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折弯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2654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筋折弯钳,预弯钢筋包括直线段和连接于所述直线段的预弯段,所述直线段与所述预弯段呈预设角度设置,所述钢筋折弯钳包括交叉设置并铰接连接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和所述第二钳体分别包括相对的夹持端和握持端,所述第一钳体的夹持端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直线段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所述第一钳体的面向所述第二钳体的一侧,所述第二钳体的夹持端可转动地连接有推抵件,所述推抵件上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预弯段的容置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弯钩钢筋现场弯折施工困难的问题。

Steel bending pli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筋折弯钳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钢筋折弯钳。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结构设计中,厚度较大的结构会存在一些拉钩(弯钩)钢筋的设计。为了保证拉钩(弯钩)钢筋的拉结作用,此类钢筋的弯头往往要求按照180°弯折,并在弯折后有一定长度的直线段。这种180°弯头+直线段的常规设计因为直线段的阻拦,有着很大的施工难度。为了能够挂上这种弯钩钢筋,往往只能将180°弯折调小,但是根据我国规范要求,就需要增加直线段长度,同样有着很大的施工难度,并增加了材料用量,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钢筋折弯钳,以解决弯钩钢筋现场弯折施工困难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钢筋折弯钳,预弯钢筋包括直线段和连接于所述直线段的预弯段,所述直线段与所述预弯段呈预设角度设置,所述钢筋折弯钳包括交叉设置并铰接连接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和所述第二钳体分别包括相对的夹持端和握持端,所述第一钳体的夹持端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直线段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所述第一钳体的面向所述第二钳体的一侧,所述第二钳体的夹持端可转动地连接有推抵件,所述推抵件上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预弯段的容置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钳体的夹持端可拆卸的安装有限位件,所述限位槽形成于所述限位件上。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上形成有承插孔,所述第一钳体的夹持端可拆卸地插设于所述承插孔孔中。进一步的,所述承插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钳体的夹持端形成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第一钳体的夹持端螺合于所述承插孔。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沿所述第一钳体的夹持端的长度方向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推抵件的远离所述容置槽的一侧连接有耳板,所述耳板铰接于所述第二钳体的夹持端。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钳体的夹持端的端面形成有贯通的承插槽,所述承插槽的侧壁开设有贯通的第一轴孔,所述耳板可转动地插设于所述承插槽中,所述耳板上开设有对准所述第一轴孔的第二轴孔,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二轴孔中插设有第一转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钳体的中部的开设有第三轴孔,所述第二钳体的中部开设有对准所述第三轴孔的第四轴孔,所述第三轴孔和所述第四轴孔中插设有第二转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一端沿端面方向延伸形成有限位翼缘板,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二端连接有防脱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钢筋折弯钳利用杠杆原理通过可转动地推抵件将预弯钢筋的预弯段朝向直线段推抵,在推抵的过程中,推抵件的容置槽能始终贴合于预弯段,第一钳体的限位槽贴合于直线段,进而使得预弯段平稳地朝向直线段推抵直至预弯段与直线段平行设置以形成弯钩。本技术的钢筋折弯钳在降低施工难度的同时避免了钢筋材料使用成本的增加。本技术的钢筋折弯钳的结构简单,传力路径清晰,利用杠杆原理充分省力,通过避让空间设计,使得其在现场原位即可进行弯折,无需预先施工,进一步增加了其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钢筋折弯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钢筋折弯钳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推抵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的连接节点的分解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钢筋折弯钳在现场弯折钢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钢筋折弯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钢筋折弯钳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推抵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的连接节点的分解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钢筋折弯钳在现场弯折钢筋的示意图。参阅图1和图7所示,预弯钢筋包括直线段11和连接于直线段11的预弯段12。直线段与预弯段呈一预弯角度设置。所述预弯角度为120°~135°。直线段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预弯段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直线段的第一侧与预弯段的第一侧相对设置,直线段的第二侧与预弯段的第二侧背向设置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筋折弯钳,包括交叉设置并铰接连接的第一钳体2和第二钳体3。第一钳体2和第二钳体3分别包括相对的夹持端和握持端。具体的,参阅图1所示,第一钳体的左端为夹持端,第一钳体的右端为握持端。第二钳体的左端为夹持端,第二钳体的右端为握持端。第一钳体2的夹持端形成有用于容置直线段11的第二侧的限位槽210。限位槽210设置于第一钳体2的面向第二钳体3的一侧。第二钳体3的夹持端可转动地连接有推抵件31。推抵件31上形成有用于容置预弯段12的第二侧的容置槽310。容置槽310的槽口对准于限位槽210的槽口。本技术的钢筋折弯钳利用杠杆原理通过可转动地推抵件将预弯钢筋的预弯段朝向直线段推抵,在推抵的过程中,推抵件的容置槽能始终贴合于预弯段,第一钳体的限位槽贴合于直线段,进而使得预弯段平稳地朝向直线段推抵直至预弯段与直线段平行设置以形成弯钩。本技术的钢筋折弯钳在降低施工难度的同时避免了钢筋材料使用成本的增加。本技术的钢筋折弯钳的结构简单,传力路径清晰,利用杠杆原理充分省力,通过避让空间设计,使得其在现场原位即可进行弯折,无需预先施工,进一步增加了其便利性。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为了适应弯折不同直径的钢筋,第一钳体2的夹持端可拆卸的安装有限位件21。限位槽210形成于限位件21上。限位件可以有多个,多个限位件上的限位槽的宽度适配不同直径的钢筋的直径。当需要弯折不同直径的钢筋时,更换限位件即可。为了方便限位件的更换,限位件21上形成有承插孔,第一钳体2的夹持端可拆卸地插设于承插孔孔中。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承插孔内设有内螺纹,第一钳体2的夹持端形成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第一钳体2的夹持端螺合于承插孔。为了优化力传导途径,限位件沿第一钳体2的夹持端的长度方向设置。推抵件31通过第一转轴铰接于第二钳体的夹持端。具体的,推抵件31的远离容置槽310的一侧连接有耳板32。耳板32铰接于第二钳体3的夹持端。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第二钳体3的夹持端的端面形成有贯通的承插槽。承插槽的侧壁开设有贯通的第一轴孔。耳板32可转动地插设于承插槽中。耳板32上开设有对准第一轴孔的第二轴孔。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中插设有第一转轴3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钳体2的中部的开设有第三轴孔。第二钳体3的中部开设有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折弯钳,其特征在于,预弯钢筋包括直线段和连接于所述直线段的预弯段,所述直线段与所述预弯段呈预设角度设置,钢筋折弯钳包括交叉设置并铰接连接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和所述第二钳体分别包括相对的夹持端和握持端,所述第一钳体的夹持端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直线段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所述第一钳体的面向所述第二钳体的一侧,所述第二钳体的夹持端可转动地连接有推抵件,所述推抵件上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预弯段的容置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折弯钳,其特征在于,预弯钢筋包括直线段和连接于所述直线段的预弯段,所述直线段与所述预弯段呈预设角度设置,钢筋折弯钳包括交叉设置并铰接连接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和所述第二钳体分别包括相对的夹持端和握持端,所述第一钳体的夹持端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直线段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所述第一钳体的面向所述第二钳体的一侧,所述第二钳体的夹持端可转动地连接有推抵件,所述推抵件上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预弯段的容置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折弯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体的夹持端可拆卸的安装有限位件,所述限位槽形成于所述限位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折弯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上形成有承插孔,所述第一钳体的夹持端可拆卸地插设于所述承插孔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折弯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插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钳体的夹持端形成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第一钳体的夹持端螺合于所述承插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启诚张业梁思龙陈福李波李维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