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墙体保温的玄武岩纤维保温墙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2064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墙体保温的玄武岩纤维保温墙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玄武岩层,玄武岩层外侧设有贴合层,贴合层均匀开设有两排阻热口,每排阻热口均设有若干个,贴合层外侧设有耐高温层,耐高温层为三种材料制成,耐高温层包括:聚烯烃层、云母层和水泥层,水泥层内侧设有云母层和聚烯烃层,云母层与聚烯烃层为上下分布,原材料为玄武岩、水泥、聚烯烃、云母层、浸润剂、表面改性剂、沥青,将多股平行原丝或单股平行原丝在不加捻的状态下并合而成,制作出玄武岩纤维制品;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墙体保温的玄武岩纤维保温墙板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优秀的耐热性能、良好的保温性能、耐久性能、良好的电绝缘、耐腐蚀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A basalt fiber wall board for wall insulation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墙体保温的玄武岩纤维保温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墙板制备
,具体为一种用于墙体保温的玄武岩纤维保温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建筑产业化是利用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式施工和信息化管理等方法来建造、使用和管理建筑,以提高建筑生成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降低成本,降低物耗。是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建筑业的深刻变革。装配式结构在欧美的应用相当广泛。在亚洲日本处于领先地位。发达国家预制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比重美国为35%,俄罗50%,欧洲为35-40%。我国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应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一直到80年代,各种预制屋面梁、吊车梁、预制屋面板、预制空心楼板以及大板建筑等得到了很多应用。进入90年代后,由于预制装配式建筑自身在设计水平、构件制作的精细程度和装配技术落后等原因以及当时现浇混凝土技术的迅速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应用特别是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处于低潮,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应用重新升温,并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装配式预制构件是住宅产业化的核心技术之一,但是,我国在装配式预制构件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应用上较为落后,落后的预制构件技术已经成为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的技术瓶颈。因此,开发新型、高强、轻质的装配式预制构件对我国、我省住宅产业化发展十分重要。作为强度高、质量轻、绿色环保的高性能纤维,目前,玄武岩连续纤维已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摩擦材料、造船材料、隔热材料、汽车行业、高温过滤织物以及防护领域等多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推动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开发研究玄武岩纤维制品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在装配式建筑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墙体保温的玄武岩纤维保温墙板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优秀的耐热性能、良好的保温性能、耐久性能、良好的电绝缘、耐腐蚀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墙体保温的玄武岩纤维保温墙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玄武岩层,所述玄武岩层外侧设有贴合层,所述贴合层均匀开设有两排阻热口,所述每排阻热口均设有若干个,所述贴合层外侧设有耐高温层,所述耐高温层为三种材料制成,所述耐高温层包括:聚烯烃层、云母层和水泥层,所述水泥层内侧设有云母层和聚烯烃层,所述云母层与聚烯烃层为上下分布。所述原材料为玄武岩、水泥、聚烯烃、云母带、浸润剂、表面改性剂、沥青;制备方法如下:将多股平行原丝或单股平行原丝在不加捻的状态下并合而成,制作出玄武岩纤维制品;将上述的玄武岩纤维制品涂设浸润剂,根据要求不同,从而通过马歇尔试验与高温车辙试验确定最佳的沥青与纤维用量后,加入沥青和水泥制作玄武岩层;将上述玄武岩层进行浇筑贴合层,在浇筑的过程中,开设阻热口;将上述的贴合层外侧加入云母带进行铺设云母层,在铺设完成后,进行再次的浇筑水泥,形成云母层;将上述云母层外侧加入倒入聚烯烃材料并浇筑水泥,形成聚烯烃层;将上述玄武岩保温墙板进行加热成型,得到可使用的玄武岩保温墙板。优选的,所述玄武岩、云母带和聚烯烃等均为符合规定材料。优选的,所述玄武岩层表面涂设有表面改性剂。优选的,所述在本装置成型的过程中,采用专用的模具进行生产。该专利技术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一种用于墙体保温的玄武岩纤维保温墙板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玄武岩纤维进行保证本墙板的耐热、电绝缘和耐腐蚀能力,增加墙板的使用行,采用浸润剂和表面改性剂进行增加玄武岩纤维的粘结性;2:一种用于墙体保温的玄武岩纤维保温墙板及其制备方法对聚烯烃进行预热变硬,从而进行隔热,保证本墙板的耐热性能,采用云母层进行隔热,多重隔热,从而保证墙板的保温能力,通过阻热口的开设进行增加保温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墙体保温的玄武岩纤维保温墙板及其制备方法的墙板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墙体保温的玄武岩纤维保温墙板及其制备方法的耐高温层示意图。图中标注说明:1贴合层、2耐高温层、3阻热口、4玄武岩层、5水泥层、6聚烯烃层、7云母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一种用于墙体保温的玄武岩纤维保温墙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玄武岩层4,玄武岩层4外侧设有贴合层1,贴合层1均匀开设有两排阻热口3,每排阻热口3均设有若干个,贴合层1外侧设有耐高温层2,耐高温层2为三种材料制成,耐高温层2包括:聚烯烃层6、云母层7和水泥层5,水泥层5内侧设有云母层7和聚烯烃层6,云母层7与聚烯烃层6为上下分布。原材料为玄武岩、水泥、聚烯烃、云母带、浸润剂、表面改性剂、沥青。制备方法如下:1将多股平行原丝或单股平行原丝在不加捻的状态下并合而成,制作出玄武岩纤维制品;2将上述1的玄武岩纤维制品涂设浸润剂,根据要求不同,从而通过马歇尔试验与高温车辙试验确定最佳的沥青与纤维用量后,加入沥青和水泥制作玄武岩层4;3将上述2玄武岩层4进行浇筑贴合层1,在浇筑的过程中,开设阻热口3;4将上述3的贴合层1外侧加入云母带进行铺设云母层7,在铺设完成后,进行再次的浇筑水泥,形成云母层7;5将上述4云母层7外侧加入倒入聚烯烃材料并浇筑水泥,形成聚烯烃层6;6将上述5玄武岩保温墙板进行加热成型,得到可使用的玄武岩保温墙板。本专利技术在玄武岩纤维内加入浸润剂和表面改性剂,进行增加玄武岩纤维的粘结性,进行浇筑贴合层1,从而保证本墙板的外形,在贴合层1上进行开设阻热口3,减少热量的传递,在热量传递的过程中,通过阻热口3的空气介质进行减慢热量的传递,在贴合层1外侧加入云母带进行铺设云母层7进行二次的阻热,从而进行保证阻热性能,通过聚烯烃层6的浇筑进行形成聚烯烃层6,从而进行遇热硬化,形成耐热层,增加耐热性能和耐腐蚀能力,经过测试得到,本产品与以往产品对比更具有优秀的耐热性能、良好的保温性能、耐久性能、良好的电绝缘、耐腐蚀的优点。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墙体保温的玄武岩纤维保温墙板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玄武岩层(4),所述玄武岩层(4)外侧设有贴合层(1),所述贴合层(1)均匀开设有两排阻热口(3),所述每排阻热口(3)均设有若干个,所述贴合层(1)外侧设有耐高温层(2),所述耐高温层(2)为三种材料制成,所述耐高温层(2)包括:聚烯烃层(6)、云母层(7)和水泥层(5),所述水泥层(5)内侧设有云母层(7)和聚烯烃层(6),所述云母层(7)与聚烯烃层(6)为上下分布;/n所述原材料为玄武岩、水泥、聚烯烃、云母带、浸润剂、表面改性剂、沥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墙体保温的玄武岩纤维保温墙板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玄武岩层(4),所述玄武岩层(4)外侧设有贴合层(1),所述贴合层(1)均匀开设有两排阻热口(3),所述每排阻热口(3)均设有若干个,所述贴合层(1)外侧设有耐高温层(2),所述耐高温层(2)为三种材料制成,所述耐高温层(2)包括:聚烯烃层(6)、云母层(7)和水泥层(5),所述水泥层(5)内侧设有云母层(7)和聚烯烃层(6),所述云母层(7)与聚烯烃层(6)为上下分布;
所述原材料为玄武岩、水泥、聚烯烃、云母带、浸润剂、表面改性剂、沥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墙体保温的玄武岩纤维保温墙板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如下:
(1)将多股平行原丝或单股平行原丝在不加捻的状态下并合而成,制作出玄武岩纤维制品;
(2)将上述(1)的玄武岩纤维制品涂设浸润剂,根据要求不同,从而通过马歇尔试验与高温车辙试验确定最佳的沥青与纤维用量后,加入沥青和水泥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绍溢张欣钟景超陈元清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水城钢铁集团赛德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