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毛巾生产的轧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18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毛巾生产的轧洗机,包括支撑腿、平板、第一立板、第一卷筒轴,所述平板的下方设置有所述支撑腿,所述平板的上方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立板,所述第一立板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卷筒轴,所述第一卷筒轴上设置有第一卷筒,所述第一卷筒上设置有布料,所述第一卷筒的前后两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第一卷筒轴的一端设置有锥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毛巾生产的轧洗机上下布料方便快捷,布料通过上压辊和和下压辊之间进行二次轧洗,布料轧洗更加充分,布面起毛现象显著减少,布面的颜色、柔软度等效果更好且该设备进布料和回收布料的效率高,箱体容布量大,箱体中空间利用率更高。

Washing machine for towel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毛巾生产的轧洗机
本技术涉及毛巾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毛巾生产的轧洗机。
技术介绍
练漂技术用于对原胚布的精炼与漂白。原胚布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包括天然杂质,经纱上的浆料以及加工污垢等,使织物白度差,手感粗糙,而且吸水性差,因此,必须经过练漂加工,去除杂质,使之洁白,柔软,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以满足服用要求,并为染色,印花提供合格的半制品。目前,我国在绳状练漂联合机领域大多采用老式的085低张力练漂联合机,该设备能耗大,污染大,占地面积大,同时会因机械摩擦导致布面起毛现象严重,布面的白度,柔软度等效果不佳。现有的单头轧洗机存在诸多问题:单头轧洗机的进布口为一个整圆,进布装置复杂且进布效率较低,容布量较小,占用空间面积大,布料轧洗不充分,轧洗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用于毛巾生产的轧洗机。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用于毛巾生产的轧洗机,包括支撑腿、平板、第一立板、第一卷筒轴,所述平板的下方设置有所述支撑腿,所述平板的上方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立板,所述第一立板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卷筒轴,所述第一卷筒轴上设置有第一卷筒,所述第一卷筒上设置有布料,所述第一卷筒的前后两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第一卷筒轴的一端设置有锥销,所述第一立板的一侧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滚筒,所述支撑腿的一侧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后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上安装有第一电机轴,所述第一电机轴上设置有第一皮带,所述第一皮带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一齿轮轴上,所述第一齿轮轴之间设置有第二皮带,所述第一齿轮轴上设置有上压辊,所述第一齿轮轴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下方设置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第二齿轮轴的一端,所述第二齿轮轴上设置有下压辊,所述下压辊之间设置有过渡杆,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立板,所述第二立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卷筒轴,所述第二卷筒轴上设置有第二卷筒,所述第二立板的后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上安装有第二电机轴,所述第二电机轴上设置有第三皮带,所述第三皮带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卷筒轴上。上述结构中,将待洗的所述布料放置于所述第一卷筒上,依次安装上所述限位块和所述锥销进行固定,所述布料先经过所述滚筒,然后进入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之间,所述第一齿轮在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下做逆时针圆周运动,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所述第二齿轮做顺时针圆周运动将所述布料向后输送,绕过所述过渡杆后,再次通过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之间,最后在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下所述第二卷筒做回转运动对轧洗后的所述布料进行回收。为了进一步提高毛巾生产轧洗的效率,所述支撑腿和所述平板之间为螺钉连接,所述平板和所述第一立板之间为螺钉连接,所述支架和所述底座之间为铰接。为了进一步提高毛巾生产轧洗的效率,所述支撑腿和所述平板之间为螺钉连接,所述平板和所述第一立板之间为螺钉连接,所述支架和所述底座之间为铰接。为了进一步提高毛巾生产轧洗的效率,所述第一齿轮轴和所述第一齿轮之间为键连接。为了进一步提高毛巾生产轧洗的效率,所述第二齿轮轴和所述第二齿轮之间为键连接,所述第二卷筒和所述第二卷筒轴之间为键连接。有益效果在于:用于毛巾生产的轧洗机上下布料方便快捷,布料通过上压辊和和下压辊之间进行二次轧洗,布料轧洗更加充分,布面起毛现象显著减少,布面的颜色、柔软度等效果更好且该设备进布料和回收布料的效率高,箱体容布量大,箱体中空间利用率更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用于毛巾生产的轧洗机的空间立体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用于毛巾生产的轧洗机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用于毛巾生产的轧洗机的后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用于毛巾生产的轧洗机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用于毛巾生产的轧洗机的箱体内部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支撑腿;2、平板;3、第一立板;4、第一卷筒轴;5、第一卷筒;6、锥销;7、布料;8、底座;9、第一转轴;10、支架;11、第二转轴;12、限位块;13、滚筒;14、箱体;15、第一齿轮轴;16、第一齿轮;17、上压辊;18、第二齿轮轴;19、第二齿轮;20、下压辊;21、过渡杆;22、第一电