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弧菌的快速恒温检测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392507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对创伤弧菌的快速恒温检测方法、引物组及试剂盒。所述方法为:从待测样品中提取基因组DNA;以所述基因组DNA为模板,以能扩增创伤弧菌特异性序列的引物组为引物,在酶反应体系下进行恒温扩增反应;通过判断反应结果是否为阳性,确定待测样品中是否存在创伤弧菌。本发明专利技术检测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检测时间短,结果判定简单,操作便捷,成本低,具广泛应用前景。

Rapid and constant temperature detection of Vibrio vulnificus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创伤弧菌的快速恒温检测方法及应用本申请是2016年8月30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610767402.3、专利技术名称为:“快速恒温检测创伤弧菌的方法、引物及试剂盒和应用”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该母案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15年9月2日、申请号为201510556917.4、专利技术名称为“快速恒温检测阪崎克罗诺杆菌的方法、引物及试剂盒”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恒温检测创伤弧菌的方法、引物及试剂盒。
技术介绍
创伤弧菌(Vibriovulnificus),又称海洋弧菌,是在海水和一些海洋食品中发现的一种嗜盐性革兰氏阴性致病菌。人类通常是因为生食受污染的海产品,或者伤口接触受污染的海水或海洋动物而感染该细菌,可引起原发性败血症、创伤感染和急性胃肠炎等症状,其中引起的败血症性休克的死亡率高达50%以上。在我国,创伤弧菌感染多发生于沿海地区,被列为食品污染源中八大高危微生物之一。此外,由创伤弧菌引起的最初症状并无明显特异性,因此对该菌的预防和检测尤为重要。目前,针对创伤弧菌的检测主要通过病原分离与生化鉴定完成,但存在检测周期长,操作繁琐,不易鉴别相近物种等缺点。近年来随着核酸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以特异性基因为靶标建立的常规PCR或real-timePCR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创伤弧菌的实验室诊断,具有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等优点,但该方法必须配备昂贵的仪器设备,需专门的操作人员。因此,并不适合广泛应用于基层检测部门尤其是企业生产线内部进行的实时实地检测。为确保食品安全,急需快速、简单、准确的方法来检测食品中的创伤弧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isothermalamplification,LAMP)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恒温核酸扩增方法,该法针对靶序列的6个区域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包括上下游外引物F3和B3以及上下游内引物FIP和BIP,其中FIP由F1C和F2组成,BIP由B1C和B2组成),利用一种具有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在恒温条件保温约60min,即可完成核酸扩增反应,产生肉眼可见的反应副产物-白色焦磷酸镁沉淀(见文献NotomiT,OkayamaH,MasubuchiH,YonekawaT,WatanabeK,AminoN,HaseT.Loop-mediatedisothermalamplificationofDNA,NucleicAcidsResearch,2000Jun15;28(12):E63)。该技术具有不需要PCR仪或荧光定量PCR仪、恒温下即可完成,肉眼即可判断反应结果,以及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反应时间短、操作便捷、成本低等优点。引物设计是LAMP技术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常规做法是将某待检测生物的公认的特异性基因导入LAMP引物设计的在线网站(http://primerexplorer.jp/e),设定相关参数生成引物组。也就是说,用户首先必须确保该靶基因为待测物种的特异序列。