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舍微生物取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111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禽舍微生物取样器,包括取样器本体,取样器本体内均布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样本腔,每一样本腔内部的一端均固定有一呈漏斗形状设置的固定块,每一固定块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一浸润有水液体营养液的海绵块,每一海绵块均呈环形固定于对应固定块的内侧壁上,每一样本腔的两端均分别螺纹固定有一第一密封盖和一第二密封盖,每一样本腔的外侧均转动安装有一用于取样的铲板,每一铲板上均设置有一折叠机构,取样器本体远离铲板的一端固定有一手持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取样器内设置有多个样本腔,解决了一个取样器只能存放一个样本的问题,同时避免出现每个禽舍内取到的样本被弄混的情况,具有操作简单、检测结果准确的特点。

Poultry house microbial samp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禽舍微生物取样器
本技术涉及禽类养殖
,尤其是涉及一种禽舍微生物取样器。
技术介绍
在禽类的规模化养殖厂内,大多采用封闭式的禽舍进行禽类饲养,大量的禽类在禽舍内饲养的过程中,造成禽舍内环境愈发复杂,禽流感等禽类流行性疾病频繁爆发和传播,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目前,我国养殖厂中所采用的微生物取样器大多是对禽舍内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而无法对禽舍内禽类粪便、食物残渣等滋生的微生物进行检测,禽类粪便、食物残渣等滋生的微生物在脏乱的禽舍内非常适合繁殖,甚至会在禽舍内聚集生长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需要定期对禽舍内污泥、粪便等进行取样检测。现有禽舍微生物的取样器主要存在的是:在禽舍内进行取样时,需要定点取样多个样本进行检测以达到最准确的检测数据,而现有的取样器中只能盛放有一个样本,需要多个取样器才能完成对一个禽舍的取样,这样取样人员渠道携带很多个取样器才能完成对养殖厂内禽舍的取样,携带起来非常的不方便;而且取样器的个数过多,非常容易弄混每一个禽舍内取到的样本,容易造成检测数据的错误。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禽舍微生物取样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禽舍微生物取样器,在取样器内设置有多个样本腔,解决了一个取样器只能存放一个样本的问题,同时避免出现每个禽舍内取到的样本被弄混的情况,具有操作简单、检测结果准确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禽舍微生物取样器,包括取样器本体,所述取样器本体内均布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样本腔,每一所述样本腔均沿所述取样器本体轴线方向贯穿所述取样器本体,每一所述样本腔内部的一端均固定有一呈漏斗形状设置的固定块,每一所述固定块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一浸润有水液体营养液的海绵块,每一所述海绵块均呈环形固定于对应所述固定块的内侧壁上,每一所述样本腔的两端均分别螺纹固定有一第一密封盖和一第二密封盖,每一所述样本腔的外侧均转动安装有一用于取样的铲板,每一所述铲板上均设置有一折叠机构,所述取样器本体远离所述铲板的一端固定有一手持架。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一所述样本腔的外侧均设有一设置于所述取样器本体外侧壁上的安装凹槽,每一所述安装凹槽均平行于所述样本腔,每一所述铲板均转动安装于对应所述安装凹槽内,每一所述安装凹槽的两侧均设置有一凸块,每一所述安装凹槽的外侧均通过所述凸块滑动安装有一第一挡板。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一所述折叠机构包括铰接于所述铲板端部的铲板头,每一所述铲板头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一第一连接杆的一端,每一所述铲板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一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每一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均通过铰接轴与对应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在一起,每一所述铰接轴上还固定有一把手。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一所述铲板设置有铲板头的一端均设有一平行于所述铲板的第二挡板,每一所述铲板头的底部均抵靠于所述第二挡板的顶部。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一所述铲板头的顶部均设有一方便铲板头进行取样的倾斜面。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一所述第一密封盖的端部均设有一与所述海绵块相适配的锥形块。