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HMGB1的小肠放射性损伤标记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学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利用HMGB1的小肠放射性损伤标记方法。
技术介绍
辐射可导致肠道内的血管内皮细胞、粘膜上皮细胞、隐窝干细胞和肠道菌群等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肠绒毛内血管肿胀、闭塞、破裂或减少,肠绒毛缩短、倒伏,肠壁纤维化等病理变化。国内外对放射性肠损伤发病机制进行了许多探索,认为电离辐射通过影响生物靶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引起放射性肠损伤,主要涉及DNA损伤、蛋白质结构与修饰改变、炎症因子过度释放、信号传导失控等复杂的机理。高迁移率组蛋白1(HMGB1)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正常状态下,HMGB1具有细胞核趋向性,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是一种非组蛋白染色体结合蛋白,参与DNA重组、修复、基因转录调控、细胞复制及分化成熟等生命活动,而细胞质和细胞外液中仅有极少量的HMGB1,可自行返回细胞核中;但是,当机体与细胞受到外源性刺激后,HMGB1丧失细胞核趋向性,易位至细胞质,并大量分泌至细胞外液中。Tracey和Lotze在NatureReviewImmunol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HMGB1的小肠放射性损伤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指利用HMGB1在小肠粘膜的细胞核及细胞质易位或HMGB1在小肠液和外周血中的释放标记小肠放射性损伤。/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20190224 CN 201910139278X1.一种利用HMGB1的小肠放射性损伤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指利用HMGB1在小肠粘膜的细胞核及细胞质易位或HMGB1在小肠液和外周血中的释放标记小肠放射性损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指检测血清中HMGB1的含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血清HMGB1的含量增加501.7-2315.3pg/ml,提高1.7-3.4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指检测肠液中HMGB1含量。
技术研发人员:邵帅,苏旭,高月,田梅,刘建香,苟巧,王春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