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型鉴定中便捷式血样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3005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血样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型鉴定中便捷式血样处理装置,包括血样处理器和离心套管,所述血样处理器套设在离心套管的内部,所述血样处理器包括标本存储管、红细胞转移仓和血样成品仓,所述标本存储管通过红细胞转移仓连接有血样成品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三仓一体式的操作,方便便捷,无需移样,将手工操作转化为自动化,简化操作过程,且收到样品后直接进入离心机,一次离心后血样即可达到血型检测要求,避免移样混淆标本,三结构一体化全封闭,无污染,减少操作者接触,极大的提高了血型鉴定过程中手工操作的准确性、便捷性、可调节性,提高操作人员避免血液传染病的安全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血型鉴定中的血样处理。

A convenient blood sample processing device in blood group identif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型鉴定中便捷式血样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血样处理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血型鉴定中便捷式血样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自上世纪奥地利生物学家发现了人类ABO血型系统以来,其已经成为临床输血中最重要的临床指导血型系统。ABO血型的实验检测方法也随着医学检验技术而发展,血型成为临床科学性和责任性较强的工作,检查结果可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输血安全,是一项重要的血液检查项目。微柱凝胶法是通过红细胞表面抗原与相应的标准抗体的反应在微柱凝胶所形成的介质中完成,如红细胞抗原与相应的标准抗体结合形成结块,在经过离心后不能通过凝胶为主的凝胶分子筛,则凝胶底部不能检测到红细胞,从而鉴定ABO血型的结果。其主要的优点有,样本量少、检测结果准确、抗外界干扰能力强、血液自身溶血血脂等相关影响小、试验重复性好。但红细胞的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操作过程中离心不彻底,血清中纤维蛋白会出现纤维凝块和细菌污染等原因,均会导致微柱凝胶试验的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因此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掌握红细胞的浓度是非常重要的,以往的浓度控制主要依赖于微量加样器在操作中的作用,这一过程操作需将血液离心后先取50UL(1滴)血清加入血型微柱凝胶卡反定型微柱孔内进行血型反定检测,然后将微量加样器调至所需红细胞量,套上吸头,移取红细胞至另一管内,与管内预置的生理盐水混匀,再用吸管吸取稀释的红细胞加入血型微柱凝胶卡正定型微柱孔内进行血型正定检测。此方法需转移标本,且耗时较长,在样本量多的情况下,手工操作容易混淆标本,存在工作效率低下的弊端,极大增加工作量。专利技术内容针对上述微量加样器加样过程耗时长、出错率高、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作效率高、误差小、耗时短的血型鉴定中便捷式血样处理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血型鉴定中便捷式血样处理装置,包括血样处理器和离心套管,所述血样处理器套设在离心套管的内部,所述血样处理器包括标本存储管、红细胞转移仓和血样成品仓,所述标本存储管通过红细胞转移仓连接有血样成品仓。所述离心套管上分别开设有套管主体、齿轮驱动装置槽、内实芯齿轮垂直滑槽,所述齿轮驱动装置槽、内实芯齿轮垂直滑槽均设置在套管主体的侧壁内,所述齿轮驱动装置槽的内部设有齿轮驱动装置,所述齿轮驱动装置包括弹簧、金属柱和齿条,所述弹簧有两根,两根弹簧的一端分别安装在齿轮驱动装置槽顶部和底部,两根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安装在金属柱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两根弹簧将金属柱悬吊在齿轮驱动装置槽内,所述齿条固定在金属柱的侧面,所述离心套管的顶部设置有扣盖。所述套管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U形水平滑槽,所述齿轮驱动装置槽、内实芯齿轮垂直滑槽之间通过U形水平滑槽连接。所述红细胞转移仓包括外空芯管和内实芯管,所述内实芯管套设在外空芯管的内部,所述内实芯管的一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内实芯齿轮。所述内实芯管上分别设置有50UL红细胞仓和100UL红细胞仓。所述齿条为单向驱动,所述齿条与内实芯齿轮啮合,所述齿条的长度为内实芯齿轮周长的1/2,所述齿条在静止状态时位于U形水平滑槽上方。所述标本存储管采用3ml立式负压管,所述标本存储管的内部放置有EDTA-K2抗凝剂。所述血样成品仓采用软塑料囊性结构,所述血样成品仓的侧面设有刻度线,所述血样成品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管,所述血样成品仓的内部放置有生理盐水。