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等压快速装卸气密专用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30143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星形结构的等压快速装卸气密专用工装,包括气流分盘(1),扩口式管路接头(2)、扩口式外套螺母(3)、橡胶管金属组件(4)、橡胶管道(5)、管接头(6)和收紧螺母(7)。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等压快速装卸气密专用工装,能一次性对六处菱形盒组件进行气密,能实现一次性装配、一次性调压、一次性读数,便能完成整个密封试验工序,使该工序操作在原来基础上能节约时间80%以上,且能保证进入每个菱形盒组件的气体等压恒定,高效地完成对组件内腔的密封性检查。

A kind of special tool for constant pressure quick loading and unloa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等压快速装卸气密专用工装
本技术涉及密封性检查工装
,具体涉及需同时对多个腔体进行相同气密时间、相同气密压力的气密专用工装的结构改进。
技术介绍
如图3和图4所示,为一种环形散热器,其主要由热边腔体和冷边腔体组成,冷却介质为空气,冷却原理为冷热空气进行系统热交换作用,整个产品主要由不锈钢薄壁钣金件装配后使用氩弧焊连接和密封。为保证产品正常使用性能,必须保证热边腔体和冷边腔体相互密封,不允许出现泄漏,否则冷热边串腔后会极大降低产品散热效能,严重者甚至导致产品整体散热功效丧失,因此,必须对产品腔体装配焊接后焊缝进行高效高质量的气密检查。菱形盒件与筒体装配后需进行沿周焊接,该焊缝正处于热边腔体与冷边腔体衔接处。因此,需对该处焊缝进行密封性检查,保证冷热边不会出现串腔现象。气密性检查主要是检查散热器组件上六处菱形盒件与筒体组焊后形成腔体的密封性。目前,针对该环形散热器产品的气密检查一直使用的是简单的橡胶管道连接后通入空气进行气密检查,这种检查工装和方法单次只能对六处菱形盒件的其中一处进行检查,即完成整个组件气密操作需进行六次装卸和调压,每一处通气保压时间5min,六处就得30min,再综合操作过程中对各紧固件来回装卸、对管道进气压力调节等过程,完成一套组件气密检查操作至少需要50min,由于目前用户需求量加大,产品在现场投产计划相应增加,产品加工制造在该气密检查工序时间花费较多,存在产品周期隐性浪费。综上所述,现有的气密检查工装构造过于单一,同等气密检查要求下,对同一组件不同位置进行气密检查时操作过于繁琐,且费时费力。为提高生产效率,挖掘潜能,减少不必要的过程浪费,尝试设计一种适合该气密检查项目的专用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等压快速装卸气密专用工装,以解决对多个散热腔体在同等气密压力、同等保压时间进行密封检查时,工序操作繁琐、等待时间漫长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等压快速装卸气密专用工装,包括气流分盘,扩口式管路接头、扩口式外套螺母、橡胶管金属组件、橡胶管道、管接头和收紧螺母;所述气流分盘包括壳体,壳体内有一空腔,壳体外表面有多个通气孔,通气孔的一端与空腔连通,通气孔的另一端为接口;所述扩口式管路接头的一端与气流分盘上的接口连接;所述橡胶管道的两端各与一个橡胶管金属组件相连,然后通过扩口式外套螺母分别与扩口式管路接头、管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管接头上滑动连接有收紧螺母。优选的,所述壳体呈圆柱状,通气孔呈径向布置,且接口沿着周向表面均布。优选的,所述空腔为环形空腔,环形空腔内环处为支柱。优选的,所述扩口式管路接头的一端与接口焊接。优选的,所述橡胶管金属组件与橡胶管道为硫化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为一种类似星形结构的等压快速装卸气密专用工装,从根本上解决了原气密工装装卸操作繁琐,气密周期长的问题。采用本技术的气密专用工装后,能实现一次性装配、一次性调压、一次性读数,便能完成整个密封试验工序,使该工序操作在原来基础上能节约时间80%以上,且能保证进入每个菱形盒组件的气体等压恒定,高效地完成对组件内腔的密封检查,有效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和图2是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需进行密封性检查的菱形盒腔体组件示意图;图4是图3中A-A截面放大示意图;图5是星形结构等压快速装卸气密专用工装立体示意图;图6是气流分盘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但所要求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本技术中的工装主要用于散热器热边腔体组件焊后密封试验工序。