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置轿厢的装配式钢结构井道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3893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置轿厢的装配式钢结构井道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井道节本体,所述的井道节本体内设置有轿厢轨道节和曳引配重轨道节,所述的轿厢轨道节上滑动设置有电梯轿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井道节本体在加工工厂进行生产时,通过在井道节本体内预置轿厢轨道节和曳引配重轨道节,且在配重轨道节上滑动设置轿厢,在钢结构井道内作为轿厢节使用,在进行现场施工时,能够降低现场施工的工作量以及施工难度,既促进了施工人员的安全,而且能够大大的缩短现场施工工期。

A prefabricated steel structure hoistway section with a preset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置轿厢的装配式钢结构井道节
本技术涉及既有建筑加装电梯
,具体涉及一种预置轿厢的装配式钢结构井道节。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不断发展,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住宅作为人类直接生存的空间与环境,与人们生活最为密切。而人们在住宅居室内部环境不断改善的同时,也希望住宅交通状况(即人们平时的出入通行)能同样得到改善。电梯,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交通运输工具,不但已成为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设备,而且正在逐步成为低层建筑的代步工具。但是,依照我GB50096-1999《住宅设计规范》规定,7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应装设电梯,这就形成了2000年以后建成的住房7层以上才有电梯,而2000年以前全国大部分城镇的建筑中多层住宅(7层以下)是不设电梯的,而且也就是居住在这些住宅的居民正是现阶段进入老年化的代表,目前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正居住在没有电梯的多层住宅中,以及随着无障碍城市化工作的推进,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实际需求日益凸显,如何合理、安全地给既有住宅建筑加装电梯的问题也正成为一些大中型城市所关注的焦点。现在既有建筑在加装电梯的过程中,通常在钢结构井道施工完按成后,再安装电梯组件,电梯组件一般包括轨道、轿厢和曳引装置,由于钢结构井道为树立状态,在安装电梯组件时会给施工人员带来较大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现场的施工的预置轿厢的装配式钢结构井道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包括井道节本体,所述的井道节本体内设置有轿厢轨道节和曳引配重轨道节,所述的轿厢轨道节上滑动设置有电梯轿厢。作为优化,本技术所述的井道节本体内宽度方向的一侧均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的轿厢轨道节设置有两根,其中一根轿厢轨道节通过第一直角角板固定连接在安装支架上,另一根轿厢轨道节通过第一直角角板固定连接在井道节本体的横梁上,且两个轿厢轨道节相对设置,所述的电梯轿厢滑动设置在轿厢轨道节上,且电梯轿厢的下端与井道节本体之间设置有限位装置。作为优化,本技术所述的第一直角角板的其中一个端面固定在安装支架上,所述的轿厢轨道节通过扣板连接在第一直角角板的另一端面上,所述的扣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直角角板上,扣板的另一端压靠在轿厢轨道节上。作为优化,本技术所述的限位装置包括至少一根支撑梁,所述的支撑梁的两端担在井道节本体上,所述的电梯轿厢的下底面与支撑梁接触。作为优化,本技术所述的曳引配重轨道节设置有两根,所述的其中一个安装支架的侧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其中一根曳引配重轨道节的第二直角角板,所述的井道节本体与第二直角角板相对应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另一根曳引配重轨道节的安装梁,所述的安装梁也通过第二直角角板与曳引轨道节连接。作为优化,本技术所述的曳引配重轨道节为T型的壳体结构,所述的曳引配重轨道节的一端内设置有导引轨道,所述的导引轨道的一端插接在曳引配重轨道节内,且与曳引配重轨道节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井道节本体在加工工厂进行生产时,通过在井道节本体内预置轿厢轨道节和曳引配重轨道节,且在配重轨道节上滑动设置轿厢,在钢结构井道内作为轿厢节使用,在进行现场施工时,能够降低现场施工的工作量以及施工难度,既促进了施工人员的安全,而且能够大大的缩短现场施工工期。