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具的点火装置,是在一炉具的一外壳表面上,设有一部分凸出该炉具外壳的表面的中空电池盒,该电池盒在凸出炉具外壳表面部分的一末端上设有一按钮,该电池盒与炉具内的一高压产生器相连接,该高压产生器上设有至少一个向外延伸的电弧产生管,且该电弧产生管的电弧产生端是邻近炉具的一炉头一侧上,当该按钮被触压时,该电池盒容置空间内的一电池将与该高压产生器相导通,使该高压产生器转换该电池的电力,在该电弧产生管的电弧产生端上产生一电弧,以点燃由该炉头流出的瓦斯,由于该按钮是活动地嵌接在该电池盒上,当该电池盒内电池的电量被用尽时,即将该按钮由该电池盒上拆卸下来,而更换该电池盒内的电池,以达到更换电池的便利效果。(*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炉具的点火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炉具,尤指炉具的点火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炉具的点火装置,请参阅图1所示,是在一炉具1的一外壳表面上,设有一部份凸出该炉具1外壳表面的按钮11,该按钮11由导线与该炉具1内的一高压产生器13相连接,该高压产生器13上设至少一个向外延伸的电弧产生管1 5,且该电弧产生管15的电弧产生端151是邻近该炉具1的一炉头12一侧上,该高压产生器13内分别设有一电池16及一高压线圈电路17,当使用者触压该按钮11时,将使该电池16与该高压线圈电路17相导通,令该高压线圈电路17转换该电池16的电力,而在该电弧产生管15的电弧产生端151上产生一电弧,以点燃由该炉头12流出的瓦斯。但当该电池16的电量被用尽,而进行更换另一电池时,必须先将该炉具1的外壳拆卸下来,然后,再拆卸该高压产生器13的外壳,才能取出该电池16,而更换另一电池,如此造成更换电池时非常不便,尤其拆卸该炉具1的外壳时,若该炉具1的部份零组件(如:螺丝),因此而遗失时,更将造成组装回复该炉具1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要解决已知炉具点火装置的更换电池比较困难的技术问题,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而提供一种可非常便利地更换电池的炉具的点火装置。本技术一种炉具的点火装置,包括一中空电池盒,该电池盒是设在一炉具的一外壳表面上,且其一部份凸出该炉具外壳的表面,该电池盒的容置空间内设有一电池;一按钮,该按钮设在该电池盒在凸出该炉具外壳表面部份的一末端上,且其是活动地嵌接在该末端上;一高压产生器,该高压产生器是设在该炉具-->内,且其并通过一导线与该电池盒相连接;至少一个电弧产生管,该电弧产生管与该高压产生器相连接,且其之一电弧产生端是设在邻近该炉具的一炉头一侧上,当该按钮被触压时,该电池盒容置空间内的电池,将与该高压产生器相导通,使该高压产生器转换该电池的电力,而在该电弧产生管的电弧产生端上产生一电弧,以点燃由该炉头流出的瓦斯。该电池盒在与炉具相接处的表面上设有一螺纹,而该炉具的外壳在对应该螺纹的位置上设有一穿孔,且该炉具内并设有一与该螺纹相配合的螺帽,该电池盒被插置在该外壳的穿孔中,并由该螺帽螺合在该螺纹上,而固定在该炉具的表面上。该电池盒内底缘设有一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一端与该电池的一电极相搭接,另端穿过该电池盒内底缘所设的穿孔,与一金属片相连接,该金属片与该电池盒底面相连接,其并通过导线与该炉具的接地端相连接。该按钮设有一座体,该座体中央处设有一穿孔,该穿孔中活动地嵌接有一触压部,该触压部底端设有一外径大于该穿孔的边缘,该触压部的一端凸出该座体外,另端被限制在该座体内,该座体内缘在对应该触压部两侧边分别设有一限位体,而该触压部的边缘设有与该限位体相配合的开口,使该触压部被限位在仅能上、下活动,该限位体的末端并抵住该电池的另一电极的两边缘。该座体底缘两侧分别设有一向外凸出的第一嵌扣,该电池盒在对应该第一嵌扣的位置上,设有一与该第一嵌扣相配合的第二嵌扣,第一嵌扣以旋转方式嵌合在该第二嵌扣上,使按钮与该电池盒相连接。该按钮的触压部底面上设有一导片,该触压部与该电池盒之间设有一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一端抵靠在该触压部的导片上,另端则抵靠在该电池盒的内缘上,借该弹性元件的弹性使该触压部保持在凸出该座体的位置上。该弹性元件与该电池盒内缘一侧的一金属片相搭接,该金属片一端穿过该电池盒一侧所设的穿孔,且该端并且通过导线与该高压产生器相连接,当该按钮的触压部被触压时,该触压部的导片将与该电池的另一电极相搭接,使该电池与该高压产生器相导通,而令该高压产生器转换该电池的电力,在该电弧产生管的电弧产生端上产生一电弧。该高压产生器设有一高压线圈及一高压电路,该高压电路通过导线与该电弧-->产生管相连接,该电弧产生管在邻近该电弧产生端一侧设有一陶瓷绝缘体。该高压产生器一边缘上设有一向上延伸的中空固定环,该固定环被穿套在该电池盒的螺纹上,以螺帽螺合于该螺纹,该固定环被夹固在该炉具外壳的内壁与该螺帽之间,使该高压产生器被固定在贴近该炉具外壳的内壁的位置上。