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启明专利>正文

一种抽排油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3038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抽排油烟机由机壳、电机、风扇叶片、控制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电机固定在机壳上,电机的一端固定有主动轮,两个吸孔上的风扇叶片固定在风扇轴上,风扇轴的另一端固定有被动轮,风扇轴通过轴承,轴承座固定在机壳上,当打开电路开关时电机带动主动轮旋转,主动轮带动两个被动轮旋转,被动轮带动两风扇叶片旋转抽吸油烟,通过排气管送出。由于采用轴向送风式风扇和“人”字形排气管减少了烟道内阻力,明显提高了抽吸力。(*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排除厨房内油烟的装置,尤其是由机壳、风扇、控制电路组成的双排油烟机。现有技术中,如珠海产万宝全自动抽油烟机,由于二个风扇都采用经向送风方式,送风口面积小,气流在送风道内还要做二次90转向,损失很多风力。所以不仅耗电量大,而且抽油烟口处吸力小。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只用一个电机起到双吸孔抽排油烟的作用。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抽排油烟机由机壳、电机、风扇叶片、控制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电机固定在机壳上,电机的一端固定有主动轮,两个吸孔上的风扇叶片固定在风扇轴上,风扇轴的另一端固定有被动轮,风扇轴通过轴承,轴承座固定在机壳上,当打开电路开关时电机带动主动轮旋转,主动轮带动两个被动轮旋转,被动轮带动两风扇叶片旋转抽吸油烟,通过排气管送出。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了一个电机带动两个吸孔风扇工作的抽排油烟方式,比原产品节电40-50%,而且由于采用了轴向送风式叶片,和“人”字式排气管使得抽吸力明显提高。据试验原机在距吸孔200mm处能吸动一张餐巾纸,改进后抽排油烟机在距吸孔300mm处就可吸动一张餐巾低。-->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挡油罩的结构示意图。参照附图1,一种抽排油烟机,由机壳1、电机2、风扇叶片3控制电路组成,电机2固定在机壳1的下端面上,电机2的一端固定有主动轮4,两个吸孔5上的风扇叶片3固定在风扇轴6上,风扇轴6的另一端固定有被动轮7,主动轮4与被动轮7可以是直接传动也可以是链条8或皮带传动,最好用小型链条8传动。主被动轮传动比为2.5:1。风扇轴6通过轴承、轴承座9固定在机壳1上,风扇叶片3采用轴向送风式,排气管10采用“人”形以减少烟道内的阻力。参照图2,为防止烟油污染传动零件,被动轮7及轴承被罩在挡油罩11内,挡油罩11用塑料制成对称的两半,安装时用螺钉将两半联接。当打开电路开关时电机2带动主动轮4旋,主动轮4通过链条8带动被动轮7旋转,被动轮7带动两个风扇叶片3旋转抽吸油烟,通过排气管10送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抽排油烟机由机壳(1)、电机(2)、风扇叶片(3)、控制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电机(2)固定在机壳(1)上,电机(2)的一端固定有主动轮(4),两个吸孔(5)上的风扇叶片(3)固定在风扇轴(6)上,风扇轴(6)的另一端固定有被动轮(7),风扇轴(6)通过轴承轴承座(9)固定在机壳(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排油烟机由机壳(1)、电机(2)、风扇叶片(3)、控制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电机(2)固定在机壳(1)上,电机(2)的一端固定有主动轮(4),两个吸孔(5)上的风扇叶片(3)固定在风扇轴(6)上,风扇轴(6)的另一端固定有被动轮(7),风扇轴(6)通过轴承轴承座(9)固定在机壳(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排油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启明刘胜平杨庆杨强
申请(专利权)人:杨启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