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空气净化装置和空气净化电梯轿厢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3896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公开了电梯空气净化装置和空气净化电梯轿厢。其中电梯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风机和集水组件,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壳体内部开设有存储腔,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存储腔相联通,所述集水组件上设置有冷凝排水管,所述冷凝排水管与所述存储腔相联通。实现电梯内的空气净化。

Elevator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and air purification elevator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空气净化装置和空气净化电梯轿厢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梯空气净化装置和空气净化电梯轿厢。
技术介绍
电梯的使用十分普遍,不管是小区,写字楼还是商场上都大量使用电梯,很明显电梯已经成为我们日常使用的重要装置之一。然而,由于电梯的轿厢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相对狭窄、井道封闭以及人流量较大等因素造成了电梯轿厢内的空气质量相对较差,从而影响到乘坐者的舒适度,甚至影响到乘坐者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电梯空气净化装置和空气净化电梯轿厢,实现电梯内的空气净化。其技术方案如下:电梯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风机和集水组件,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壳体内部开设有存储腔,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存储腔相联通,所述集水组件上设置有冷凝排水管,所述冷凝排水管与所述存储腔相联通。所述集水组件包括第一外壳、铜管、制冷剂存储罐,所述制冷剂存储罐和所述铜管均安装在所述第一外壳内,所述铜管的输入口与所述制冷剂存储罐的输出口联通,所述第一外壳顶部开设有通气孔,底部开设有出液孔,所述出液孔与所述冷凝排水管联通。所述铜管呈螺旋状盘旋在所述制冷剂存储罐的外侧。所述集水组件还包括集水风机,所述集水风机安装在所述第一外壳内部,所述集水风机的进风口朝向所述通气孔,出风口朝向所述铜管。所述净化装置还包括有管道、过滤组件和水泵,所述过滤组件和水泵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管道的进口端位于所述存储腔的下端,所述管道的出口端位于所述存储腔的上端。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二外壳和过滤件,所述过滤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外壳的内部。所述壳体设置有上壳和下壳,所述下壳包括所述存储腔,所述下壳开设有所述第一风口,所述上壳开设有所述第二风口,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风机还安装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完全包裹所述风机的叶轮。还包括液位感应器,所述液位感应器安装在所述存储腔内部,并位于所述第一风口下方。空气净化电梯轿厢,包括所述净化装置和电梯轿厢,所述净化装置安装在所述电梯轿厢的侧壁上,所述电梯轿厢的轿厢壁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相通。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第一、第二、第三……”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下面对本技术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1、电梯净化装置,由于存储腔内的水会蒸发,所以要持续供水,所述集水组件设置有冷凝排水管,所述冷凝排水管联通到存储腔内进行供水。而第一风口是与存储腔是联通的,所以当风机启动时,存储腔水面上形成负压,轿厢内污染的空气经过第一风口进入到存储腔内,与水接触后,将空气中的灰尘吸附,灰尘与空气分离,起到净化空气作用。净化后的空气继续在风机的作用下进入壳体的第二风口附近,并通过第二风口排出。实现了对冷凝水的收集以及电梯轿厢内的空气净化。2、需要集水组件补充水时,制冷剂存储罐释放出制冷剂,制冷剂进入到铜管内,通过制冷剂的作用,将空气中的水汽液化粘附在铜管上,最后落入到第一外壳顶部然后经过底部的出液孔,再经过冷凝排水管输送到存储腔内,进行水分的补充,及时满足存储腔内的水位要求,另外,在第一外壳顶部设置的空气孔,方便空气进入。3、铜管呈螺旋状盘旋可以有效增加铜管的长度,从而提高换热的效率,更加有利于铜管上凝结水珠。4、集水风机通过鼓风,将空气快速引导经过铜管,铜管大量接触空气后可以快速从空气中吸取水汽,快速补充存储腔内的水分。5、有灰尘的水经过水泵抽取经过过滤组件,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再次回到存储腔内,保证了净化空气的水相对干净。6、过滤组件内的过滤件起到过滤作用,当过滤件过滤效果降低后,可以更换过滤件。7、壳体设置有上壳和下壳,将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分别设置在下壳和上壳上,起到隔绝作用,在进风和出风时避免互相干扰,而且上壳和下壳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可以阻隔水的外泄,而且在风机启动时,起到一个减震作用。