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风机中型联轴器专用拉马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30151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联轴器拆卸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锅炉风机中型联轴器专用拉马,包括安装座,当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时,通过转动第一套杆和第二套杆,使得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的长度调节,进而增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适用性和增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使用范围,将第一螺母帽和第二螺母帽与联轴器上的螺丝相固定,将外部的螺旋千斤顶放置于第一套杆和第二套杆之间,使千斤顶伸张,使得千斤顶一端与联轴器相接触,千斤顶的另一端与顶块相接触,且顶块的下端设有防滑垫,起到防滑的效果,当千斤顶继续伸张时,推动安装座向外移动,进而使得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向外移动,从而实现将联轴器拆卸的效果。

Special puller for medium coupling of boiler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锅炉风机中型联轴器专用拉马
本技术涉及联轴器拆卸装置
,特别涉及锅炉风机中型联轴器专用拉马。
技术介绍
联轴器是指用来联接不同机构中的两根轴使之共同旋转以传递扭矩的机械零件,在高速重载的动力传动中,有些联轴器还有缓冲、减振和提高轴系动态性能的作用,联轴器由两半部分组成,分别与主动轴和从动轴联接,一般动力机大都借助于联轴器与工作机相联接,在锅炉风机等设备中会使用到一种中型联轴器,但在使用过程中,在风机检修时需将联轴器取下,而传统的拉马存在拆卸困难,费时费力的问题,且存在拉杆的长度无法调节,使用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锅炉风机中型联轴器专用拉马,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不便于拆卸以及拉杆的长度无法调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外表面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安装座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顶块,所述顶块的下表面上固定安装有防滑垫,所述安装座的下表面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铰接件,所述第一铰接件上铰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设有第一螺纹,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锅炉风机中型联轴器专用拉马,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外表面两侧均开设有凹槽(2),所述安装座(1)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顶块(3),所述顶块(3)的下表面上固定安装有防滑垫(4),所述安装座(1)的下表面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铰接件(5),所述第一铰接件(5)上铰接有第一连接杆(6),所述第一连接杆(6)的下端设有第一螺纹(7),所述第一连接杆(6)的下端通过第一螺纹(7)连接有第一套杆(8),所述第一套杆(8)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通透孔(9),所述第一通透孔(9)的内部下端开设有第一卡圈(10),所述第一卡圈(10)的内部卡接有第一限位圈(11),所述第一限位圈...

【技术特征摘要】
1.锅炉风机中型联轴器专用拉马,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外表面两侧均开设有凹槽(2),所述安装座(1)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顶块(3),所述顶块(3)的下表面上固定安装有防滑垫(4),所述安装座(1)的下表面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铰接件(5),所述第一铰接件(5)上铰接有第一连接杆(6),所述第一连接杆(6)的下端设有第一螺纹(7),所述第一连接杆(6)的下端通过第一螺纹(7)连接有第一套杆(8),所述第一套杆(8)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通透孔(9),所述第一通透孔(9)的内部下端开设有第一卡圈(10),所述第一卡圈(10)的内部卡接有第一限位圈(11),所述第一限位圈(11)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拉杆(12),所述第一拉杆(1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螺母帽(13);
所述安装座(1)的下表面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铰接件(14),所述第二铰接件(14)上铰接有第二连接杆(15),所述第二连接杆(15)的下端设有第二螺纹(16),所述第二连接杆(15)的下端通过第二螺纹(16)连接有第二套杆(17),所述第二套杆(17)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通透孔(18),所述第二通透孔(18)的内部下端开设有第二卡圈(19),所述第二卡圈(19)的内部活动卡接有第二限位圈(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中奇任成国曹继楼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丰源通达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