前回填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于后浇带的相对两侧且挡设于后浇带的内侧模板和预制板,所述内侧模板的相对两端贴设于对应墙体的内侧面,所述预制板的相对两端贴设于对应墙体的外侧面;
穿设固定于所述内侧模板且设于所述后浇带内的对拉螺栓;
预埋于所述预制板且凸伸至设于所述后浇带内的连接筋,所述连接筋和所述对拉螺栓拉结连接;以及
预埋于所述预制板且凸伸至设于所述后浇带内的固定筋,所述固定筋和设于所述后浇带内的钢筋骨架拉结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后浇带提前回填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筋的端部形成挂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亚磊杨增祥郑洪田宝吉孟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