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沫压填式蜂窝复合板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74449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泡沫压填式蜂窝复合板及制备方法,复合板从上到下依次是面料层、蜂窝复合芯层和面料层,蜂窝复合芯层是通过平板压力机将聚氨酯吸音泡沫直接压填至蜂窝芯制得,特殊多元醇组合料配方为55~70重量份的多元醇A;20~30重量份的多元醇B;8~15重量份的泡沫脆化剂等,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泡沫压填式蜂窝复合板,采用聚氨酯吸音泡沫压填至蜂窝芯、再复合面料的工艺,制备方法简便、易操作,生产过程无三废污染,安全环保,聚氨酯吸音泡沫利用大量的低成本泡沫脆化剂,泡沫脆性大,可快速直接压填至蜂窝芯中,一步到位,生产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泡沫压填式蜂窝复合板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构复合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抗压、轻质、吸音的泡沫压填式蜂窝复合板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常见的蜂窝板芯材包括芳纶蜂窝、铝蜂窝、聚丙烯蜂窝、纸蜂窝等,蜂窝芯为轻质材料,垂直于孔格展开方向的剪切强度高。蜂窝板由于特殊的结构,具有高抗压强度和质量轻的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在轻量化产品中,应用领域包括航空、船舶、汽车、列车、电信、建筑和体育器材等。蜂窝材料的应用领域中经常要求产品需要良好的吸音性能,而普通的蜂窝材料往往难以实现。专利CN107825788A公开了一种吸音蜂窝板,由蜂窝板上下两层热压复合含胶水的玻纤板和微穿孔吸音板构成。微穿孔吸音板的引入,尽管对材料的吸音性能有所帮助,但是复合在蜂窝板表面上的微穿孔吸音板容易遭到破坏,有效使用期短。另外微穿孔吸音板重量大,这种吸音蜂窝板很难实现轻量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吸音有效期长、轻量化、制备工艺简单和高抗压强度的泡沫压填式蜂窝复合板及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质吸音的泡沫压填式蜂窝复合板,复合板从上到下依次是面料层、蜂窝复合芯层和面料层。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专利技术蜂窝复合芯层是通过平板压力机将聚氨酯吸音泡沫直接压填至蜂窝芯制得,蜂窝芯为通孔柱形结构蜂窝芯,蜂窝芯为金属蜂窝芯或纸蜂窝芯或塑料蜂窝芯;聚氨酯吸音泡沫是由特殊多元醇组合料和异氰酸酯发泡制得。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特殊多元醇组合料配方如下:55~70重量份的多元醇A;20~30重量份的多元醇B;8~15重量份的泡沫脆化剂;3.5~8重量份的发泡剂;0.8~1.2重量份的硅油匀泡剂;0.8~1.2重量份的开孔剂;0.35~0.6重量份的催化剂;0.8~1.2重量份的抗氧剂。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元醇A是以蔗糖为起始剂的聚醚多元醇,羟值为450±20mgKOH/g;多元醇B是以丙三醇为起始剂的聚醚多元醇,羟值为33±2mgKOH/g。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泡沫脆化剂是由重量比为1:1的工业级丙三醇和无机填料组成,无机填料为高岭土、碳酸钙、蒙脱土中的一种或多种,粒径为0.5-6微米。泡沫脆化剂是由重量之比为1:1的工业级丙三醇和无机填料组成,是不可或缺的组分。丙三醇分子量低、活性高,发泡过程与异氰酸酯快速反应,形成的聚氨酯分子链段苯环之间距离短,形成很长的硬段,从而起到泡沫脆化的作用;无机填料的加入,使原料中的官能团接触率降低,阻碍了部分凝胶反应,从而弱化泡沫的延伸率,达到泡沫脆化的效果。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发泡剂为水;硅油匀泡剂为开孔型硅油和成核型硅油的混合物,重量比为1:0.5~2;开孔剂为ALLCHEM3363;抗氧剂为巴斯夫的PUR70。发泡剂为水,根据发泡剂的添加量控制泡沫的密度;硅油匀泡剂,调整合适的泡孔;一般催化剂对泡沫产生的气味贡献大,本专利技术催化剂为反应型平衡胺类催化剂,降低了操作者对聚氨酯泡沫的不舒适度;抗氧剂为巴斯夫的PUR70,散发性非常低,并且具有优异的抗气熏变色性能。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异氰酸酯为MDI体系异氰酸酯,NCO的含量为30.5~32.0wt%,多元醇组合料与异氰酸酯的重量比为1:1.4~1:2.1。之所以控制在此范围内,是因为:两者重量比低于1:1.4,泡沫无法达到脆性目的,重量比高于1:2.1,发泡过程的平衡难以控制,容易出现发泡异常。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元醇组合料与异氰酸酯的重量比为1:1.65~1:1.85。之所以控制在此范围内,泡沫脆性高、开孔好,发泡工艺宽容度高,发泡的工艺更容易掌控,不会因发泡环境的温湿差异大导致得到的泡沫差异大。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轻质吸音的泡沫压填式蜂窝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将同等厚度和大小的聚氨酯吸音泡沫板和蜂窝芯叠放于平板压力机的平板之间,采用泡沫板上蜂窝芯下或者蜂窝芯上泡沫板下的叠放方式,利用平板压力机将聚氨酯吸音泡沫快速压填至蜂窝芯,泡沫填满蜂窝孔,得到同原有厚度的蜂窝复合芯层;再利用复合机将面料粘合在蜂窝复合芯层上下表面,制备出泡沫压填式蜂窝复合板。