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勘探用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3047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勘探用机器人,包括机身和摄像机构,摄像机构设置在机身内,其摄像头穿出所述机身,还包括上底盘、下底盘和多组转向轮组,以及和转向轮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的多组转向机构,上底盘和下底盘均为水平设置的圆盘,并上下间隔设置,机身设在上底盘的上端,摄像机构设置在机身内,其摄像头穿出机身,多组转向机构沿周向均布在上底盘的外侧,转向机构的一端伸入上底盘和下底盘之间,并与上底盘和下底盘均固定连接,转向机构的另一端延伸至上底盘和下底盘外侧,并与对应的转向轮组传动连接,转向机构驱动对应的转向轮组360°的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行走的勘探用机器人。

A robot for explo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勘探用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勘探用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机械制造产业的繁荣发展和人类探索自然界步伐的不断加速,勘探工作也在飞速发展,但是在一些危险场合或危险环境,由于危险物或危险气体的存在而导致现场温度、湿度、压力等各方面均可能发生无法预知的变化,不便于人工直接进入作,所以人们在对具有复杂环境自主移动能力机器人的需求,日趋广泛而深入。传统的轮式勘探机器人由于万向轮遇到阻力时会发生转向偏转,因此,在遇到宽度大于万向轮轮胎宽度的坎儿的时候,万向轮会陷进去,从而导致机器人卡住,无法继续向前过坎,影响了机器人的自主运动,降低了其使用效率还可能造成机器人故障和经济损失。此外,当坡度过大或者受到了外来的较大侧向推力,传统的四轮和底盘结构则不能保证机器人不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行走的勘探用机器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以上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勘探用机器人,包括机身和摄像机构,所述摄像机构设置在所述机身内,其摄像头穿出所述机身,还包括上底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勘探用机器人,包括机身(1)和摄像机构,所述摄像机构设置在所述机身(1)内,其摄像头(2)穿出所述机身(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底盘(3)、下底盘(4)和多组转向轮组,以及和所述转向轮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的多组转向机构,所述上底盘(3)和下底盘(4)均为水平设置的圆盘,并上下间隔设置,所述机身(1)安装在所述上底盘(3)的上端,多组所述转向机构沿周向均布在所述上底盘(3)的外侧,所述转向机构的一端伸入所述上底盘(3)和下底盘(4)之间,并与所述上底盘(3)和下底盘(4)均固定连接,所述转向机构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上底盘(3)和下底盘(4)外侧,并与对应的所述转向轮组传动连接,所述转向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勘探用机器人,包括机身(1)和摄像机构,所述摄像机构设置在所述机身(1)内,其摄像头(2)穿出所述机身(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底盘(3)、下底盘(4)和多组转向轮组,以及和所述转向轮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的多组转向机构,所述上底盘(3)和下底盘(4)均为水平设置的圆盘,并上下间隔设置,所述机身(1)安装在所述上底盘(3)的上端,多组所述转向机构沿周向均布在所述上底盘(3)的外侧,所述转向机构的一端伸入所述上底盘(3)和下底盘(4)之间,并与所述上底盘(3)和下底盘(4)均固定连接,所述转向机构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上底盘(3)和下底盘(4)外侧,并与对应的所述转向轮组传动连接,所述转向机构驱动对应的所述转向轮组360°的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勘探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勘探用机器人中,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固定件(5)、第一转向单元(6)、第二转向单元(7)和连接件(8),所述固定件(5)竖直设置在所述上底盘(3)和下底盘(4)之间,其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底盘(3)的下端和下底盘(4)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向单元(6)与所述固定件(5)远离所述上底盘(3)和下底盘(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8)水平设置,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向单元(6)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向单元(6)驱动所述连接件(8)水平转动,所述第二转向单元(7)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8)的另一端传动连接,其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转向轮组连接,通过所述第二转向单元(7)与对应的所述连接件(8)的相对转动带动所述第二转向单元(7)及对应的所述转向轮组竖直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博强王怀徐文杰谢琦柯翔宇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