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高强度抗压保温铝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2530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体化高强度抗压保温铝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铝板制备领域。一体化高强度抗压保温铝板及其制备方法,在本实验条件下,选用包覆比1:3的SiO

Integrated high strength compression insulation aluminum plat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高强度抗压保温铝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板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体化高强度抗压保温铝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保温板说的通俗易懂就是给楼房保温用的板子。保温板是以聚苯乙烯树脂为原料加上其他的辅料而制成的硬质泡沫塑料板,具有防潮、防水性能,可减少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厚度,从而增加室内使用面积。铝单板是指经过铬化等处理后,再采用氟碳喷涂技术,加工形成的建筑装饰材料。保温铝板则是将保温板通过胶粘剂与铝单板结合,从而制得一种具有装饰性能的保温板。现有的一体化高强度抗压保温铝板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过程复杂且工艺参数无法达到最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制备过程复杂且工艺参数无法达到最优的问题,而提出的一体化高强度抗压保温铝板及其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体化高强度抗压保温铝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先将箱式电阻炉加热到650-700℃,并保持恒温10-15min,然后向箱式电阻炉装有Al基体的坩埚,使Al基体恒温熔化,15-30min后熔化过程结束;S2、将坩埚电阻炉加热到700-750℃,并保持恒温30min,将S1中熔化结束的Al基体取出,迅速放入己恒温30min温度为700-750℃的坩埚电阻炉中,同时放入炉膛保护套;S3、向S2的坩埚中加入一定量的增粘剂,并启动搅拌装置以1OOOr/min恒速搅拌,0.5min后结束增粘过程;S4、待S3的增粘过程结束后加入一定量的发泡剂,保持坩埚电阻炉炉体温度控制在700-750℃,继续以1OOOr/min的速度进行搅拌,搅拌一定时间使发泡剂与熔体充分混合后停止搅拌,之后迅速取下搅拌器和炉膛保护套;S5、将S4中的溶体与发泡剂混合物,倒入模具中,之后放置在坩埚电阻炉中,控制坩埚电阻炉炉体温度在650-700℃,进行保温发泡;S6、将模具放置在冷却槽中采用风冷和水冷两种方式,进行同步冷却,制得高强度抗压保温铝板。优选地,所述S3中采用的增粘剂,为金属Mg,其含量为≥95.5%,粒度50-100目,加入量为1.5wt%-3wt%。优选地,所述S4中的发泡剂,采用包覆比1:3的SiO2/TiH2包覆型发泡剂,其粒径在50-60um;同时还使用了未包覆的TiH2粉末,其粒度为300目,粒径为50um,所述发泡剂加入量为1.5wt%-3wt%。优选地,所述S1中采用的箱式电阻炉为SX-9-12型,规格为400*250*160mm,空炉升温时间≤90min。优选地,所述使用的柑锅电阻炉型号为SG2-7.5-12,炉膛尺寸为Φ250*300mm,加热元件为铁铬铌合金丝,其绕成螺旋形后盘绕于丝槽内,均匀布置于炉膛内部,功率为7.5KW,空炉升温时间≤120分钟。优选地,所述S1-S5中所使用的的坩埚应具有良好的传热性且利于快速冷却,坩埚材质选用耐高温且壁厚为3mm的不锈钢;坩埚的尺寸根据坩埚电阻炉炉膛内的实际利用空间而设定,且其底部设定有一定锥度优选地,所述S3中的搅拌装置上桨叶的长度为所用坩埚内径的70%;并采用多层桨叶增强搅拌力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体化高强度抗压保温铝板及其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在本实验条件下,选用包覆比1:3的SiO2/TiH2包覆型发泡剂较理想,确定了较合适工艺参数,即:Al基体熔化温度650-700℃;熔化时间15min;金属Mg加入量l.5wt%-3wt%;增粘温度700-750℃;搅拌转速1OOOr/min;增粘时间0.5min;发泡剂加入量1.5-3wt%;发泡剂混合温度700-750℃;搅拌时间1.5-2.5min;保温发泡温度650-700℃;保温时间2-3min;采用风冷与水冷的双重冷却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一体化高强度抗压保温铝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先将箱式电阻炉加热到650-700℃,并保持恒温10-15min,然后向箱式电阻炉装有Al基体的坩埚,使Al基体恒温熔化,15-30min后熔化过程结束;S2、将坩埚电阻炉加热到700-750℃,并保持恒温30min,将S1中熔化结束的Al基体取出,迅速放入己恒温30min温度为700-750℃的坩埚电阻炉中,同时放入炉膛保护套;S3、向S2的坩埚中加入一定量的增粘剂,并启动搅拌装置以1OOOr/min恒速搅拌,0.5min后结束增粘过程;S4、待S3的增粘过程结束后加入一定量的发泡剂,保持坩埚电阻炉炉体温度控制在700-750℃,继续以1OOOr/min的速度进行搅拌,搅拌一定时间使发泡剂与熔体充分混合后停止搅拌,之后迅速取下搅拌器和炉膛保护套;S5、将S4中的溶体与发泡剂混合物,倒入模具中,之后放置在坩埚电阻炉中,控制坩埚电阻炉炉体温度在650-700℃,进行保温发泡;S6、将模具放置在冷却槽中采用风冷和水冷两种方式,进行同步冷却,制得高强度抗压保温铝板。