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聚氨酯吸音泡沫的制备步骤如下:1)、先将称量好的多元醇组合料的各个组分,除了无机填料,将其它成份加入反应釜中搅拌2~3小时,得到均匀的体系A,控制料温在20~28℃;2)、控制异氰酸酯的料温在20~28℃,将体系A先和无机填料混合均匀,再注入异氰酸酯混合均匀进行发泡反应。控制好料温可保证发泡过程平稳,不会出现塌泡、裂泡,泡沫开孔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泡沫压填式蜂窝复合板,采用聚氨酯吸音泡沫压填至蜂窝芯、再复合面料的工艺,制备方法简便、易操作,生产过程无三废污染,安全环保。2)、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聚氨酯吸音泡沫利用大量的低成本泡沫脆化剂,泡沫脆性大,可快速直接压填至蜂窝芯中,一步到位,生产效率高。3)、本专利技术泡沫配方在引入泡沫脆化剂的前提下,合理地选择其它原料,调整发泡平衡,制备的泡沫密度低、开孔率高。4)、本专利技术结合了泡沫吸音性能好、蜂窝材料抗压强度高、两者重量轻的优势,制备的复合板能够适用于特殊降噪、抗压要求的场合,生产成本低,能够实现批量生产。5)、本专利技术的泡沫脆化剂是由重量之比为1:1的工业级丙三醇和无机填料组成,是不可或缺的组分,丙三醇分子量低、活性高,发泡过程与异氰酸酯快速反应,形成的聚氨酯分子链段苯环之间距离短,形成很长的硬段,从而起到泡沫脆化的作用,无机填料为高岭土、碳酸钙、蒙脱土中的一种或多种,粒径0.5-6微米,无机填料的加入,使原料中的官能团接触率降低,阻碍了部分凝胶反应,从而弱化泡沫的延伸率,达到泡沫脆化的效果。6)、本专利技术所用发泡剂为水,根据发泡剂的添加量控制泡沫的密度;硅油匀泡剂为开孔型硅油和成核型硅油的混合物,重量比为1:0.5~2,调整合适的泡孔;一般催化剂对泡沫产生的气味贡献大,催化剂为反应型平衡胺类催化剂,降低了操作者对聚氨酯泡沫的不舒适度;抗氧剂为巴斯夫的PUR70,散发性非常低,并且具有优异的抗气熏变色性能。7)、本专利技术多元醇组合料与异氰酸酯的重量比为1:1.4~1:2.1。之所以控制在此范围内,是因为:两者重量比低于1:1.4,泡沫无法达到脆性目的,重量比高于1:2.1,发泡过程的平衡难以控制,容易出现发泡异常。优选多元醇组合料与异氰酸酯的重量比为1:1.65~1:1.85,之所以控制在此范围内,泡沫脆性高、开孔好,发泡工艺宽容度高,发泡的工艺更容易掌控,不会因发泡环境的温湿差异大导致得到的泡沫差异大。8)、本专利技术工艺是控制异氰酸酯的料温在20~28℃,将体系A先和无机填料混合均匀,再注入异氰酸酯混合均匀进行发泡反应,控制好料温可保证发泡过程平稳,不会出现塌泡、裂泡,泡沫开孔好。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质吸音的泡沫压填式蜂窝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板从上到下依次是面料(2)层、蜂窝复合芯层(1)和面料(2)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吸音的泡沫压填式蜂窝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板从上到下依次是面料(2)层、蜂窝复合芯层(1)和面料(2)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吸音的泡沫压填式蜂窝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蜂窝复合芯层(1)是通过平板压力机将聚氨酯吸音泡沫(4)直接压填至蜂窝芯制得,所述的蜂窝芯为通孔柱形结构蜂窝芯,所述的蜂窝芯为金属蜂窝芯或纸蜂窝芯或塑料蜂窝芯;所述的聚氨酯吸音泡沫(4)是由特殊多元醇组合料和异氰酸酯发泡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轻质吸音的泡沫压填式蜂窝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特殊多元醇组合料配方如下:
55~70重量份的多元醇A;
20~30重量份的多元醇B;
8~15重量份的泡沫脆化剂;
3.5~8重量份的发泡剂;
0.8~1.2重量份的硅油匀泡剂;
0.8~1.2重量份的开孔剂;
0.35~0.6重量份的催化剂;
0.8~1.2重量份的抗氧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质吸音的泡沫压填式蜂窝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元醇A是以蔗糖为起始剂的聚醚多元醇,羟值为450±20mgKOH/g;所述的多元醇B是以丙三醇为起始剂的聚醚多元醇,羟值为33±2mgKOH/g。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质吸音的泡沫压填式蜂窝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泡沫脆化剂是由重量比为1:1的工业级丙三醇和无机填料组成,所述的无机填料为高岭土、碳酸钙、蒙脱土中的一种或多种,粒径为0.5-6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质吸音的泡沫压填式蜂窝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响亮徐钢翁柳燕王亚南刘国旺楼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