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禽舍微生物取样器,包括取样器本体、手持架、铲板、第一密封盖和第二密封盖,相较于传统的取样器,相较于现有的取样器,在本技术的取样操作非常简单,同时在取样器本体内设置有多个样本腔,使得一个取样器即可对整个禽舍完成取样,不但解决了一个取样器只能存放一个样本的问题,也大大减小了由于取样器数量太多而造成的每个禽舍内所取样本被弄混的情况,从而避免了因样本被弄混而造成的禽舍内微生物检测结果出现偏差的问题,进而提高了禽舍内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由于每一铲板的端部均通过折叠机构转动安装有一铲板头,取样人员握住取样器本体另一端的手持架,利用铲板端部的铲板头铲取到样本之后,取样人员可以用手向后拉动铲板一侧的把手,把手带动第一连接杆向后移动,并带动铲板头进行转动并将铲板头上的样本投入到样本腔内,取样操作非常简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后视图;图3为图1中A-A向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取样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折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取样器本体;2、样本腔;3、固定块;4、海绵块;5、第一密封盖;6、第二密封盖;7、铲板;8、手持架;9、安装凹槽;10、凸块;11、第一挡板;12、铲板头;13、第一连接杆;14、第二连接杆;15、铰接轴;16、把手;17、第二挡板;18、倾斜面;19、锥形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3共同所示,禽舍微生物取样器,包括取样器本体1,取样器本体1内均布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样本腔2,每一样本腔2均沿取样器本体1轴线方向贯穿取样器本体1,每一样本腔2内部的一端均固定有一呈漏斗形状设置的固定块3,每一固定块3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一浸润有水液体营养液的海绵块4,每一海绵块4均呈环形固定于对应固定块3的内侧壁上,每一样本腔2的两端均分别螺纹固定有一第一密封盖5和一第二密封盖6,每一样本腔2的外侧均转动安装有一用于取样的铲板7,每一铲板7上均设置有一折叠机构,取样器本体1远离铲板7的一端固定有一手持架8。其中,每一样本腔2的外侧均设有一设置于取样器本体1外侧壁上的安装凹槽9,每一安装凹槽9均平行于样本腔2,每一铲板7均转动安装于对应安装凹槽9内,每一安装凹槽9的两侧均设置有一凸块10,每一安装凹槽9的外侧均通过凸块10滑动安装有一第一挡板11。如图4和图5共同所示,每一折叠机构包括铰接于铲板7端部的铲板头12,每一铲板头12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一第一连接杆13的一端,每一铲板7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一第二连接杆14的一端,每一第一连接杆13的另一端均通过铰接轴15与对应第二连接杆14的另一端铰接在一起,每一铰接轴15上还固定有一把手16。而且,每一铲板7设置有铲板头12的一端均设有一平行于铲板7的第二挡板17,每一铲板头12的底部均抵靠于第二挡板17的顶部。此外,每一铲板头12的顶部均设有一方便铲板头12进行取样的倾斜面18。每一第一密封盖5的端部均设有一与海绵块4相适配的锥形块19。使用本技术的方法如下:第一步,取样人员用手把取样器本体1上其中一个样本腔2上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禽舍微生物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样器本体,所述取样器本体内均布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样本腔,每一所述样本腔均沿所述取样器本体轴线方向贯穿所述取样器本体,每一所述样本腔内部的一端均固定有一呈漏斗形状设置的固定块,每一所述固定块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一浸润有水液体营养液的海绵块,每一所述海绵块均呈环形固定于对应所述固定块的内侧壁上,每一所述样本腔的两端均分别螺纹固定有一第一密封盖和一第二密封盖,每一所述样本腔的外侧均转动安装有一用于取样的铲板,每一所述铲板上均设置有一折叠机构,所述取样器本体远离所述铲板的一端固定有一手持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禽舍微生物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样器本体,所述取样器本体内均布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样本腔,每一所述样本腔均沿所述取样器本体轴线方向贯穿所述取样器本体,每一所述样本腔内部的一端均固定有一呈漏斗形状设置的固定块,每一所述固定块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一浸润有水液体营养液的海绵块,每一所述海绵块均呈环形固定于对应所述固定块的内侧壁上,每一所述样本腔的两端均分别螺纹固定有一第一密封盖和一第二密封盖,每一所述样本腔的外侧均转动安装有一用于取样的铲板,每一所述铲板上均设置有一折叠机构,所述取样器本体远离所述铲板的一端固定有一手持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禽舍微生物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样本腔的外侧均设有一设置于所述取样器本体外侧壁上的安装凹槽,每一所述安装凹槽均平行于所述样本腔,每一所述铲板均转动安装于对应所述安装凹槽内,每一所述安装凹槽的两侧均设置有一凸块,每一所述安装凹槽的外侧均通过所述凸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艳君马爱霞梁强罗鹏康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