进一步,优选地,S3中采用的增粘剂,为金属Mg,其含量为≥95.5%,粒度50-100目,加入量为1.5wt%-3wt%。进一步,优选地,S4中的发泡剂,采用包覆比1:3的SiO2/TiH2包覆型发泡剂,其粒径在50-60um;同时还使用了未包覆的TiH2粉末,其粒度为300目,粒径为50um,发泡剂加入量为1.5wt%-3wt%。进一步,优选地,S1中采用的箱式电阻炉为SX-9-12型,规格为400*250*160mm,空炉升温时间≤90min。进一步,优选地,使用的柑锅电阻炉型号为SG2-7.5-12,炉膛尺寸为Φ250*300mm,加热元件为铁铬铌合金丝,其绕成螺旋形后盘绕于丝槽内,均匀布置于炉膛内部,功率为7.5KW,空炉升温时间≤120分钟。进一步,优选地,S1-S5中所使用的的坩埚应具有良好的传热性且利于快速冷却,坩埚材质选用耐高温且壁厚为3mm的不锈钢;坩埚的尺寸根据坩埚电阻炉炉膛内的实际利用空间而设定,且其底部设定有一定锥度进一步,优选地,S3中的搅拌装置上桨叶的长度为所用坩埚内径的70%;并采用多层桨叶增强搅拌力度。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但有所不同的是:表1-密度、孔隙率与金属Mg加入量的关系曲线由于泡沫铝是一种由金属骨架和气孔组成的两相材料,其密度和孔隙率可充分反映出主要的物理特征,所以本专利技术用所测得的泡沫铝试样的密度和孔隙率来体现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增粘剂金属Mg不同的加入量对孔结构产生的影响,从上表1可以看出随着Mg的加入量的增加泡沫铝的密度随着减小,其孔隙率相应的增大;而当金属Mg的加入量大于3wt%以后,这种变化的趋势明显减小,说明增粘剂金属Mg的加入量大于3wt%之后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化高强度抗压保温铝板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先将箱式电阻炉加热到650-700℃,并保持恒温10-15min,然后向箱式电阻炉装有Al基体的坩埚,使Al基体恒温熔化,15-30min后熔化过程结束;/nS2、将坩埚电阻炉加热到700-750℃,并保持恒温30min,将S1中熔化结束的Al基体取出,迅速放入己恒温30min温度为700-750℃的坩埚电阻炉中,同时放入炉膛保护套;/nS3、向S2的坩埚中加入一定量的增粘剂,并启动搅拌装置以1OOOr/min恒速搅拌,0.5min后结束增粘过程;/nS4、待S3的增粘过程结束后加入一定量的发泡剂,保持坩埚电阻炉炉体温度控制在700-750℃,继续以1OOOr/min的速度进行搅拌,搅拌一定时间使发泡剂与熔体充分混合后停止搅拌,之后迅速取下搅拌器和炉膛保护套;/nS5、将S4中的溶体与发泡剂混合物,倒入模具中,之后放置在坩埚电阻炉中,控制坩埚电阻炉炉体温度在650-700℃,进行保温发泡;/nS6、将模具放置在冷却槽中采用风冷和水冷两种方式,进行同步冷却,制得高强度抗压保温铝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高强度抗压保温铝板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先将箱式电阻炉加热到650-700℃,并保持恒温10-15min,然后向箱式电阻炉装有Al基体的坩埚,使Al基体恒温熔化,15-30min后熔化过程结束;
S2、将坩埚电阻炉加热到700-750℃,并保持恒温30min,将S1中熔化结束的Al基体取出,迅速放入己恒温30min温度为700-750℃的坩埚电阻炉中,同时放入炉膛保护套;
S3、向S2的坩埚中加入一定量的增粘剂,并启动搅拌装置以1OOOr/min恒速搅拌,0.5min后结束增粘过程;
S4、待S3的增粘过程结束后加入一定量的发泡剂,保持坩埚电阻炉炉体温度控制在700-750℃,继续以1OOOr/min的速度进行搅拌,搅拌一定时间使发泡剂与熔体充分混合后停止搅拌,之后迅速取下搅拌器和炉膛保护套;
S5、将S4中的溶体与发泡剂混合物,倒入模具中,之后放置在坩埚电阻炉中,控制坩埚电阻炉炉体温度在650-700℃,进行保温发泡;
S6、将模具放置在冷却槽中采用风冷和水冷两种方式,进行同步冷却,制得高强度抗压保温铝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高强度抗压保温铝板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采用的增粘剂,为金属Mg,其含量为≥95.5%,粒度50-100目,加入量为1.5wt%-3wt%。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宏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众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