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消光粉的超哑肤感UV涂料及其制备和固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24409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免消光粉的超哑肤感UV涂料及其制备和固化方法,配方比例按重量份计如下:包括30‑40份的超支化聚酯多官能丙烯酸树脂,20‑25份的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35‑45份的活性单体,0.5‑2.0份的光引发剂,0.5‑3.0份的防污助剂。将上述原料混合搅拌即得产品免消光粉的超哑肤感UV涂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涂料主要应用于木质材料表面超哑光肤感涂装等,制作工艺简单、采用镓灯、172nm准分子灯、氮气驱氧及汞灯UV光源,由于172nm准分子灯紫外输出能量集中、紫外输出强度高、可达100mW/cm2、无需昂贵的哑光粉和肤感助剂,涂膜固化后、哑光的光泽度在2以下(60度角)、肤感好、耐污、耐刮擦。

Preparation and curing method of ultra dumb UV coating without extinction pow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免消光粉的超哑肤感UV涂料及其制备和固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免消光粉的超哑肤感UV涂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为木质板材类表面超哑肤感装饰的专用UV涂料。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还没有免消光粉的超哑肤感UV涂料生产,事实证明免消光粉的超哑肤UV涂料有特殊要求,现广泛应用于木质板材类表面超哑是含消光粉类的UV涂料,此种涂料缺陷:1.为达到超哑的效果需使用大量的消光粉,并且手感不爽。2.消光粉属纳米级超细粉,使用时会产生飞尘,对呼吸道伤害极大。3.消光粉有增稠及触变性,涂料的粘度不易控制。4.光引发剂的用量大于2%,由于光引发剂在光固化反应中通常并不能被完全分解而会存在残留,同时由于光引发剂在分解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小分子产物,从而对于固化后产品会带来令人不快的气味、毒性、黄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免消光粉的超哑肤感UV涂料制备方法,解决了原来哑光类的UV涂料无法实现哑光的光泽度在2以下(60度角)、肤感、耐污、耐刮擦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免消光粉的超哑肤感UV涂料,配方比例按重量份计如下:包括30-40份的超支化聚酯多官能丙烯酸树脂,20-25份的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35-45份的活性单体,0.5-2.0份的光引发剂,0.5-3.0份的防污助剂。优选的,所述超支化聚酯多官能丙烯酸树脂为端基由丁二酸酐改性的超支化聚酯多官能丙烯酸酯。优选的,所述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为脂肪酸改性双酚A型。优选的,所述活性单体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二缩三丙二丙烯酸酯、1,6-已二醇二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乙酯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优选的,所述光引发剂为2-羟基-甲基苯基丙烷-1-酮、1-羟基环已烷苯基酮、苯甲酰甲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优选的,所述防污助剂为可参与交联反应的丙烯酸酯官能团有机硅助剂和氟改性的混合物。所述免消光粉的超哑肤感UV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先将30-40份的超支化聚酯多官能丙烯酸树脂,20-25份的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35-45份的活性单体,依次加入到搅拌釜中,在800r/min转速条件下高速分散60-80min;b、然后在500r/min转速条件下再依次加入0.5-2.0份的光引发剂,0.5-3.0份的防污助剂,加入到搅拌釜中,在800-1200r/min转速条件下高速分散60min;c、将以上混合物通过300目滤网过滤,即得超哑肤感UV涂料。d、将该超哑肤感UV涂料涂刷在板材类表面,采用镓灯和172nm紫外线准分子灯照射并在99.99%含量的氮气驱氧,将氧含量控制在低于100ppm下,对涂料进行固化时,固化时间为1min,再通过汞灯照射,使其完全固化。采用上述配方和制备和固化方法后,本专利技术利用超支化聚酯多官能丙烯酸树脂中的超支化结构,利用其较为致密的网状结构且不饱和双键密度高,实现在低光引发剂含量的状态,在镓灯和172nm紫外线准分子灯照射并在99.99%含量的氮气驱氧,将氧含量控制在低于100ppm下,对涂料进行固化时,由于172nm紫外的穿透能力有限,其仅对涂层表面0.1um厚度左右的涂层进行完全固化,而更深厚度的涂层则仍然处于液态,这样固化的表层涂料由于冷却收缩的原因,就会生成皱褶而产生微观上的凹凸表面,从而达到哑光肤感的效果,当通过传统汞灯之后,其下层的涂层会再完全固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效果:环境无粉尘污染、无需昂贵的消光粉。大幅降低了光引发剂的用量。哑光的光泽度在2以下(60度角)。通过添加消光粉所得到的表面,其哑光效果是由于消光粉在涂层中所形成的突起部分对光进行了散射而达到的哑光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涂料通过172nm灯固化得到的表面,则是因为整个表面的皱褶对光的进行了散射而达到的哑光效果,故哑光效果会更加均匀、肤感好且硬度更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具体实施例:以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免消光粉的超哑肤感UV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份:所述超支化聚酯多官能丙烯酸树脂为端基由丁二酸酐改性的超支化聚酯多官能丙烯酸酯。所述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为脂肪酸改性环氧丙烯酸酯。所述活性单体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二缩三丙二丙烯酸酯、1,6-已二醇二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乙酯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所述光引发剂为2-羟基-甲基苯基丙烷-1-酮、1-羟基环已烷苯基酮、苯甲酰甲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所述防污助剂为可参与交联反应的丙烯酸酯官能团有机硅助剂和氟改性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下述试验,是在多次创造性试验的基础上,以本专利技术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为基础,总结的研发人员的结论性试验。制备实施例各组份的重量份见表1:表1不同实施例制备方法:先将活性单体,超支化聚酯多官能丙烯酸树脂,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依次加入到搅拌釜中,在800r/min转速条件下高速分散60-80min;在500r/min转速条件下再依次加入光引发剂,防污助剂,加入到搅拌釜中,在800-1200r/min转速条件下高速分散60min。采用300目的滤网进行过滤,称重包装。固化方法:将该超哑肤感UV涂料涂刷在板材类表面,采用镓灯和172nm紫外线准分子灯照射并在99.99%含量的氮气驱氧,将氧含量控制在低于100ppm下,对涂料进行固化时,固化时间为15s,距离物料距离为10-15cm,再通过汞灯照射15s距离相同,使其完全固化。试验例:对比例一种含消光粉的哑光UV涂料。本专利技术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
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该说明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种的形式及改进,这些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免消光粉的超哑肤感UV涂料,其特征在于:配方比例按重量份计如下:包括30-40份的超支化聚酯多官能丙烯酸树脂,20-25份的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35-45份的活性单体,0.5-2.0份的光引发剂,0.5-3.0份的防污助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消光粉的超哑肤感UV涂料,其特征在于:配方比例按重量份计如下:包括30-40份的超支化聚酯多官能丙烯酸树脂,20-25份的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35-45份的活性单体,0.5-2.0份的光引发剂,0.5-3.0份的防污助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消光粉的超哑肤感UV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支化聚酯多官能丙烯酸树脂为端基由丁二酸酐改性的超支化聚酯多官能丙烯酸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消光粉的超哑肤感UV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为脂肪酸改性双酚A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消光粉的超哑肤感UV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单体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二缩三丙二丙烯酸酯、1,6-已二醇二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乙酯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消光粉的超哑肤感UV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2-羟基-甲基苯基丙烷-1-酮、1-羟基环已烷苯基酮、苯甲酰甲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周元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靓时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靓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