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存储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93328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2:1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存储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所述控制模块获取第一用户标识,并将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接收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并对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进行第一加密处理,得到第二用户标识,其中,不同的存储模块对应的所述第一加密处理不同;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存储于所述存储模块内;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一用户数据进行关联,得到第二用户数据,并存储所述第二用户数据。上述方法显著提升了用户数据在各存储系统中的存储安全性。

Data storage method, system,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存储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数据存储
,尤其是一种数据存储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一个数据存储系统可以包括多个互相独立的存储模块,用户在一个数据存储系统中对应有一个唯一的用户标识,用户可以凭借该用户标识分别在各个存储模块中进行操作,并将操作产生的操作数据与其用户标识关联后存储在相应的存储模块中,当用户再次登录该数据存储系统时,可以凭借其用户标识查看其在所有存储模块中的历史操作数据。在现有技术中,直接将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在数据存储系统内部进行传输流转,每个存储模块获取到的用户标识的形式和内容完全相同,每个存储模块利用相同的用户标识与用户在存储模块的操作数据关联后重新存入存储模块内。然而,由于每个存储模块获取到的用户标识的形式和内容完全相同,若该用户标识被其它非法用户所获取,则其它非法用户可以通过该用户标识获取所有存储模块中与该用户标识关联的操作数据,因此,现有的上述数据存储方法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存储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现有数据存储方法中其它非法用户可以通过一个用户标识获取所有存储模块中与该用户标识关联的操作数据的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方法,用于数据存储系统,所述数据存储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和至少一个存储模块,该方法包括:所述控制模块获取第一用户标识,并将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接收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并对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进行第一加密处理,得到第二用户标识,其中,不同的存储模块对应的所述第一加密处理不同;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存储于所述存储模块内;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一用户数据进行关联,得到第二用户数据,并存储所述第二用户数据。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对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进行第一加密处理,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利用第一密钥对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进行第一加密处理,其中,不同的存储模块对应的所述第一密钥不同。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对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进行第一加密处理,还包括依次利用信息摘要算法和安全散列算法对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进行加密处理的步骤,然后再利用所述第一密钥进行所述第一加密处理。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获取第一用户标识之后,还包括:对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进行第二加密处理,得到第三用户标识;将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包括:将所述第三用户标识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接收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接收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所述第三用户标识,并对所述第三用户标识进行解密处理,得到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进行第二加密处理,得到第三用户标识,包括:利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进行第三加密处理,得到第四用户标识,其中,所述非对称加密算法对应第二密钥,所述第二密钥的长度为L,L为正整数;将所述第二密钥随机插入所述第四用户标识中,得到第五用户标识,其中,所述第二密钥在所述第四用户标识中的插入位置为N,N为正整数;利用所述数据存储系统对应的公钥对L和N进行第四加密处理,得到加密串;将所述加密串插入所述第五用户标识的尾部,得到所述第三用户标识。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对所述第三用户标识进行解密处理,得到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包括:拆解所述第三用户标识,得到所述加密串和所述第五用户标识;利用所述数据存储系统对应的公钥对所述加密串进行解密处理,得到数值L和数值N;在所述第五用户标识的位置N处拆解出长度为L的所述第二密钥,得到所述第四用户标识;利用所述第二密钥,对所述第四用户标识进行解密处理,得到第一用户标识。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存储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和至少一个存储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用户标识,并将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包括: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并对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进行第一加密处理,得到第二用户标识,其中,不同的存储模块对应的所述第一加密处理不同;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存储于所述存储模块内;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一用户数据进行关联,得到第二用户数据,并存储所述第二用户数据。进一步地,所述存储模块对应有第一密钥,不同的存储模块对应的所述第一密钥不同,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处理子单元,用于利用第一密钥对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进行第一加密处理。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还包括:第二处理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处理子单元之前,依次利用信息摘要算法和安全散列算法对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进行加密处理。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包括:第三处理子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进行第二加密处理,得到第三用户标识;第四处理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三用户标识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还包括:第五处理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所述第三用户标识,并对所述第三用户标识进行解密处理,得到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处理子单元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利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进行第三加密处理,得到第四用户标识,其中,所述非对称加密算法对应第二密钥,所述第二密钥的长度为L,L为正整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密钥随机插入所述第四用户标识中,得到第五用户标识,其中,所述第二密钥在所述第四用户标识中的插入位置为N,N为正整数;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数据存储系统对应的公钥对L和N进行第四加密处理,得到加密串;第四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加密串插入所述第五用户标识的尾部,得到所述第三用户标识。进一步地,所述第五处理子单元包括:第五处理模块,用于拆解所述第三用户标识,得到所述加密串和所述第五用户标识;第六处理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数据存储系统对应的公钥对所述加密串进行解密处理,得到数值L和数值N;第七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五用户标识的位置N处拆解出长度为L的所述第二密钥,得到所述第四用户标识;第八处理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二密钥,对所述第四用户标识进行解密处理,得到第一用户标识。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存储方法,用于数据存储系统,所述数据存储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和至少一个存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n所述控制模块获取第一用户标识,并将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n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接收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并对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进行第一加密处理,得到第二用户标识,其中,不同的存储模块对应的所述第一加密处理不同;/n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存储于所述存储模块内;/n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一用户数据进行关联,得到第二用户数据,并存储所述第二用户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存储方法,用于数据存储系统,所述数据存储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和至少一个存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获取第一用户标识,并将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接收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并对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进行第一加密处理,得到第二用户标识,其中,不同的存储模块对应的所述第一加密处理不同;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获取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存储于所述存储模块内;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一用户数据进行关联,得到第二用户数据,并存储所述第二用户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对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进行第一加密处理,包括: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利用第一密钥对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进行第一加密处理,其中,不同的存储模块对应的所述第一密钥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对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进行第一加密处理,还包括依次利用信息摘要算法和安全散列算法对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进行加密处理的步骤,然后再利用所述第一密钥进行所述第一加密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获取第一用户标识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进行第二加密处理,得到第三用户标识;
将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包括:
将所述第三用户标识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接收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包括: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接收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所述第三用户标识,并对所述第三用户标识进行解密处理,得到所述第一用户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进行第二加密处理,得到第三用户标识,包括:
利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进行第三加密处理,得到第四用户标识,其中,所述非对称加密算法对应第二密钥,所述第二密钥的长度为L,L为正整数;
将所述第二密钥随机插入所述第四用户标识中,得到第五用户标识,其中,所述第二密钥在所述第四用户标识中的插入位置为N,N为正整数;
利用所述数据存储系统对应的公钥对L和N进行第四加密处理,得到加密串;
将所述加密串插入所述第五用户标识的尾部,得到所述第三用户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存储模块对所述第三用户标识进行解密处理,得到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包括:
拆解所述第三用户标识,得到所述加密串和所述第五用户标识;
利用所述数据存储系统对应的公钥对所述加密串进行解密处理,得到数值L和数值N;
在所述第五用户标识的位置N处拆解出长度为L的所述第二密钥,得到所述第四用户标识;
利用所述第二密钥,对所述第四用户标识进行解密处理,得到第一用户标识。


7.一种数据存储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和至少一个存储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用户标识,并将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英丽孙婉婷周洪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联通系统集成有限公司联通黑龙江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