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血样处理器通过三仓一体式的操作,方便便捷,无需移样,红细胞转移仓有两种规格,血样成品仓有容量刻度标识,可进行浓度调节,离心套管的金属柱在离心机加减速的过程中位移单向驱动内实芯旋转实现红细胞自动化转移和混匀,将手工操作转化为自动化,简化操作过程,且收到样品后直接进入离心机,一次离心后血样即可达到血型检测要求,避免移样混淆标本,三结构一体化全封闭,无污染,减少操作者接触血液,极大的提高了血型鉴定过程中手工操作的准确性、便捷性、可调节性,提高操作人员避免血液传染病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血样处理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血样处理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离心套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血样处理器,2为离心套管,3为标本存储管,4为红细胞转移仓,5为血样成品仓,6为套管主体,7为齿轮驱动装置槽,8为内实芯齿轮垂直滑槽,9为齿轮驱动装置,10为弹簧,11为金属柱,12为齿条,13为U形水平滑槽,14为扣盖,15为吸管,41为外空芯管,42为内实芯管,43为转轴,44为内实芯齿轮,421为50UL红细胞仓,422为100UL红细胞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血型鉴定中便捷式血样处理装置,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血样处理器1和离心套管2,血样处理器1套设在离心套管2的内部,血样处理器1包括标本存储管3、红细胞转移仓4和血样成品仓5,标本存储管3通过红细胞转移仓4连接有血样成品仓5。将采集的血样注入标本存储管3,经离心后红细胞分离并进入红细胞转移仓4,通过红细胞转移仓4控制进入血样成品仓5中红细胞的数量,通过血样成品仓5取出稀释后的红细胞。进一步,如图1所示,离心套管2上分别开设有套管主体6、齿轮驱动装置槽7、内实芯齿轮垂直滑槽8,齿轮驱动装置槽7、内实芯齿轮垂直滑槽8均设置在套管主体6的侧壁内,齿轮驱动装置槽7的内部设有齿轮驱动装置9,齿轮驱动装置9包括弹簧10、金属柱11和齿条12,弹簧10有两根,两根弹簧10的一端分别安装在齿轮驱动装置槽7顶部和底部,两根弹簧10的另一端分别安装在金属柱1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两根弹簧10将金属柱11悬吊在齿轮驱动装置槽7内,齿条12固定在金属柱11的侧面,可以通过离心过程中离心力的变化产生金属柱11位移带动齿条12驱动内实芯齿轮44旋转,离心套管2的顶部设置有扣盖14,扣盖14盖紧封闭套管主体6并固定置入的血样处理器1。进一步,套管主体6的侧壁内设置有U形水平滑槽13,齿轮驱动装置槽7、内实芯齿轮垂直滑槽8之间通过U形水平滑槽13连接。进一步,如图3所示,红细胞转移仓4包括外空芯管41和内实芯管42,内实芯管42套设在外空芯管41的内部,内实芯管42的一端通过转轴43固定连接有内实芯齿轮44。可通过驱动齿轮旋转来调节红细胞转移仓4的开口方向,将仓内的浓缩红细胞转移至血样成品仓5。进一步,优选的,内实芯管42上分别设置有50UL红细胞仓421和100UL红细胞仓422。进一步,齿条12为单向驱动,齿条12与内实芯齿轮44啮合,齿条12的长度为内实芯齿轮44周长的1/2,齿条12在静止状态时位于U形水平滑槽上方。进一步,优选的,标本存储管3采用3ml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型鉴定中便捷式血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血样处理器(1)和离心套管(2),所述血样处理器(1)套设在离心套管(2)的内部,所述血样处理器(1)包括标本存储管(3)、红细胞转移仓(4)和血样成品仓(5),所述标本存储管(3)通过红细胞转移仓(4)连接有血样成品仓(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型鉴定中便捷式血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血样处理器(1)和离心套管(2),所述血样处理器(1)套设在离心套管(2)的内部,所述血样处理器(1)包括标本存储管(3)、红细胞转移仓(4)和血样成品仓(5),所述标本存储管(3)通过红细胞转移仓(4)连接有血样成品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型鉴定中便捷式血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套管(2)上分别开设有套管主体(6)、齿轮驱动装置槽(7)、内实芯齿轮垂直滑槽(8),所述齿轮驱动装置槽(7)、内实芯齿轮垂直滑槽(8)均设置在套管主体(6)的侧壁内,所述齿轮驱动装置槽(7)的内部设有齿轮驱动装置(9),所述齿轮驱动装置(9)包括弹簧(10)、金属柱(11)和齿条(12),所述弹簧(10)有两根,两根弹簧(10)的一端分别安装在齿轮驱动装置槽(7)顶部和底部,两根弹簧(10)的另一端分别安装在金属柱(1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两根弹簧(10)将金属柱(11)悬吊在齿轮驱动装置槽(7)内,所述齿条(12)固定在金属柱(11)的侧面,所述离心套管(2)的顶部设置有扣盖(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血型鉴定中便捷式血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主体(6)的侧壁内设置有U形水平滑槽(13),所述齿轮驱动装置槽(7)、内实芯齿轮垂直滑槽(8)之间通过U形水平滑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书艳闫宏黄凯谢林峰刘培贤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