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3144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1:3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衬底基板和第二衬底基板;第一衬底基板和第二衬底基板之间设置有色阻层以及设置于色阻层上的导电电极;导电电极上设置有贯穿导电电极且与色阻层接触的通孔,与通孔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制备材料包括分子筛。通过在制备支撑柱的材料中添加分子筛,并将支撑柱设置于与通孔对应的位置处,即使流入通孔的PI液不够导致色阻层内部离子进入液晶层中,此时利用分子筛吸附离子的功能,可以有效的将色阻层内析出的离子吸附在分子筛内部,从而就可以消除离子对于液晶层中的液晶的影响,防止通孔处液晶的电压发生变化导致通孔处显示亮度不均匀,改善斜纹。

A kind of LCD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LCD)具有低成本,高解析度,高对比度,响应速度快等特点,是目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显示器之一。液晶显示器主要由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设置于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构成。为了便于液晶配向,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的表面会涂布一层聚酰亚胺(PI)膜层,PI材料采用滴下的方式并且经过扩散以均匀的涂布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上。然而,在PI液的扩散过程中,PI液扩散至阵列基板或彩膜基板上与色阻层接触的通孔处时,由于PI液的粘度较大,流入通孔的PI液不够,使得通孔内形成的PI膜较薄或者无法形成PI膜,从而使得色阻层内部离子进入液晶层中,造成通孔处液晶的电压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通孔处显示亮度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以解决由于PI液的粘度较大,流入通孔的PI液不够,使得色阻层内部离子进入液晶层中,从而导致通孔处显示亮度不均匀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n第一衬底基板;/n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衬底基板;/n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之间的液晶层;/n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和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之间的色阻层以及设置于所述色阻层上的导电电极;/n设置于所述导电电极上的配向膜层;/n其中,所述导电电极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导电电极且与所述色阻层接触的通孔,与所述通孔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位于所述导电电极远离所述色阻层的一侧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制备材料包括分子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衬底基板;
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衬底基板;
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和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之间的色阻层以及设置于所述色阻层上的导电电极;
设置于所述导电电极上的配向膜层;
其中,所述导电电极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导电电极且与所述色阻层接触的通孔,与所述通孔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位于所述导电电极远离所述色阻层的一侧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制备材料包括分子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色阻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与所述导电电极之间,或所述色阻层设置于第二衬底基板与所述导电电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依次层叠设置有像素电极和第一配向膜层;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上依次层叠设置有共通电极和第二配向膜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色阻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与所述像素电极之间,所述导电电极包括设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智博
申请(专利权)人: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