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隧道用距离感知系统及布设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92627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用距离感知系统及布设方法。一种隧道用距离感知系统,隧道路面或隧道两侧墙壁上设有多条带状标线,标线沿隧道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相邻两标线的距离为30m-50m。相对于没有布设标线的隧道而言,提升了驾驶人隧道环境距离感知能力,降低了行车风险。布设方式简单,节约成本。

A distance sensing system for tunnel and its layo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用距离感知系统及布设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安全
,具体涉及一种隧道用距离感知系统及布设方法。
技术介绍
高速公路隧道内部的半封闭、低照度、单调行车环境,使驾驶人在判断速度时缺乏参考目标,速度感知能力下降,容易保持高速行驶,引发追尾等交通事故。在隧道内各类交通事故中,车辆追尾及隧道壁碰撞是最常见的交通事故类型,原因是在隧道中对与前方车辆的距离判断失误。目前,广泛采用的隧道内交通安全设施主要包括减速带、频闪灯、可变信息板、有线广播等,减速带从驾驶人触觉出发,通过振动等让驾驶人高速行驶时感到不舒服从而降低车速,但这种方式对于具有不同减振性能的车辆所产生的减速效果不同,还是不具有增强驾驶人隧道环境距离感知效果,难以达到管理控制及保障安全的目的,而且造价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隧道用距离感知系统及布设方法,已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隧道内交通安全设施距离感知的效果差,造价高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隧道用距离感知系统,隧道路面或隧道两侧墙壁上设有多条带状标线,标线沿隧道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相邻两标线的距离为30m-50m。多条带状标线设在隧道路面上。相邻两标线的距离为30m。标线的宽度为0.4m。标线的高为2.5m。标线的一端设于隧道壁的底端。标线为黄色带状。一种布设方法,确定隧道速度感知修正路段长度L;计算修正标线的条数N,X为标线周期,N≈L/X,其中N向下取整,X为30.4m-50.4m,根据计算得到的N,施划标线。X为30.4m。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隧道用距离感知系统,隧道路面或隧道两侧墙壁上设有多条带状标线,所述标线沿所述隧道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相邻两所述标线的距离为30m-50m,相对于没有布设标线的隧道而言,提升了驾驶人隧道环境距离感知能力,降低了行车风险。布设方式简单,节约成本。2.本专利技术的隧道用距离感知系统,将带状标线设置在路面上对驾驶人隧道环境距离感知能力提升效果更好。3.本专利技术的隧道用距离感知系统,相邻带状标线之间的间距为30m时对驾驶人隧道环境距离感知能力提升效果更好。。4.本专利技术的隧道用距离感知系统,经过大量的试验,分析后发现,标线布设在隧道壁上,标线宽度为0.4m,标线间距为30m,这种布设方式距离感知效果好,驾驶安全,道路服务水平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隧道用距离感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准确感知人数比例试验结果;图3为感知准确度试验结果;图4距离感知误差均值试验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隧道用距离感知系统,如图1所示,阴影部分表示标线,隧道路面或隧道两侧墙壁上设有多条带状标线,所述标线沿所述隧道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多条带状标线设在隧道路面上,标线的一端设于隧道壁的底端,标线为黄色带状。经过分析试验,将相邻两标线的距离设为30m-50m,标线的宽度为0.4m,标线周期为标线间距和标线宽度之和,其为30.4m-50.4m,标线的高为2.5m,能够有效地提升驾驶员的隧道距离感知能力。为确定最佳的标线宽度和标线间距,专利技术人采取标线宽度为1.5m和3m,标线间距为2m和4m,标线宽度与标线间距组合形成四种标线布设方式,将标线布设在隧道壁上,并进行行车仿真模拟试验。为确定最佳的标线宽度和标线间距,采取宽度0.4m,间距50m的路面标线作为标线布设方式之一。为确定最佳的标线宽度和标线间距,采取宽度为0.4m,间距为30m的标线作为标线布设方式之一。为确定最佳的标线宽度和标线间距,将上述标线宽为0.4m,间距为50m以及标线宽度为0.4m,间距为30m布设在隧道壁上。综上,共计采取8种标线布设方式以探究驾驶人在不同标线布设方式下的距离感知的优劣程度,经过大量的试验,分析后发现,标线布设在隧道壁上,标线宽度为0.4m,标线间距为30m,这种布设方式距离感知效果好,驾驶安全,道路服务水平高。具体试验内容为:本试验采取驾驶模拟仿真的方法对8种标线布设方式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模拟驾驶仪器为日本FORUM8株式会社开发(研发)的道路驾驶模拟器。使用配套软件UC-win/Road建立隧道模型,道路线形为直线,采用分离式路基。下表列出了本次设计的主要设计参数。设计距离车道数车道宽净宽净高80km/h双车道3.75m10.25m5m本试验面向社会公开招募驾驶人共计44名,其中男性驾驶人30名,女性驾驶人14名,实际驾龄分布2-27年,试验分别在完全相同的8条隧道中布设上述标线布设方案,并在布设有标线区域的后方区域设置间距分别为30m,50m,110m的标识物以使驾驶人感知车辆与标识物之间的距离,试验样本均有效回收。本模拟驾驶仿真试验考察了在自由驾驶条件下,所采取的8种标线布设方式对驾驶人距离感知,距离选择行为的影响程度,并对提升驾驶安全方面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为表述方便,将8中标线布设方式进行编号,如下表所示。本试验选取的参数指标为:1.准确感知人数比例(K2),其为感知距离与车辆于标识物之间的距离的差为零的被试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如下表所示。30m50m110mA25.00%25.00%0.00%B29.55%38.64%4.55%C25.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用距离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隧道路面或隧道两侧墙壁上设有多条带状标线,所述标线沿所述隧道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相邻两所述标线的距离为30m-50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用距离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隧道路面或隧道两侧墙壁上设有多条带状标线,所述标线沿所述隧道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相邻两所述标线的距离为30m-50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用距离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带状标线设在隧道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隧道用距离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标线的距离为30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用距离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线的宽度为0.4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用距离感知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昊如许金良高超魏乐宇燕孟华屈秦州杨莹莹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