机;23、第一电机轴;24、第一皮带;25、第二皮带;26、第二立板;27、第二卷筒轴;28、第二卷筒;29、第三皮带;30、第二电机轴;31、第二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5所示,用于毛巾生产的轧洗机,包括支撑腿1、平板2、第一立板3、第一卷筒轴4,平板2的下方设置有支撑腿1,支撑腿1用于支撑平板2,平板2的上方一侧设置有第一立板3,第一立板3用于支撑第一卷筒轴4,第一立板3之间设置有第一卷筒轴4,第一卷筒轴4上设置有第一卷筒5,第一卷筒5上设置有布料7,第一卷筒5的前后两侧设置有限位块12,限位块12用于固定第一卷筒5的位置,第一卷筒轴4的一端设置有锥销6,第一立板3的一侧设置有底座8,底座8用于支撑第一转轴9,底座8上设置有第一转轴9,第一转轴9用于支架10绕其转动,第一转轴9上设置有支架10,支架1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转轴11,第二转轴11上设置有滚筒13,滚筒13用于张紧布料7,支撑腿1的一侧设置有箱体14,箱体14用于容纳洗涤液,箱体14的后侧设置有第一电机22,第一电机22用于为第一皮带24提供动力,第一电机22上安装有第一电机轴23,第一电机轴23上设置有第一皮带24,第一皮带24用于传递扭矩,第一皮带24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一齿轮轴15上,第一齿轮轴15用于支撑上压辊17,上压辊17用于挤压布料7,第一齿轮轴15之间设置有第二皮带25,第一齿轮轴15上设置有上压辊17,第一齿轮轴15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齿轮16,第一齿轮16用于传递扭矩,第一齿轮16的下方设置第二齿轮19,第二齿轮19设置在第二齿轮轴18的一端,第二齿轮轴18上设置有下压辊20,下压辊20用于挤压布料7,下压辊20之间设置有过渡杆21,箱体1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立板26,第二立板26用于支撑第二卷筒轴27,第二立板26之间设置有第二卷筒轴27,第二卷筒轴27上设置有第二卷筒28,第二卷筒28用于回收布料7,第二立板26的后侧设置有第二电机31,第二电机31用于为第二卷筒轴27提供动力,第二电机31上安装有第二电机轴30,第二电机轴30上设置有第三皮带29,第三皮带29用于传递扭矩,第三皮带29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卷筒轴27上,第二卷筒轴27用于传递扭矩。上述结构中,将待洗的布料7放置于第一卷筒5上,依次安装上限位块12和锥销6进行固定,布料7先经过滚筒13,然后进入上压辊17和下压辊20之间,第一齿轮16在第一电机22的驱动下做逆时针圆周运动,与第一齿轮16相啮合的第二齿轮19做顺时针圆周运动将布料7向后输送,绕过过渡杆21后,再次通过上压辊17和下压辊20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毛巾生产的轧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腿(1)、平板(2)、第一立板(3)、第一卷筒轴(4),所述平板(2)的下方设置有所述支撑腿(1),所述平板(2)的上方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立板(3),所述第一立板(3)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卷筒轴(4),所述第一卷筒轴(4)上设置有第一卷筒(5),所述第一卷筒(5)上设置有布料(7),所述第一卷筒(5)的前后两侧设置有限位块(12),所述第一卷筒轴(4)的一端设置有锥销(6),所述第一立板(3)的一侧设置有底座(8),所述底座(8)上设置有第一转轴(9),所述第一转轴(9)上设置有支架(10),所述支架(1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转轴(11),所述第二转轴(11)上设置有滚筒(13),所述支撑腿(1)的一侧设置有箱体(14),所述箱体(14)的后侧设置有第一电机(22),所述第一电机(22)上安装有第一电机轴(23),所述第一电机轴(23)上设置有第一皮带(24),所述第一皮带(24)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一齿轮轴(15)上,所述第一齿轮轴(15)之间设置有第二皮带(25),所述第一齿轮轴(15)上设置有上压辊(17),所述第一齿轮轴(15)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齿轮(16),所述第一齿轮(16)的下方设置第二齿轮(19),所述第二齿轮(19)设置在第二齿轮轴(18)的一端,所述第二齿轮轴(18)上设置有下压辊(20),所述下压辊(20)之间设置有过渡杆(21),所述箱体(1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立板(26),所述第二立板(26)之间设置有第二卷筒轴(27),所述第二卷筒轴(27)上设置有第二卷筒(28),所述第二立板(26)的后侧设置有第二电机(31),所述第二电机(31)上安装有第二电机轴(30),所述第二电机轴(30)上设置有第三皮带(29),所述第三皮带(29)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卷筒轴(27)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毛巾生产的轧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腿(1)、平板(2)、第一立板(3)、第一卷筒轴(4),所述平板(2)的下方设置有所述支撑腿(1),所述平板(2)的上方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立板(3),所述第一立板(3)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卷筒轴(4),所述第一卷筒轴(4)上设置有第一卷筒(5),所述第一卷筒(5)上设置有布料(7),所述第一卷筒(5)的前后两侧设置有限位块(12),所述第一卷筒轴(4)的一端设置有锥销(6),所述第一立板(3)的一侧设置有底座(8),所述底座(8)上设置有第一转轴(9),所述第一转轴(9)上设置有支架(10),所述支架(1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转轴(11),所述第二转轴(11)上设置有滚筒(13),所述支撑腿(1)的一侧设置有箱体(14),所述箱体(14)的后侧设置有第一电机(22),所述第一电机(22)上安装有第一电机轴(23),所述第一电机轴(23)上设置有第一皮带(24),所述第一皮带(24)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一齿轮轴(15)上,所述第一齿轮轴(15)之间设置有第二皮带(25),所述第一齿轮轴(15)上设置有上压辊(17),所述第一齿轮轴(15)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齿轮(16),所述第一齿轮(16)的下方设置第二齿轮(19),所述第二齿轮(19)设置在第二齿轮轴(18)的一端,所述第二齿轮轴(18)上设置有下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良元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菲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