很明显,由于本技术的按钮是活动地嵌接在该电池盒上,当该电池盒内的电池的电量被用尽时,即将该按钮由该电池盒上拆卸下来,而更换该电池盒内的电池,达到更换电池的便利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产品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的平面透视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所示,本技术是在一炉具2的一外壳21表面上,设有一部份凸出该炉具2外壳21表面的中空电池盒31,该电池盒31在凸出该炉具2外壳21表面部份的一末端上,活动地嵌接有一按钮33,该电池盒31的容置空间内设有一电池34,该电池盒31与该炉具2内的一高压产生器35相连接,该高压产生器35上设有至少一个向外延伸的电弧产生管36,且该电弧产生管36的电弧产生端361是邻近该炉具2的一炉头23一侧上,当使用者触压该按钮33时,该电池盒31容置空间内的电池34,将与该高压产生器35相导通,使该高压产生器35转换该电池34的电力,而在该电弧产生管36的电弧产生端361上产生一电弧,以点燃由该炉头23流出的瓦斯,同时,由于该按钮33是活动地嵌接在该电池盒31上,令该电池盒31内电池34的电量被用尽时,可将该按钮33由该电池盒31上拆卸下来,以进行更换该电池盒31内的电池34。请参阅图2和图3所示,该电池盒31在与炉具2相接处的表面上设有一螺纹311,而该炉具2的外壳21在对应该螺纹311的位置上设有一穿孔22(如图4所-->示),且该炉具2内并设有一与该螺纹311相配合的螺帽318,使该电池盒31被插置在该外壳21的穿孔22中,并由该螺帽318螺合在该螺纹311上,而固定在该炉具2的表面上,该电池盒31内底缘设有一弹性元件312(在本实施例中为弹簧,但本技术在实际实施时,并不限于此),该弹性元件312一端与该电池34的一电极相搭接,另端穿过该电池盒31内底缘所设的穿孔22,与一金属片313相连接,该金属片313与该电池盒31底面相连接,其并透过导线5与该炉具2的接地端相连接。再请参阅图3所示,该按钮33设有一座体331,该座体331中央处设有一穿孔332,该穿孔332中活动地嵌接有一触压部333,该触压部333底端设有一外径大于该穿孔332的边缘334,使该触压部333一端可凸出该座体331外,另端则被限制在该座体331内,该座体331内缘在对应该触压部333两侧边分别设有一限位体335,而该触压部333的边缘334则设有与该限位体335相配合的开口336,令该触压部333被限位在仅能上、下活动,该座体331底缘两侧分别设有一向外凸也的第一嵌扣337,而该电池盒31在对应该第一嵌扣337的位置上,设有一与该第一嵌扣337相配合的第二嵌扣314,令使用者可透过旋转方式将第一嵌扣337嵌合在该第二嵌扣314上,令该按钮33与该电池盒31相连接,或者,透过旋转方式将该按钮33由该电池盒31上拆卸下来,而可更换该电池盒31内电池34。该按钮33的触压部333底面上设有一导片338,该触压部333与该电池盒31之间设有一弹性元件315(在本实施例中为弹簧,但本技术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炉具的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中空电池盒,该电池盒是设在一炉具的一外壳表面上,且其一部份凸出该炉具外壳的表面,该电池盒的容置空间内设有一电池;一按钮,该按钮设在该电池盒在凸出该炉具外壳表面部份的一末端上,且其是活动地嵌接在该末端上;一高压产生器,该高压产生器是设在该炉具内,且其并通过一导线与该电池盒相连接;至少一个电弧产生管,该电弧产生管与该高压产生器相连接,且其之一电弧产生端是设在邻近该炉具的一炉头一侧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炉具的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中空电池盒,该电池盒是设在一炉具的一外壳表面上,且其一部份凸出该炉具外壳的表面,该电池盒的容置空间内设有一电池;一按钮,该按钮设在该电池盒在凸出该炉具外壳表面部份的一末端上,且其是活动地嵌接在该末端上;一高压产生器,该高压产生器是设在该炉具内,且其并通过一导线与该电池盒相连接;至少一个电弧产生管,该电弧产生管与该高压产生器相连接,且其之一电弧产生端是设在邻近该炉具的一炉头一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具的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池盒在与炉具相接处的表面上设有一螺纹,而该炉具的外壳在对应该螺纹的位置上设有一穿孔,且该炉具内并设有一与该螺纹相配合的螺帽,该电池盒被插置在该外壳的穿孔中,并由该螺帽螺合在该螺纹上,而固定在该炉具的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具的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池盒内底缘设有一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一端与该电池的一电极相搭接,另端穿过该电池盒内底缘所设的穿孔,与一金属片相连接,该金属片与该电池盒底面相连接,其并通过导线与该炉具的接地端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具的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按钮设有一座体,该座体中央处设有一穿孔,该穿孔中活动地嵌接有一触压部,该触压部底端设有一外径大于该穿孔的边缘,该触压部的一端凸出该座体外,另端被限制在该座体内,该座体内缘在对应该触压部两侧边分别设有一限位体,而该触压部的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煌熙,
申请(专利权)人:许煌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