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数据对接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3832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业务数据对接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包括接收业务系统发送的业务请求,根据业务请求中的业务ID获取当前业务中所需的第三方数据源的配置参数,其中,当前业务所需至少一个第三方数据源;根据配置参数动态生成业务调用代码;加载业务调用代码调用当前业务所需的第三方数据源,将返回结果发送至业务系统,通过通用数据接口,获取并管理与当前业务相关的至少一个第三方数据源,简化了数据对接的繁琐程度。

Business data docking methods and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业务数据对接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是涉及一种业务数据对接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数据系统与第三方数据源一般通过资源数据状态转化(RepresentationalStateTransfer,REST)接口进行通信。由于各第三方数据源接口返回的内容样式不同,因此要针对每个第三方数据源做单独处理。按照第三方数据源提供的接口文档中所写明的格式,调用接口,并取出返回数据。当前,对于不同数据源来说,各个数据源的调用方式以及处理方式类似,但调用的参数不一定相同,因此,在数据对接时,有相当程度的不得不做的重复劳动。且在调用过程中还可能会遇到接口返回错误、网络错误或第三方接口临时下线的情况,进一步增加了数据对接的繁琐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业务数据对接方法和装置,通过具有通用数据接口的业务调用代码,获取并管理与当前业务相关的至少一个第三方数据源,简化了数据对接的繁琐程度。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数据对接方法,用于对接业务系统和至少一个第三方数据源,所述方法包括:接收业务系统发送的业务请求,根据所述业务请求获取当前业务中所需的第三方数据源的配置参数,其中,所述当前业务所需至少一个第三方数据源;根据所述配置参数动态生成业务调用代码,所述业务调用代码包括调用所述第三方数据源的通用数据接口;加载所述业务调用代码调用所述当前业务所需的第三方数据源,将返回结果与所述业务系统进行对接。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控制指令修改所述配置参数,并得到当前业务中所需的第三方数据源的新生配置参数以及所述新生配置参数对应的版本号,并将所述新生配置参数与所述版本号进行缓存。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根据控制指令更改所述配置参数,并得到当前业务中所需的第三方数据源的新生配置参数以及所述新生配置参数对应的版本号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识别当前配置参数对应的版本号,判断所述当前配置参数对应的版本号与缓存的版本号是否相同;若相同,则调用所述缓存的版本号对应的业务调用代码;若不同,则根据所述当前配置参数动态生成当前业务的业务调用代码。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配置参数包括接口地址、调用方式、调用参数、重试次数、超时等待时间、返回数据处理方式、失败默认返回样式、数据源自动下线规则、数据源优先级和数据源选取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控制指令更改所述配置参数的步骤包括:根据控制指令可对所述配置参数中的重试次数、重试时间进行更改,所述控制指令包括根据所述业务请求获得的第一控制指令和来自控制中心的第二控制指令。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配置参数动态生成业务调用代码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配置参数中的数据源选取方法选取策略模板;按照所述策略模板以及所述配置参数动态生成业务调用代码。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加载所述业务调用代码调用所述当前业务所需的第三方数据源,将返回结果发送至所述业务系统的步骤,包括:加载所述业务调用代码,获知当前业务中的配置参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中的选取方式和优先级,调用当前业务所需的第三方数据源,并返回所述第三方数据源。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数据对接装置,用于对接业务系统和至少一个第三方数据源,所述装置包括:业务选取模块,用于接收业务系统发送的业务请求,根据所述业务请求获取当前业务中所需的第三方数据源的配置参数,其中,所述当前业务所需至少一个第三方数据源;调用代码自动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参数动态生成业务调用代码,所述业务调用代码包括调用所述第三方数据源的通用数据接口;数据源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加载所述业务调用代码调用所述当前业务所需的第三方数据源,将返回结果与所述业务系统进行对接。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且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业务数据对接方法。第四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前述实施方式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业务数据对接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对接方法和装置,通过业务系统发送的包括业务ID的业务请求,获取当前业务所需的第三方数据源的配置参数,根据配置参数动态生成业务调用代码,该业务调用代码具有当前业务所需的第三方数据源的通用数据接口,通过对业务调用代码进行加载,可调用业务所需的第三方数据源,将调用结果发送至业务系统。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应用可作为中间件联结第三方数据源与业务系统,通过通用数据接口,能够统一接收处理多个第三方数据源的数据,并可以对第三方数据源进行上线、下线及替代的管理,简化了数据对接的繁琐程度。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数据对接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数据对接装置的场景应用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数据对接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架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当前,在业务数据系统与第三方数据源进行通信时,调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接口返回错误、网络错误或第三方接口临时下线的情况。针对接口返回错误,需要根据第三方数据源提供的接口文档进行处理;针对网络错误,需要再进行有限次数的重试,此时不同数据源的重试策略和超时等待的时间不尽相同,无法统一的进行查看与配置;针对第三方接口临时下线,此时,数据源处于失效或者无法获取数据的状态,但缺乏有效的通知及处理手段。此外,为了将来能够核对调用结果,通常各个数据源的结果也要作为历史记录保存,但上述实施例对于历史的调用记录没有较优的查看与统计的手段。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数据对接方法和装置,通过通用数据接口,获取并管理与当前业务相关的至少一个第三方数据源,简化了数据对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业务数据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对接业务系统和至少一个第三方数据源,所述方法包括:/n接收业务系统发送的业务请求,根据所述业务请求获取当前业务中所需的第三方数据源的配置参数,其中,所述当前业务所需至少一个第三方数据源;/n根据所述配置参数动态生成业务调用代码,所述业务调用代码包括调用所述第三方数据源的通用数据接口;/n加载所述业务调用代码调用所述当前业务所需的第三方数据源,将返回结果与所述业务系统进行对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业务数据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对接业务系统和至少一个第三方数据源,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业务系统发送的业务请求,根据所述业务请求获取当前业务中所需的第三方数据源的配置参数,其中,所述当前业务所需至少一个第三方数据源;
根据所述配置参数动态生成业务调用代码,所述业务调用代码包括调用所述第三方数据源的通用数据接口;
加载所述业务调用代码调用所述当前业务所需的第三方数据源,将返回结果与所述业务系统进行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控制指令修改所述配置参数,并得到当前业务中所需的第三方数据源的新生配置参数以及所述新生配置参数对应的版本号,并将所述新生配置参数与所述版本号进行缓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控制指令更改所述配置参数,并得到当前业务中所需的第三方数据源的新生配置参数以及所述新生配置参数对应的版本号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识别当前配置参数对应的版本号,判断所述当前配置参数对应的版本号与缓存的版本号是否相同;
若相同,则调用所述缓存的版本号对应的业务调用代码;
若不同,则根据所述当前配置参数动态生成当前业务的业务调用代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参数包括接口地址、调用方式、调用参数、重试次数、超时等待时间、返回数据处理方式、失败默认返回样式、数据源自动下线规则、数据源优先级和数据源选取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控制指令更改所述配置参数的步骤包括:
根据控制指令可对所述配置参数中的重试次数、重试时间进行更改,所述控制指令包括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书雄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三百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