8、带有净化装置的电梯轿厢可以对电梯轿厢内的空气进行净化,而且轿厢壁开设的排气孔不会干扰到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之间的排气。9、保护罩起到保护风机的叶轮,而且,一旦有异物进入,由于保护罩131的作用,所以能避免高速旋转的叶轮免受破坏,另外,在维修时,断电后的叶轮还会由于惯性在旋转,保护罩能保护叶轮与维修人员发生接触而造成事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净化装置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过滤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集水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净化装置安装后轿厢内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净化装置;11、壳体;111、第一风口;112、第二风口;113、存储腔;114、下壳;115、上壳;116、密封圈;12、水泵;13、风机;131、保护罩;14、管道;15、冷凝排水管;16、过滤组件;161、第二外壳;162、过滤件;17、集水组件;171、第一外壳;1711、通气孔;1712、出液孔;172、铜管;173、制冷剂存储罐;174、集水风机;18、液位感应器;20、电梯空调;30、轿厢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电梯空气净化系统,包括壳体11、风机13和集水组件17,所述风机13安装在所述壳体11上,所述壳体11上开设有第一风口111和第二风口112,所述壳体11内部开设有存储腔113,所述第一风口112与所述存储腔113相联通,所述集水组件17上设置有冷凝排水管15,所述冷凝排水管15与所述存储腔113相联通。电梯净化装置,由于存储腔113内的水会蒸发,所以要持续供水,所述集水组件17设置有冷凝排水管15,所述冷凝排水管15联通到存储腔113内进行供水。而第一风口111是与存储腔113是联通的,所以当风机13启动时,存储腔113水面上形成负压,轿厢内污染的空气经过第一风口111进入到存储腔113内,与水接触后,将空气中的灰尘吸附,灰尘与空气分离,起到净化空气作用。净化后的空气继续在风机13的作用下进入壳体11的第二风口112附近,并通过第二风口排出。实现了对冷凝水的收集以及电梯轿厢内的空气净化。电梯空气净化系统,包括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净化装置10,第二部分为电梯空调20,净化装置10对轿厢空气进行净化,此外,由于电梯空调20在制冷时会产生冷凝水,而冷凝水无法及时清除,使得空间变得相对潮湿,影响电器的寿命,可以通过冷凝水收集到存储腔113内作为空气净化用水。如图4所示,所述集水组件17包括第一外壳171、铜管172、制冷剂存储罐173,所述制冷剂存储罐173和所述铜管172均安装在所述第一外壳171内,所述铜管172呈螺旋状盘旋在所述制冷剂存储罐173的外侧,所述铜管172的输入口与所述制冷剂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梯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风机和集水组件,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壳体内部开设有存储腔,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存储腔相联通,所述集水组件上设置有冷凝排水管,所述冷凝排水管与所述存储腔相联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梯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风机和集水组件,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壳体内部开设有存储腔,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存储腔相联通,所述集水组件上设置有冷凝排水管,所述冷凝排水管与所述存储腔相联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梯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组件包括第一外壳、铜管、制冷剂存储罐,所述制冷剂存储罐和所述铜管均安装在所述第一外壳内,所述铜管的输入口与所述制冷剂存储罐的输出口联通,所述第一外壳顶部开设有通气孔,底部开设有出液孔,所述出液孔与所述冷凝排水管联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电梯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呈螺旋状盘旋在所述制冷剂存储罐的外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电梯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组件还包括集水风机,所述集水风机安装在所述第一外壳内部,所述集水风机的进风口朝向所述通气孔,出风口朝向所述铜管。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电梯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还包括有管道、过滤组件和水泵,所述过滤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漫丹李观亮谭峥嵘王娜杨自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