如图3和图4所示,散热器热边腔体由六处独立的菱形盒件与筒体装配贴合后组焊形成,菱形口内侧实现二冷空气导向进气功能,外侧腔体则是通入需进行冷却的高压热空气。由于菱形盒件与筒体沿周焊缝处于腔体内侧,若前期因焊缝密封性问题导致泄漏,后期将无法对该处进行补焊,因此,菱形盒件与筒体焊后必须进行密封试验检查。由于这六处菱形盒件与筒体组成的腔体独立,故需分别进行密封性检查,现有的密封性检查装置只有简单的通气管道和气密接头,单次只能对一处菱形盒件进行气密,每处通气后需保压5min,完成整套组件密封试验检查需50min以上,且还需来回拆卸气密装置紧固件、调整进入腔体内气压等。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为一种星形结构等压快速装卸气密专用工装,包括以下组成部分:气流分盘1:数量1,是整个气密专用工装重要部件,用于主管道转接进气,同时分配进入各管路气流;扩口式管路接头2:数量7,该部件一侧与气流分盘1使用氩弧焊连接,另一侧用于各支气流管道转接;扩口式外套螺母3:数量12,用于扩口式管路接头2与各支气流管道紧固、密封;橡胶管金属组件4:数量12,用于扩口式管路接头2与各支气流管道连接处转接、紧固;橡胶管道5:数量6,用于输送气流分盘1内空气,起密封、传递作用;管接头6:数量6,用于橡胶管道5与散热内腔上气密接头转接;收紧螺母7:数量6,用于散热内腔上气密接头与管接头6连接后紧固、密封。气流分盘1包括圆柱形壳体,壳体内有一环形腔体,壳体外周向表面均匀开有沿着径向的与环形腔体连通的通气孔,通气孔末端为接口,扩口式管路接头2的一端与气流分盘1上的接口焊接;橡胶管道5的两端各与一个橡胶管金属组件4硫化连接,然后通过扩口式外套螺母3分别与扩口式管路接头2、管接头6可拆卸连接,管接头6上滑动连接有收紧螺母7。上述气密专用工装的操作步骤如下:(A)使用扩口式外套螺母3将扩口式管路接头2与装有橡胶管金属组件4的橡胶管道5一侧进行连接并锁紧;(B)使用扩口式外套螺母3将装有橡胶管金属组件4的橡胶管道5另一侧与管接头6进行连接并锁紧;(C)使用收紧螺母7分别将各橡胶管道5上管接头6与组件腔体上气密接头进行连接并锁紧;(D)将气密试验台上进气用橡胶管道接入气流分盘1上扩口式管路接头2,并使用扩口式外套螺母3锁紧固定;(E)将组件整体浸入气密水槽内,缓慢打开气密试验台上进气阀,并观察压力表读数,调节组件腔体内气体压力,使组件腔体达到气密压力要求;(F)待压力表读数稳定后,使用钟表计时,保压5min;(G)开启泄压阀,待组件腔体内压力释放后,将气密试验台上进气橡胶管道与气流分盘1上扩口式管路接头2进行拆卸分离;(H)拧开收紧螺母7,分别将橡胶管道5上管接头6与菱形盒腔体上六处气密接头进行拆卸分离,并将拆卸后的气密专用工装放入工具架。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下次使用该气密专用工装时,将不再进行以上操作步骤中(A)和(B),直接从(C)步骤开始即可;2、本气密专用工装中扩口式外套螺母3、收紧螺母7、管接头6等部件均采用标准件设计,因此以上部件间紧固及密封性、一致性较好,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等压快速装卸气密专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流分盘(1),扩口式管路接头(2)、扩口式外套螺母(3)、橡胶管金属组件(4)、橡胶管道(5)、管接头(6)和收紧螺母(7);/n所述气流分盘(1)包括壳体,壳体内有一空腔,壳体外表面有多个通气孔,通气孔的一端与空腔连通,通气孔的另一端为接口;/n所述扩口式管路接头(2)的一端与气流分盘(1)上的接口连接;/n所述橡胶管道(5)的两端各与一个橡胶管金属组件(4)相连,然后通过扩口式外套螺母(3)分别与扩口式管路接头(2)、管接头(6)可拆卸连接;/n所述管接头(6)上滑动连接有收紧螺母(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压快速装卸气密专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流分盘(1),扩口式管路接头(2)、扩口式外套螺母(3)、橡胶管金属组件(4)、橡胶管道(5)、管接头(6)和收紧螺母(7);
所述气流分盘(1)包括壳体,壳体内有一空腔,壳体外表面有多个通气孔,通气孔的一端与空腔连通,通气孔的另一端为接口;
所述扩口式管路接头(2)的一端与气流分盘(1)上的接口连接;
所述橡胶管道(5)的两端各与一个橡胶管金属组件(4)相连,然后通过扩口式外套螺母(3)分别与扩口式管路接头(2)、管接头(6)可拆卸连接;
所述管接头(6)上滑动连接有收紧螺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首洪潘峰陆帅其孙德明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永红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