以专利技术专利CN103160604A和ZL201310556940.4为例,它们分别针对文献报道的创伤弧菌的特异基因——vvhA基因和TolC基因序列,采用LAMP技术进行创伤弧菌检测。然而,所谓“公认的特异性基因”往往基于滞后的知识,并未基于不断增长的微生物基因组数据进行必要的更新,导致基于该靶基因序列获得的引物在实际应用中不一定能确保其特异性和/或通用性。本专利技术用表1展示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引物通用性不够的问题。也就是说,现有技术方法中所使用的创伤弧菌检测序列实际上并非所有创伤弧菌菌株共有,即,有可能漏检创伤弧菌的部分菌株。类似的问题也存在于特异性的确认,即,有可能将非创伤弧菌错误地认定为创伤弧菌。因此,行业内亟需一种能够确保特异性和通用性的创伤弧菌检测方法,同时满足基层检测部门对快速、便捷的需求,能够方便地在企业生产线内部开展实时实地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LAMP技术引物设计中存在的引物通用性和特异性不足的缺陷,充分利用目前公共数据资源中丰富的微生物基因组序列信息以及相应的序列分析工具,设计用于特异性识别创伤弧菌的引物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检测试剂盒。本专利技术基于GenBank数据库中的微生物基因组数据资源(截至2013年8月5日数据)进行创伤弧菌LAMP引物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快速恒温扩增检测创伤弧菌的方法、引物组及试剂盒。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检测方法检测创伤弧菌,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检测时间短,结果判定简单,操作便捷,成本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快速检测创伤弧菌菌株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从待测样品中提取基因组DNA;(2)以所述基因组DNA为模板,以能扩增创伤弧菌基因组特异性碱基序列的引物组为引物,在酶反应体系下,进行恒温扩增反应;(3)通过判断反应结果是否为阳性,确定待测样品中是否存在创伤弧菌。本专利技术恒温检测创伤弧菌菌株的方法,从待测样品中提取基因组DNA,以其为模板,以创伤弧菌特异性扩增引物组为引物,进行恒温扩增反应,然后,通过判断反应结果是否为阳性,确定待测样品中是否存在创伤弧菌。其中,所述酶反应体系包括但不限于DNA聚合酶反应体系。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创伤弧菌基因组特异性碱基序列为GI号为320154846的创伤弧菌的112393~113296bp位序列。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能扩增创伤弧菌基因组特异性碱基序列的引物组为所述基因组(GI号为320154846)的112393~113296bp位的核酸序列的一部分或其互补链的一部分。其中,所述创伤弧菌基因组特异性碱基序列是指仅为创伤弧菌基因组所特有的,而其它微生物基因组所不包含的碱基序列。其中,所述能扩增创伤弧菌基因组特异碱基序列的引物组包括但不限于选自以下各引物组A~C之任意一组,或选自与该引物组序列或其互补链序列中单条序列同源性为55%及以上的引物组之任意一组。引物组A:上游外引物F3_A:5’-GAAGTGTATCACCAGTTTAGC-3’(SEQIDNO:1);下游外引物B3_A:5’-AACTATACGTTGACCGCTT-3’(SEQIDNO:2);上游内引物FIP_A:5’-ACATGCTTGTCGTCTTTCACCTAAAGATGAGATGATCGCCA-3’(SEQIDNO:3);下游内引物BIP_A:5’-CAGTATTACCAAATCATTCATCCGCTTGAGTACAGGCATCGTTA-3’(SEQIDNO:4);引物组B:上游外引物F3_B:5’-TGGCTTAACGATAGCTACGC-3’(SEQIDNO:5);下游外引物B3_B:5’-TGGATTTGCTCCAAGACTGG-3’(SEQIDNO:6);上游内引物FIP_B:5’-CGTCTCACACCAGCAACGCATCGAAACACAAAGAGCACCG-3’(SEQIDNO:7);下游内引物BIP_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对创伤弧菌的快速恒温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从待测样品中提取基因组DNA;/n(2)以所述基因组DNA为模板,以能扩增创伤弧菌基因组特异性碱基序列的引物组作为引物,在酶反应体系下进行恒温扩增反应;/n(3)通过判断反应结果是否为阳性,确定待测样品中是否存在创伤弧菌;/n其中,所述创伤弧菌基因组特异性碱基序列为GI号为320154846的创伤弧菌基因组的112393~113296bp位序列;/n其中,所述能扩增创伤弧菌基因组特异性碱基序列的引物组选自以下引物组B、C、C’之任意一组;/n引物组B:/n上游外引物F3_B:5’-TGGCTTAACGATAGCTACGC-3’(SEQ ID NO:5);/n下游外引物B3_B:5’-TGGATTTGCTCCAAGACTGG-3’(SEQ ID NO:6);/n上游内引物FIP_B:5’-CGTCTCACACCAGCAACGCATCGAAACACAAAGAGCACCG-3’(SEQ ID NO:7);/n下游内引物BIP_B:/n5’-CGTTGGTTTAAGCCCAATCGATCGCGTTGAGTTTGCACACATGG-3’(SEQ ID NO:8);/n引物组C:/n上游外引物F3_C:5’-TCTTGGCGATTGATGATGA-3’(SEQ ID NO:9);/n下游外引物B3_C:5’-TGATTCAATGCCCCCTATA-3’(SEQ ID NO:10);/n上游内引物FIP_C:5’-AGCGATTGATGAATCAGGCGTGCGGTCATCAAATTCTAAC-3’(SEQ ID NO:11);/n下游内引物BIP_C:5’-AGCTCGTTATCCACTAGTTGATGCACACTCAGGAAAAGCAATA-3’(SEQ IDNO:12);/n引物组C’:/n上游外引物F3_C:5’-TCTTGGCGATTGATGATGA-3’;/n下游外引物B3_C:5’-TGATTCAATGCCCCCTATA-3’;/n上游内引物FIP_C:5’-AGCGATTGATGAATCAGGCGTGCGGTCATCAAATTCTAAC-3’;/n下游内引物BIP_C:/n5’-AGCTCGTTATCCACTAGTTGATGCACACTCAGGAAAAGCAATA-3’;/n上游环引物LF_C:5’-ATTACGAAACCACGGGCAAC-3’(SEQ ID NO:25)。/n...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902 CN 20151055691741.一种针对创伤弧菌的快速恒温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从待测样品中提取基因组DNA;
(2)以所述基因组DNA为模板,以能扩增创伤弧菌基因组特异性碱基序列的引物组作为引物,在酶反应体系下进行恒温扩增反应;
(3)通过判断反应结果是否为阳性,确定待测样品中是否存在创伤弧菌;
其中,所述创伤弧菌基因组特异性碱基序列为GI号为320154846的创伤弧菌基因组的112393~113296bp位序列;
其中,所述能扩增创伤弧菌基因组特异性碱基序列的引物组选自以下引物组B、C、C’之任意一组;
引物组B:
上游外引物F3_B:5’-TGGCTTAACGATAGCTACGC-3’(SEQIDNO:5);
下游外引物B3_B:5’-TGGATTTGCTCCAAGACTGG-3’(SEQIDNO:6);
上游内引物FIP_B:5’-CGTCTCACACCAGCAACGCATCGAAACACAAAGAGCACCG-3’(SEQIDNO:7);
下游内引物BIP_B:
5’-CGTTGGTTTAAGCCCAATCGATCGCGTTGAGTTTGCACACATGG-3’(SEQIDNO:8);
引物组C:
上游外引物F3_C:5’-TCTTGGCGATTGATGATGA-3’(SEQIDNO:9);
下游外引物B3_C:5’-TGATTCAATGCCCCCTATA-3’(SEQIDNO:10);
上游内引物FIP_C:5’-AGCGATTGATGAATCAGGCGTGCGGTCATCAAATTCTAAC-3’(SEQIDNO:11);
下游内引物BIP_C:5’-AGCTCGTTATCCACTAGTTGATGCACACTCAGGAAAAGCAATA-3’(SEQIDNO:12);
引物组C’:
上游外引物F3_C:5’-TCTTGGCGATTGATGATGA-3’;
下游外引物B3_C:5’-TGATTCAATGCCCCCTATA-3’;
上游内引物FIP_C:5’-AGCGATTGATGAATCAGGCGTGCGGTCATCAAATTCTAAC-3’;
下游内引物BIP_C:
5’-AGCTCGTTATCCACTAGTTGATGCACACTCAGGAAAAGCAATA-3’;
上游环引物LF_C:5’-ATTACGAAACCACGGGCAAC-3’(SEQIDNO:2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酶反应体系包括:1×BstDNA聚合酶反应缓冲液,2-9mmol/LMg2+,1.0-1.6mmol/LdNTP,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永梅李雪玲李园园韦朝春刘伟贾犇陆长德李亦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旺旺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