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复合无纺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3275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非织造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菌复合无纺布,包括:外层无纺布、抗菌层、弹力层、填充层、加强筋层、防潮层和基布层,所述外层无纺布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弹力层,所述弹力层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填充层,所述填充层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层,所述加强筋层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潮层,所述防潮层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基布层,所述抗菌层的表面上成型有一层纳米银抗菌涂层。该抗菌复合无纺布,不仅具有较佳的柔软度和手感,而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还具有抗菌防潮的效果,便于推广使用。

An antibacterial composite non-woven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复合无纺布
本技术涉及非织造布
,具体为一种抗菌复合无纺布。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随身清洁用品(如面巾、化妆巾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现有技术中,这一类随身清洁用品通常是采用纸浆纸重叠压合而成,每一层纸的材质、物性均为一致,具有一定的手感和强度,但随着使用面的扩宽以及人们要求的提高,人们对随身清洁用品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无纺布原料也越来越多地作为原料来制备随身清洁用品,无纺布通常是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撑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速度快、产量高、成本低、用途广等特点。但是现有的无纺布往往不具有抗菌防潮的性能,而且不论是柔软度、手感、弹性和韧性都较差,不便于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和/或现有复合无纺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抗菌复合无纺布,能够不仅具有较佳的柔软度和手感,而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还具有抗菌防潮的效果,便于推广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复合无纺布,其包括:外层无纺布、抗菌层、弹力层、填充层、加强筋层、防潮层和基布层,所述外层无纺布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弹力层,所述弹力层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填充层,所述填充层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层,所述加强筋层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潮层,所述防潮层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基布层。作为本技术所述的抗菌复合无纺布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抗菌层的表面上成型有一层纳米银抗菌涂层,且纳米银抗菌涂料层的厚度为15-35μm。作为本技术所述的抗菌复合无纺布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外层无纺布、抗菌层、弹力层、填充层、加强筋层、防潮层和基布层相互间通过粘结剂粘结固定。作为本技术所述的抗菌复合无纺布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外层无纺布的厚度为3-4mm,所述抗菌层的厚度为2-4mm,所述弹力层的厚度为2-4mm,所述填充层的厚度为2-4mm,所述加强筋层的厚度为1.5-3mm,所述防潮层的厚度为1-2mm,所述基布层的厚度为2.5-4.5mm。作为本技术所述的抗菌复合无纺布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基布层与防潮层之间还成型有一层带孔石墨烯层作为隔离层。作为本技术所述的抗菌复合无纺布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外层无纺布的表面为均匀分布的网格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外层无纺布形成耐磨且手感较好的外层,通过抗菌层提供抗菌效果,通过弹力层提供弹性,通过填充层提供柔软性,通过加强筋层提供韧性,通过防潮层提供防潮性能,该抗菌复合无纺布,不仅具有较佳的柔软度和手感,而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还具有抗菌防潮的效果,便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中:100外层无纺布、200抗菌层、300弹力层、400填充层、500加强筋层、600防潮层、700基布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一种抗菌复合无纺布,不仅具有较佳的柔软度和手感,而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还具有抗菌防潮的效果,便于推广使用,请参阅图1,包括外层无纺布100、抗菌层200、弹力层300、填充层400、加强筋层500、防潮层600和基布层700;请再次参阅图1,外层无纺布100为聚丙烯无纺布外层,外层无纺布100用于提供较好的手感和平整度;请再次参阅图1,抗菌层200的顶面固定连接外层无纺布100,具体的,抗菌层200的顶面粘合连接外层无纺布100,抗菌层200为海藻纤维无纺布层,抗菌层200用于提供抗菌效果;请再次参阅图1,弹力层300的顶面固定连接抗菌层200,具体的,弹力层300的顶面粘合连接抗菌层200,弹力层300为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弹力棉球和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弹力棉绳交织而成,弹力层300用于提供弹性效果;请再次参阅图1,填充层400的顶面固定连接弹力层300,具体的,填充层400的顶面粘合连接弹力层300,填充层400为平纹织物垫层,填充层400用于提供柔软性;请再次参阅图1,加强筋层500的顶面固定连接填充层400,具体的,加强筋层500的顶面粘合连接填充层400,加强筋层500为若干个弹性棉柱螺旋缠绕而成,加强筋层500用于提供韧性;请再次参阅图1,防潮层600的顶面固定连接加强筋层500,具体的,防潮层600的顶面粘合连接加强筋层500,防潮层600为PVC塑料膜,防潮层600用于提供防潮性能;请再次参阅图1,基布层700的顶面固定连接防潮层600,具体的,基布层700的顶面粘合连接防潮层600,基布层700为水刺无纺布和热风无纺布混合制成,基布层700用于提供抗腐蚀表面;在具体的使用时,通过外层无纺布100形成耐磨且手感较好的外层,通过抗菌层200提供抗菌效果,通过弹力层300提供弹性,通过填充层400提供柔软性,通过加强筋层500提供韧性,通过防潮层600提供防潮性能,通过基布层700提供抗腐蚀性能。请再次参阅图1,为了提高抗菌层200的抗菌效果,抗菌层200的表面上成型有一层纳米银抗菌涂层,且纳米银抗菌涂料层的厚度为15-35μm。请再次参阅图1,为了防止无纺布各层间剥离,外层无纺布100、抗菌层200、弹力层300、填充层400、加强筋层500、防潮层600和基布层700相互间通过粘结剂粘结固定。请再次参阅图1,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无纺布(100)、抗菌层(200)、弹力层(300)、填充层(400)、加强筋层(500)、防潮层(600)和基布层(700),所述外层无纺布(100)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抗菌层(200),所述抗菌层(200)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弹力层(300),所述弹力层(300)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填充层(400),所述填充层(400)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层(500),所述加强筋层(500)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潮层(600),所述防潮层(600)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基布层(7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无纺布(100)、抗菌层(200)、弹力层(300)、填充层(400)、加强筋层(500)、防潮层(600)和基布层(700),所述外层无纺布(100)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抗菌层(200),所述抗菌层(200)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弹力层(300),所述弹力层(300)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填充层(400),所述填充层(400)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层(500),所述加强筋层(500)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潮层(600),所述防潮层(600)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基布层(7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200)的表面上成型有一层纳米银抗菌涂层,且纳米银抗菌涂料层的厚度为15-3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无纺布(100)、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敏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开源非织造布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