附图说明图1为井道节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其中:1、井道节本体,2、轿厢轨道节,3、第一直角角板,4、安装支架,5、扣板,6、第二直角角板,7、导引轨道,8、曳引配重轨道节,9、安装梁,10、电梯轿厢,11、支撑梁。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2所示的预置轿厢的装配式钢结构井道节,包括井道节本体1,所述的井道节本体1内设置有轿厢轨道节2和曳引配重轨道节8,所述的轿厢轨道节2上滑动设置有电梯轿厢10。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的井道节本体1内宽度方向的一侧均设置有安装支架4,所述的轿厢轨道节2设置有两根,其中一根轿厢轨道节2通过第一直角角板3固定连接在安装支架4上,另一根轿厢轨道节2通过第一直角角板3固定连接在井道节本体1的横梁上,且两个轿厢轨道节2相对设置,所述的电梯轿厢10滑动设置在轿厢轨道节2上,且电梯轿厢10的下端与井道节本体1之间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的限位装置包括至少一根支撑梁11,所述的支撑梁11的两端担在井道节本体1上,所述的电梯轿厢10的下底面与支撑梁11接触,将电梯轿厢10连接完成后,再将支撑梁11撤除。所述的第一直角角板3的其中一个端面固定在安装支架4上,所述的轿厢轨道节2通过扣板5连接在第一直角角板3的另一端面上,所述的扣板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直角角板3上,扣板5的另一端压靠在轿厢轨道节2上。本实施例所述的曳引配重轨道节8设置有两根,所述的其中一个安装支架4的侧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其中一根曳引配重轨道节8的第二直角角板6,所述的井道节本体1与第二直角角板6相对应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另一根曳引配重轨道节8的安装梁9,所述的安装梁9也通过第二直角角板6与曳引配重轨道节8连接。所述的曳引配重轨道节8为T型的壳体结构,所述的曳引配重轨道节8的一端内设置有导引轨道7,所述的导引轨道7的一端插接在曳引配重轨道节8内,且与曳引配重轨道节8固定连接。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技术的具体个案,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技术权利要求书且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置轿厢的装配式钢结构井道节,包括井道节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道节本体内设置有轿厢轨道节和曳引配重轨道节,所述的轿厢轨道节上滑动设置有电梯轿厢;/n所述的井道节本体内宽度方向的一侧均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的轿厢轨道节设置有两根,其中一根轿厢轨道节通过第一直角角板固定连接在安装支架上,另一根轿厢轨道节通过第一直角角板固定连接在井道节本体的横梁上,且两个轿厢轨道节相对设置,所述的电梯轿厢滑动设置在轿厢轨道节上,且电梯轿厢的下端与井道节本体之间设置有限位装置;/n所述的曳引配重轨道节设置有两根,所述的其中一个安装支架的侧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其中一根曳引配重轨道节的第二直角角板,所述的井道节本体与第二直角角板相对应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另一根曳引配重轨道节的安装梁,所述的安装梁也通过第二直角角板与曳引轨道节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置轿厢的装配式钢结构井道节,包括井道节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道节本体内设置有轿厢轨道节和曳引配重轨道节,所述的轿厢轨道节上滑动设置有电梯轿厢;
所述的井道节本体内宽度方向的一侧均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的轿厢轨道节设置有两根,其中一根轿厢轨道节通过第一直角角板固定连接在安装支架上,另一根轿厢轨道节通过第一直角角板固定连接在井道节本体的横梁上,且两个轿厢轨道节相对设置,所述的电梯轿厢滑动设置在轿厢轨道节上,且电梯轿厢的下端与井道节本体之间设置有限位装置;
所述的曳引配重轨道节设置有两根,所述的其中一个安装支架的侧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其中一根曳引配重轨道节的第二直角角板,所述的井道节本体与第二直角角板相对应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另一根曳引配重轨道节的安装梁,所述的安装梁也通过第二直角角板与曳引轨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波段连存裴兆贞李咸良展元荣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泉顺达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