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带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3230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载带加工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载带传输机构以及用于承载载带的加工平台,加工平台上沿载带传输方向还依次设有加热机构、冲槽机构和冲孔机构,加热机构包括上加热模、下加热模以及驱动组件,加工平台处在上加热模和下加热模之间,冲槽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上冲槽模、滑动连接在机架上的下冲槽模,下冲槽模与下加热模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上冲槽模处在加工平台上方且靠近加工平台,下冲槽模处在加工平台的下方,加工平台上设有供下冲槽模通过的通槽。通过第一连接杆使下加热模和冲槽模一起移动,冲槽机构中无需设置额外的驱动源,节省生产成本。

A kind of belt hand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带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载带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载带是指在一种应用于电子包装领域的带状产品,它具有特定的厚度,在其长度方向上等距分布着用于承放电子元器件的孔穴(亦称口袋)和用于进行索引定位的定位孔。目前,公开号为CN10581840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承载带自动加工成型装置,其包括机台和依次设于机台上的载带导向组件、载带传送组件、热压模、冲槽模、冲孔模,载带传送组件穿过热压模、冲槽模和冲孔模,热压模与所述冲槽模紧邻设置,热压模包括第一底座、固定于第一底座上的第一支撑框架、设于第一支撑框架下部的第一垫板、设于第一垫板上的下加热模组件、固定于第一支撑框架顶部的第二气缸和固定于第二气缸下端的上加热模组件,冲槽模包括第二底座、固定于第二底座上的第二支撑框架、固定于第二支撑框架下部的下冲槽模组件、固定于第二支撑框架上部的上冲槽模组件和设于上冲槽模组件内的冲料杆,冲料杆用于成型承载带上的口袋。结合上述专利的说明书部分,承载带经过热压模加热一次后,载带传送组件将承载带传送至上冲槽模组件的下方,控制系统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带加工装置,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载带传输机构(3)以及用于承载载带的加工平台(2),所述加工平台(2)上沿载带传输方向还依次设有加热机构(4)、冲槽机构(5)和冲孔机构(6),其特征是:所述加热机构(4)包括上加热模(41)、下加热模(42)以及驱动上加热模(41)和下加热模(42)同步相向或相背移动的驱动组件(43),所述加工平台(2)处在上加热模(41)和下加热模(42)之间,所述冲槽机构(5)包括固定在机架(1)上的上冲槽模(51)、滑动连接在机架(1)上的下冲槽模(52),所述下冲槽模(52)与下加热模(42)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53),所述上冲槽模(51)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带加工装置,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载带传输机构(3)以及用于承载载带的加工平台(2),所述加工平台(2)上沿载带传输方向还依次设有加热机构(4)、冲槽机构(5)和冲孔机构(6),其特征是:所述加热机构(4)包括上加热模(41)、下加热模(42)以及驱动上加热模(41)和下加热模(42)同步相向或相背移动的驱动组件(43),所述加工平台(2)处在上加热模(41)和下加热模(42)之间,所述冲槽机构(5)包括固定在机架(1)上的上冲槽模(51)、滑动连接在机架(1)上的下冲槽模(52),所述下冲槽模(52)与下加热模(42)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53),所述上冲槽模(51)处在加工平台(2)上方且靠近加工平台(2),所述下冲槽模(52)处在加工平台(2)的下方,所述加工平台(2)上设有供下冲槽模(52)通过的通槽(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带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组件(43)包括双向丝杠(431)、驱动源(432),所述双向丝杠(431)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且双向丝杠(431)的双端分别螺纹连接在上加热模(41)和下加热模(42)上,所述驱动源(432)驱动双向丝杠(431)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载带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载带传输机构(3)包括第一气缸(31)、抵接块(32)、移动架(33)以及移动组件(34),所述移动架(33)滑动连接在机架(1)上,所述第一气缸(31)固定在移动架(33)的顶部,所述第一气缸(31)的输出轴穿过移动架(33)的顶部并朝向移动架(33)的底部,所述抵接块(32)滑动连接在移动架(33)中并固定在第一气缸(31)的输出轴上,所述移动组件(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剑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世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